LRIG-1蛋白特异性结合分子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12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够与Lrig‑1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结合分子,该蛋白位于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结合分子可以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以有效预防、改善或治疗癌症,特别是实体瘤。与先前可商品化购得的抗Lrig‑1抗体相比,所述的结合分子具有更有效地靶向Lrig‑1蛋白的优点,且还能与之非常好的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LRIG-1蛋白特异性结合分子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特异性结合富含亮氨酸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Lrig-1)蛋白的结合分子及其用途,所述蛋白是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面的蛋白。
技术介绍
普遍认为,癌细胞表达多种免疫原性抗原,所述的免疫原性抗原能够诱导针对肿瘤形成的有效免疫应答。此外,肿瘤微环境中富含可以触发TLR信号转导以激活抗肿瘤反应的成分(参见StandifordTJ,KeshamouniVG(2012)打破对肿瘤的耐受性:针对TLR信号的负调节剂.肿瘤免疫学1:340-345)。这意味着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癌细胞可能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排斥,其中免疫系统针对发展中的肿瘤既发挥宿主保护作用又发挥肿瘤建模作用。尽管如此,癌细胞也具有多种逃避免疫监视的负调节机制,例如下调MHC分子或抗原的加工和呈递机制,所述负调节机制增加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并表达抑制性分子,从而诱导对癌细胞的免疫耐受性。因此,癌症患者通常被认为免疫力较差。因此,仍然需要开发用于逆转癌症相关免疫抑制的药剂或疗法。同时,与常规药物相比,基于抗体的癌症疗法具有潜在的高特异性和低副作用的特征。这是因为抗体可以精确区分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且抗体的作用方式依赖于毒性较小的免疫抗肿瘤机制,例如细胞毒性免疫细胞的涌入和补体激活。基于抗体的疗法的靶标必须具有特殊的特性,这些特性构成适当区分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基础。不待说,在开发有效且安全的抗体疗法中,理想的靶标将仅限于肿瘤细胞,或在正常组织上根本检测不到。在另一方面,高表达可能是治疗窗口的基础,而通过基因扩增证实的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低副作用使得HER-2成为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的优异靶标。已经批准用于肿瘤治疗或在临床开发中的抗体的其他靶标具有不同的特性,所述特性不是基于肿瘤细胞的靶标分子在数量上的过表达。在蛋白聚糖MUC-1抗体的情况下,在肿瘤细胞中所述靶标主链中的肽重复表位糖基化不足因而不同于其正常对应物。在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CD52抗体(坎帕斯-1H)和CD22抗体(依帕珠单抗)的情况下,抗体靶标在肿瘤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相当。对此,由于靶标阴性的干细胞能修复正常淋巴细胞库,因此所述抗体清除正常细胞是可以耐受的。抗体靶标的不同可及性的其他示例是癌胚抗原(CEA)和碳酸酐酶IX(CA9)。这两种抗原分别在结肠和肾脏的正常上皮细胞中表达。但是,放射性标记的成像抗体确实可以很好地区分肿瘤和正常组织,因此细胞毒性抗体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这可能是因为CA9和CEA的表达仅限于正常上皮组织的管腔侧,而IgG抗体无法接近所述管腔侧。抗原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也属于这一类。作为上皮细胞的同型细胞粘附分子,它位于细胞间的空间。有趣的是,高亲和力的抗Ep-CAM抗体具有很高的毒性,而中亲和力的抗体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这表明,不仅Ep-CAM靶向正常细胞的可及性,抗体结合的动力学也可能会打开新的治疗窗口。已有八种抗体被批准用于治疗与肿瘤组织相关的疾病,但大多数针对淋巴瘤和白血病(Adams,G.P.和Weiner,L.M.(2005)Nat.Biotechnol.23,1147-1157)。只有三种单克隆抗体,即赫赛汀、阿瓦斯汀和爱必妥,可用于治疗实体瘤类,所述实体瘤类导致90%以上的癌症诱发的死亡率。批准的具有基本剩余医疗要求和显著临床益处的单克隆抗体已经出现,且其显著的商业成功也为开发新的创新方法提供了动力,所述创新方法中,对于不同患者群体,基于抗体的疗法的开发与增强其功效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Brekke,OH和Sandlie,I.(2003)Nat.Rev.DrugDiscov.2,52-62;Carter,P.(2001)Nat.Rev.Cancer1,118-129)。升级换代的基于抗体的癌症治疗方法的出现需要解决的挑战之一是选择合适的靶分子,靶分子是产生有利的毒性/功效特征的关键因素。由于抗体分子靶标在正常组织上的表达,目前可用于治疗实体瘤的抗体不能完全发挥其固有作用方式的累积作用。例如,Her2/neu(赫赛汀的靶标)在许多正常人体组织(包括心肌)中表达(Crone,S.A,Zhao,Y.Y,Fan,L.,Gu,Y.,Minamisawa,S.,Liu,Y.,Peterson,K.L,Chen,J.,Kahn,R.,Condorelli,G.等(2002)Nat.Med.8,459-465)。因此,赫赛汀被设计为减弱的免疫活力,因而不能以最大有效量给药,否则会产生不能承受的毒性。这样,“对可能锋利的刀片的钝化措施”限制了赫赛汀的治疗功效。除了避免在正常组织中与毒性相关的表达外,理想抗体靶标的可取特征还在于在肿瘤细胞表面上表现出强大且高水平的表达,同时展现出促进肿瘤的功能(Houshmand,P.和Zlotnik,A.(2003)Curr.Opin.CellBiol.15,640-644)。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分子,特异性针对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表面上的Lrig-1蛋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本专利技术结合分子的核酸分子。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入有本专利技术核酸分子的表达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株转染有本专利技术表达载体的宿主细胞系。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本专利技术结合分子。然而,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了特异性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表面上的Lrig-1蛋白,选择了该蛋白的表位,并产生了能够特异性结合Lrig-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特异性结合富含亮氨酸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Lrig-1)蛋白的结合分子。如本文所用,术语“结合分子”是指包含完整免疫球蛋白的可变结构域,所述完整免疫球蛋白包括单克隆抗体(例如嵌合的、人源化的、或人的单克隆抗体),或与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例如与完整的免疫球蛋白竞争结合甲型流感病毒的单体HA或三聚HA的免疫球蛋白片段。无论结构为何,抗原结合片段与完整免疫球蛋白识别的相同抗原结合。