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玉钦专利>正文

多功能幼儿学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8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幼儿学步机,包括架体1、输送带装置2和滚动轮3,输送带装置2两端的滚轴与架体1连接,输送带装置2上方的架体1上环围有护栏12,滚动轮3与架体支脚11连接。具有功能多样,一机多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幼儿行走辅助器,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幼儿学步机。现有技术中的幼儿学步机功能较单一,一般只是单纯具备学步功能,除此以外,并不具备其它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除学步功能外,还具有其它幼儿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功能的多功能幼儿学步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多功能幼儿学步机,包括一种架体,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一种输送带装置以及一组滚动轮,输送带装置两端的滚轴与架体连接,输送带装置上方的架体上环围有护栏,滚动轮与支脚连接。当幼儿借助护栏站起并在输送带上踏步时,输送带相对移动,以此促进幼儿继续踏步,从而利于幼儿学步,滚动轮的介入,本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幼儿手推车。当学步机整体运动的同时,输送带也进行移动,由于两种运动的叠加,可给在输送带上踏步的幼儿产生一种奇趣,无疑这种奇趣将刺激幼儿连续踏步,增加学步兴趣。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还包括一种确立滚动轮是否落地支承的支承转换装置,支承转换装置安装在支脚上。日常使用过程中,当无人就近看顾学步机时,人们可能更愿意采用固定脚落地支承的方式,这样,整台学步机将安放得更稳固,因此,有时需要支承转换装置。支承转换装置的结构型式很多,下述是其中三种支承转换装置可以是一种螺纹装置,所包括的螺母与穿过支脚上支承孔的滚动轮芯轴螺纹联接,与支脚连接的滚动轮轮底面低于支脚底端面。需要时,拆下滚动轮或者装上滚动轮,就可实现滚动轮是否落地支承的转换。支承转换装置也可以是一种转动脚,转动脚与支脚底端铰接,下摆至与支脚处于同一直线上的转动脚,其底端面低于滚动轮轮底面,一种需要时其底面可与支脚锁定连接的锁定螺钉旋接在转动脚上。这样,需要滚动轮落地支承时,旋松锁定螺钉,上摆转动脚并拧紧锁定螺钉将转动脚维持在上摆状态即可,反之则反方向操作。支承转换装置还可以是一种弯杆偏转机构,包括弯杆、笋头、笋套、弹簧和螺钉,弯杆一弯头与滚动轮芯轴固接,另一弯头插套在支脚支承孔中,螺钉与此弯头端部旋接,并将弹簧夹装在螺钉轴肩与支脚侧周面之间,共有两个笋套以支脚支承孔中心为对称中心而沿支脚长度方向上、下分布并与支脚固接,笋头可以插套在笋套中,笋头与上笋套套接时的滚动轮轮底面高于支脚底端面,笋头与下笋套套接时的滚动轮轮底面则低于支脚底端面。这样,滚动轮轮底面与支脚底端面之间有两种相对位置当上摆弯杆时,笋头与上笋套套接,滚动轮轮底面高于支脚底端面,滚动轮悬空,无法落地支承;当下摆弯杆时,笋头与下笋套套接,滚动轮轮底面低于支脚底端面,滚动轮落地支承。还包括一种跨接在两支脚之间的弧形摇杆,共有两根弧形摇杆平行分布在架体两侧。当以弧形摇杆落地支承时,学步机因摇摆功能而可转化为摇篮。弧形摇杆与支脚连接的方式最好是这样的弧形摇杆一端与支脚底端铰接,另一端与另一支脚活动连接,并具有至少两个高、低分布的连接点,其中较低连接点位于支脚底端,于较高连接点的位置与支脚连接的弧形摇杆,其最低点高于支脚底端面。不需要摇篮功能时,将弧形摇杆另一端连接在较高连接点位置,弧形摇杆被抬离而高于支脚底端面,从而不与或固定脚落地支承或滚动轮落地支承产生干涉。还包括一种吊床装置,它由卷筒、吊床布和挂钩组成,挂钩与吊床布一端部固接,吊床布另一端则与卷筒固接,卷筒以可转动方式与架体连接。拉出卷绕在卷筒上的吊布,利用挂钩与架体上连接卷筒那一端的反端的钩接,而张吊吊布形成吊床。一种坐椅坐支在架体上方。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功能多样、一机多用、使用方便,并且,还产生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效果,即学步机整体移动与输送带移动同时作用,可给在输送带上踏步的幼儿以一种奇趣,这种奇趣将刺激幼儿学步兴趣。