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玉钦专利>正文

气体燃烧器头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31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燃烧器头部。其顶部具有沿其外周连续分布的凸缘3,以及位于中央上的轴向出口1,所说气本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2密封联接。具有防风效果好,适于室外以及野外使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稳定火焰装置的燃烧气体燃料的燃烧器,特别是一种气体燃烧器头部。现有技术中的气体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的联接是非密封的,而且,燃烧器头部也密布许多为扩展火焰而设置的径向出口。这种燃烧器头部适合家用,但是不防风,易被风吹熄,因此不适于使用在室外以及野外。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易被风吹熄,适于室外或野外使用的气体燃烧器头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气体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连接,顶部具有可产生火焰的轴向出口,其结构要点为顶部还具有沿其外周连续分布的凸缘,所说气体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密封联接。密封联接的介入增加气体燃料在轴向出口的出口压力以稳定火焰;而去除径向出口则不但让气体压力集中于轴向出口喷射,更关键的是使外界风力不能对燃料出口施以强度最大的面对面的直接对吹。而径向出口所导致的逆风则火焰熄灭、顺风则火焰脱体等不良现象得以杜绝;凸缘结构的介入,则有力保护了防风薄弱点一轴向出口与火焰的接合介面。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顶部中央呈上凸的浅球弧形,其最高点低于凸缘上平面2~7毫米。所说气体燃烧器头部上用以与燃烧供给管道的联接装置是一种位于气体燃烧器头部底面上的螺旋结构。气体燃烧器头部外形最好呈扁圆柱形。气体燃烧器头部最好由铜材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风力作用下,火焰仍保持连续性,不会发生火焰脱体以及火焰熄灭等现象,防风效果好,适于野外以及室外使用,且结构又较简单。附图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尽的描述。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气体燃烧器头部,外观呈扁圆柱形,其底面制造有用以与燃料供给管道2密封联接的细螺纹结构,而其顶部则具有沿其外周连续分布的凸缘3。密布有轴向出口1的顶部中央则呈上凸浅球弧形,其中心最高点低于凸缘3上平面5毫米。所说气体燃烧器头部由铜材制成。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气体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2)连接,顶部具有可产生火焰的轴向出口(1),其特征在于,顶部还具有沿其外周连续分布的凸缘(3),所说气体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2)密封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顶部中央呈上凸浅球弧形,其最高点低于凸缘(3)上平面2~7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说气体燃烧器头部上用以与燃料供给管道(2)的联接装置是一种位于气体燃烧器头部底面上的螺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气体燃烧器头部外形呈扁圆柱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气体燃烧器头部由铜材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燃烧器头部。其顶部具有沿其外周连续分布的凸缘3,以及位于中央上的轴向出口1,所说气体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2密封联接。具有防风效果好,适于室外以及野外使用等优点。文档编号F23D14/48GK2281481SQ9621884公开日1998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石玉磊, 黄玉钦 申请人:黄玉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体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2)连接,顶部具有可产生火焰的轴向出口(1),其特征在于,顶部还具有沿其外周连续分布的凸缘(3),所说气体燃烧器头部与燃料供给管道(2)密封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玉磊黄玉钦
申请(专利权)人:黄玉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