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玉钦专利>正文

穴位压迫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58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穴位压迫按摩器。包含操作部和按摩部。按摩部具有按摩凸点21和支承杆22,操作部是一种分布在支承杆22两端,并与支承杆22交叉联接所形成的内围可以容纳人体躯干的杆状物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身体各部位进行自助式点、压按摩等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理疗用的压迫、刺激人体特定反射点的仪器,特别是一种穴位压迫按摩器。现有技术中的按摩器,一般采用滚柱或滚柱链装置以碾压肌肉达到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而如要压迫、刺激人体穴位,一般采用手指点、压来实现,。但是,单纯的手、指点压其力度往往不够,导致理疗效果不佳,另外,人体躯干背后的许多部位,自我无法通过手指进行点、压,借助他人邦忙,又受条件限制难以随心随意,且无论按摩力度和按摩位置等效果方面均难以尽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对全身各部们自我进行点、压按摩且力度较大、结构简单,操作又较方便的穴位压迫按摩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穴位压迫按摩器,包含操作部和按摩部,按摩部具有按摩凸点和支承杆,操作部是一种分别分布在支承杆两端,并与支承杆交叉联接所形成的内围可以容纳人体躯干的杆状构件。按摩时,两手持操作部、调整按摩凸点至所需按摩部位,再对操作部施以拉力或摆动力,即可实现对穴位的按压以及对人体脉络的滑移梳理或理疗。若将支承杆置于后背,此时操作部可从体侧前伸,此时,如拉车状两手持操作部,可极其便利地对自身后背以及臂部施以自助式的按摩。本技术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对按摩凸点的选择可以是多种的,或是一种与支承杆固接、顶部呈球弧形的固定凸点;或是一种通过压缩弹簧与支承杆连接的弹性凸点;或是一种通过芯轴而支承在支承杆上可万向旋转的球凸点;或是一种通过芯轴而支承在支承杆上可单向旋转的滚轮凸点。所说穴位压迫按摩器最好还包含有一种插接在按摩凸点与支承杆连之间的振动装置。这种振动装置可以由振动套管,缓冲圈、电动机,以及偏心轮等组成,其中振动套管通过缓冲圈与支承杆连接,作为振源的电动机以及与电动和输出轴固接的偏心轮均安装在振动套管内腔中。支承杆与操作部最好组合成一环圈。这时,操作部范围大为增加,尤其是可在与按摩凸点相对视的环圈边框上施加推力。这样不但方便施力,增强按摩力度,而且可将两腿部套接在此环圈中,通过两腿部之间的相互张开所产生的力量即可对腿部外侧进行按摩。所组成的环圈最好是一种具有四边框的正方形环圈,每一边框中段内侧均安装有一种按摩凸点。这样,四边框既是支承杆,又是操作部。每一边框上所安装的按摩凸点其结构方式也可相互不同,如此可形成多用途、多功能的按摩圈。按摩凸点最好由木质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可自我对全身各部位,尤其是背部进行完全自助式的点、压按摩,以及碾压肌肉,梳理经络的按摩,且力度较大而施力又极其方便,特别是按摩环圈的引入、巧妙利用了身体各部位的相互位置,通过人们的日常动作即可进行既省力、方便,而刺激效果又较强的按摩,同时,整个按摩器结构极其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居家推广使用。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中的A-A剖面图。附图4是图1中的B-B剖面图。附图5是按摩凸点通过振动装置与支承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剖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使用于背部按摩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使用于腿部按摩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使用于脚底按摩的示意图。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尽的描述。实施例1参照附图1,穴位压迫按摩器,包括操作部和按摩部,按摩部具有按摩凸点21和支承杆22,操作部由两根分别分布在支承杆22两端,并与支承杆22垂直交叉联接所形成的内围可以容纳人体躯干的杆状构件组成。按摩凸点21是一种由木材制成,固接在支承杆22内侧、顶部呈球弧形的固定凸点,共有两个。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穴位压迫按摩器,包含操作部、按摩部以及振动装置,其中,按摩部具有按摩凸点21和支承杆22,支承杆22与操作部组合成具有四边框的正方形环圈,每一边框中段内侧分别安装有一种按摩凸点21,这样,四边框既是支承杆22,又是操作部,所说这四种按摩凸点21均由木材制成,但结构各自不同,分别是与支承杆22固接、顶部呈球弧形的固定凸点;通过压缩弹簧23与支承杆22联接的弹性凸点;通过芯轴24、U形片25与支承杆22连接,可绕芯轴24旋转的滚轮凸点;通过振动装置与支承杆22连接的振动凸点。环圈边框由金属椭圆管制成。参照附图5,振动装置由振动套管31、缓冲圈32、电动机33、偏心轮34、电池35和控制开关36等组成,其中缓冲圈32由橡胶制成,共有两片,分别安装在振动套管31两端内壁,振动套管31通过缓冲圈支承在支承杆22上,电动机33以及与电动机33输出轴固接的偏心轮34均安装在振动套管31内腔中,而电池35和控制开关36则安装在支承杆22上。按摩凸点21与振动套管31固接。参照附图6,穴位压迫按摩器环套在躯干外周,手持边框并施力操作可让位于其背部的按摩凸点21进行点、压以及滑移梳理筋络的按摩。参照附图7,将两腿环套在穴位压迫按摩器内圈中,外张两腿,即可对腿部外侧进行点、压按摩。参照附图8,坐姿人体将脚底放在按摩凸点21上,利用人体重力以及常规的下踏力、即可对脚底进行按摩。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穴位压迫按摩器,包含操作部和按摩部,其特征在于,按摩部具有按摩凸点(21)和支承杆(22),操作部是一种分别分布在支承杆(22)两端,并与支承杆(22)交叉联接所形成的内围可以容纳人体躯干的杆状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穴位压迫按摩器,包含操作部和按摩部,其特征在于,按摩部具有按摩凸点(21)和支承杆(22),操作部是一种分别分布在支承杆(22)两端,并与支承杆(22)交叉联接所形成的内围可以容纳人体躯干的杆状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压迫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按摩凸点(21)或是一种与支承杆(22)固接、顶部呈球弧形的固定凸点,或是一种通过压缩弹簧(23)与支承杆(22)联接的弹性凸点,或是一种通过芯轴而支承在支承杆(22)上可万向旋转的球凸点,或是一种通过芯轴而支承在支承杆(22)上可单向旋转的滚轮凸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压迫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种将按摩凸点(21)与支承杆(22)连接在一起的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玉磊黄玉钦
申请(专利权)人:黄玉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