所述抗原结合片段可以包括肽或多肽,其含有结合分子的氨基酸序列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2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25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的氨基酸残基、3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35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4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5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6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7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8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9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10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125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150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175个或更多个连续氨基酸残基、200个或更多连续的氨基酸残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异性结合Lrig-1(富含亮氨酸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蛋白的结合分子,该结合分子包括:/n重链可变区,其含有由选自SEQ ID NO:5、13、21或29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1;由选自SEQ ID NO:6、14、22或3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2;由选自SEQ ID NO:7、15、23或31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3;以及/n轻链可变区,其含有由选自SEQ ID NO:8、16、24或3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轻链CDR1;由选自SEQ ID NO:9、17、25或33的氨基酸序列代表的轻链CDR2;由选自SEQ ID NO:10、18、26或34的氨基酸序列组成轻链CDR3。/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18 KR 10-2017-00498541.一种特异性结合Lrig-1(富含亮氨酸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蛋白的结合分子,该结合分子包括:
重链可变区,其含有由选自SEQIDNO:5、13、21或29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1;由选自SEQIDNO:6、14、22或3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2;由选自SEQIDNO:7、15、23或31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3;以及
轻链可变区,其含有由选自SEQIDNO:8、16、24或3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轻链CDR1;由选自SEQIDNO:9、17、25或33的氨基酸序列代表的轻链CDR2;由选自SEQIDNO:10、18、26或34的氨基酸序列组成轻链CDR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Lrig-1蛋白由SEQIDNO:1或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Lrig-1蛋白由SEQIDNO:2或4所示的多核苷酸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分子包括:
选自以下(a)-(d)构成的组的重链可变区:
(a)重链可变区,其含有由SEQIDNO:5所示的重链CDR1,由SEQIDNO:6所示的重链CDR2,和由SEQIDNO:7所示的重链CDR3;
(b)重链可变区,其含有由SEQIDNO:13所示的重链CDR1,由SEQIDNO:14所示的重链CDR2,和由SEQIDNO:15所示的重链CDR3;
(c)重链可变区,其含有由SEQIDNO:21所示的重链CDR1,由SEQIDNO:22所示的重链CDR2,和由SEQIDNO:23所示的重链CDR3;和
(d)重链可变区,其含有由SEQIDNO:29所示的重链CDR1,由SEQIDNO:30所示的重链CDR2,和由SEQIDNO:31所示的重链CDR3;

选自以下(e)-(h)构成的组的轻链可变区:
(e)轻链可变区,其含有由SEQIDNO:8所示的轻链CDR1,由SEQIDNO:9所示的轻链CDR2,和由SEQIDNO:10所示的轻链CDR3;
(f)轻链可变区,其含有由SEQIDNO:16所示的轻链CDR1,由SEQIDNO:17所示的轻链CDR2,和由SEQIDNO:18所示的轻链CDR3;
(g)轻链可变区,其含有由SEQIDNO:24所示的轻链CDR1,由SEQIDNO:25所示的轻链CDR2,和由SEQIDNO:26所示的轻链CDR3;
(h)轻链可变区,其含有由SEQIDNO:32所示的轻链CDR1,由SEQIDNO:33所示的轻链CDR2,和由SEQIDNO:34所示的轻链CDR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分子选自以下(1)至(4)构成的组:
(1)结合分子,其含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由SEQIDNO:5所示的重链CDR1,由SEQIDNO:6所示的重链CDR2,和由SEQIDNO:7所示的重链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由SEQIDNO:8所示的轻链CDR1,由SEQIDNO:9所示的轻链CDR2,和由SEQIDNO:10所示的轻链CDR3;
(2)结合分子,其含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由SEQIDNO:13所示的重链CDR1,由SEQIDNO:14所示的重链CDR2,和由SEQIDNO:15所示的重链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由SEQIDNO:16所示的轻链CDR1,由SEQIDNO:17所示的轻链CDR2,和由SEQIDNO:18所示的轻链CDR3;
(3)结合分子,其含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由SEQIDNO:21所示的重链CDR1,由SEQIDNO:22所示的重链CDR2,和由SEQIDNO:23所示的重链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由SEQIDNO:24所示的轻链CDR1,由SEQIDNO:25所示的轻链CDR2,和由SEQIDNO:26所示的轻链CDR3;
(4)结合分子,其含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由SEQIDNO:29所示的重链CDR1,由SEQIDNO:30所示的重链CDR2,和由SEQIDNO:31所示的重链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由SEQIDNO:32所示的轻链CDR1,由SEQIDNO:33所示的轻链CDR2,和由SEQIDNO:34所示的轻链CDR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分子包括:
由选自下组的任一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可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廷镐金范锡
申请(专利权)人:古德T细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