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立体图。附图2是输送带装置结构示意。附图3是吊床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转动脚与支脚连接示意图。附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立体图。附图7是弧形摇杆与支脚连接的示意图。附图8是滚动轮与支脚连接示意图。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尽的描述。实施例1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多功能幼儿学步机,由架体1、输送带装置2、滚动轮3、支承转换装置、吊床装置6和座椅7等组成。输送带装置2两端的滚轴21与架体1铰接,输送带22环围在滚轴21上。输送带22上、下两层之间夹装有一种输送带支承装置,它由底板81、顶板82和滚珠83组成,顶板82上分布有复数个直径小于滚珠82球径的孔洞,顶板82和底板81上、下间距分布,滚珠83支座在底板81上,滚珠83部分球弧突露在顶板82孔洞上并且可以与输送带22上层接触。输送带装置2上方的架体1上环围有护栏12,滚动轮3与架体1支脚11连接。支承转换装置是一种转动脚42,转动脚42与支脚11底端铰接,下摆至与支脚11处于同一直线上的转动脚42,其底端面低于滚动轮3轮底面,底端可以锁顶在支脚11上的锁定螺钉43旋接在转动脚42上,拧紧锁定螺钉43,即可实现转动脚42与支脚11之间的相对定位,而旋松锁定螺钉43,却可摆动调整转动脚42。这样,通过转动脚42的上摆收藏或下摆至竖直状态,即可确定整部多功能幼儿学步机或者由滚动轮落地支承或者由固定脚落地支承。吊床装置6由卷筒61、吊床布62和挂钩63组成,挂钩63与吊床布62一端固接,吊床布62另一端则与卷筒61固接,卷筒61以可转动方式与架体连接。座椅7通过其两侧的支承座71而坐支在架体1上方两侧的纵杆13上。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2、附图3、附图6、附图7和附图8,多功能幼儿学步机,由架体1、输送带装置2、滚动轮3、支承转换装置、弧形摇杆5、吊床装置和座椅7组成。其中,支承转换装置是一种弯杆偏转机构,包括弯杆44、笋头45、上笋套46、下笋套49、弹簧47和螺钉48,弯杆44一弯头与滚动轮3芯轴31固接,另一弯头插套在支脚11支承孔中,螺钉48与此弯头端部旋接,并将弹簧47夹合在螺钉48轴肩与支脚11侧周面之间,共有两个笋套46、49以支脚11支承孔中心为对称中心而沿支脚11长度方向上、下分布并与支脚11固接,笋头45可以插套在笋套46、49中,当拔出弯杆44并上摆弯杆44至笋头46与上笋套46套接时,滚动轮3轮底面高于支脚1底端面,滚动轮3悬空而不落地支承;当拔出弯杆44并下摆弯杆44至笋头45与下笋套49套接时,滚动轮轮底面低于支脚11底端面,滚动轮3落地支承。共有两根弧形摇杆5分别分布在架体1两侧,每根弧形摇杆5均跨接在两支脚11之间,弧形摇杆5一端与支脚11底端铰接,另一端与另一支脚有两个高、低分布的连接点51、52,其中,较低连接点51位于支脚11底端,而较高连接点52的位置使得弧形摇杆5上的最低点高于支脚11底端面,这样,弧形摇杆5此端部于较低连接点51与支脚11连接时,弧形摇杆5落地支承,本技术所述多功能幼儿学步机成为一种摇篮,而当弧形摇杆5此端部于较高连接点52与支脚11连接时,弧形摇杆5则不落地支承。这里,较低和较高连接点处的弧形摇杆5与支脚11的连接均采用螺栓紧固联接。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标号说明1 架体11 支脚 12 护栏 13 纵杆2 输送带装置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幼儿学步机,包括一种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输送带装置(2)和一组滚动轮(3),输送带装置(2)两端的滚轴(21)与架体(1)连接,输送带装置(2)上方的架体(1)上环围有护栏(12),滚动轮(3)与架体(1)支脚(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钦
申请(专利权)人:黄玉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