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玉琴专利>正文

气--样分进双通道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7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气一样分进双通道燃烧器,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为中央槽道,与中央管道相连通,上面由两块各有一槽道的内壁具有一倾角并高于外壁的中层板块并合盖上,两内壁的中央构成中央槽道,内壁顶部构成中缝,侧面各有一侧孔,上层为两块与中层板块相近似的上层板块盖合于中层板块上,合并角同前,构成两个侧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控制了原子的氧化;2.原子化的原子集中在中间;3.样品提升量增加。所以提高了原子化效率。(*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两通道、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燃烧器组件,涉及燃气和助燃气(混合气)与样品在各自通道独立运行,样品用载气携带,形成气—样分进燃烧器系统,燃烧器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分析样品中的各种金属含量。当水溶液样品被吸入后,经过雾化器,在助燃气的作用下,雾化成细小雾滴,再随混合气经同一狭缝进入火焰,使水溶液盐类分解成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在2300K°(空气—乙炔)高温火焰下,分解或还原成金属原子,原子吸收光源来的同一元素的光以后,被原子化的原子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用的都是单缝燃烧器,先使液体样品同混合气在雾化室内雾化、混合,进入燃烧器,样品就分散在燃烧器上面火焰中。也有的资料曾涉及到三缝燃烧器,如Boling提到过三缝燃烧器,不过与现有技术一样,都是将样品随混合气一起从三缝喷出,有的侧缝喷出氧气做屏蔽。也还有宽缝燃烧器和双缝燃烧器,都是气—样混进、混出的单通道燃烧器。使原子吸收光谱仪灵敏度不高。由于单缝燃烧器是气—样混进燃烧器,燃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氧和氧化物,加上样品热分解产生的氧,都在已原子化的原子周围,使原子再氧化成氧化物,形成氧化、还原、氧化反应,最后产生很少量的原子数。这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灵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于样品与混合气混进、混出,进入火焰中的样品,无疑分散在整个火焰中,火焰有固有宽度,其宽度远大于光路,特别是中间部分,所以,会有部分原子化的原子落在光路外面,不能产生原子吸收,使原子吸收光谱灵敏度低。单道、单缝混进燃烧器,样品由混合气送入,而且每个元素都要求燃气和助燃气有一定的流量和火焰状态,因而,燃气和助燃气不能随意变化,样品的提升量也只能在小的范围改变,这也会使原子吸收光谱的灵敏度不高。由于燃烧器尚存在不少问题,使原子吸收光谱灵敏度不高,对一些微量元素不能直接测定。必须经过浓缩、富集,比较费时、费事,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气—样分进双通道燃烧器”。只有气—样在两个通道单独进行,让混合气从侧通道进入,从侧缝喷入火焰,中间狭缝只将中央通道进入的样品喷出,单独进入火焰。实现样品和混合气分道进出,这样的燃烧器灵敏度才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气—样分进双通道燃烧器,由狭缝、进混合气通道、进样通道等组成,燃烧器是由上、中、下三层组成,下层有一槽道与中央管道相通,上面由两块带有直角面的且各有侧槽道的平面板块,盖合下层,两侧槽道侧面有进气孔,类似“U”形的上层板块对靠中层板块直角面上,盖在中层板块侧槽道上,构成燃烧器。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步聚进一步完善气—样分进双通道燃烧器的中层板块的直角面外侧并靠,与中缝对应有20度倾角,并合后两端各加0.5mm垫片,形成与中央管道相通的进样中缝(4);气—样分进双通道燃烧器的中层板块上的直角面内侧各有30度倾角,顶厚为0.4mm,与类似“U”形的上层板块并合,对靠边倾角与中层板块内侧面相同,中间与侧缝对应有40度倾角,两顶端插入0.35mm垫片形成侧缝,并与侧槽道、外侧进气孔相通,形成燃气和助燃气通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控制了原子的氧化;2、原子化的原子集中在中间;3、样品提升量增加。所以提高了原子化效率。本技术共有2幅附图,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摘要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气—样分进双通道燃烧器,由狭缝、进混合气通道、进样品气通道等组成,燃烧器分为由上、中、下三层。下层1有中央管道3,与扁型槽道相连通,上面由两块分别有侧槽道的内壁具有一倾角并高于外壁的中层板块2并合盖上,两边各加一个0.5mm的垫片,构成中缝4;中层板块2上的内壁顶边壁厚为0.4mm,高为10mm,壁底厚为5mm,有一倾斜面角为。中层板块2的中央构成中央槽道,侧槽道5为长100mm、宽8mm、高8mm。侧面各有一侧孔6,上层为两块与中层板块2相近似的上层板块8盖合于中层板块2上,两边各加0.35mm的垫片,构成两个侧缝。中缝4与两个侧缝10的长均为100mm。混合气经过预混合后,进入两侧通道(侧孔)6,由燃烧器的两个侧缝10喷出,点燃便形成火焰。两侧狭缝外壁厚0.4mm,中缝喷出样品。这就形成了气—样分进、双通道、双火焰燃烧器。将气—样分进燃烧器安装在雾化室顶端的燃烧器插孔中,燃烧器两例管道与预混器出口接通,入口接入仪器原燃气和助燃气插孔,进入雾化室的原助燃气插孔接入载气,与流量计、钢瓶压力调解阀接通,原燃气孔堵死或接入还原气组份。这样打开排风机,燃气、助燃气和载气钢瓶阀及压力调节阀,点火,即可工作。本技术的工作特点,是中间通道和狭缝只能行进样品,由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做载气送入,混合气从侧通道进入,由两侧狭缝喷出。在燃烧器上形成双火焰,样品被包夹在两个火焰中间。顺着狭缝方向看去,两个侧缝喷出两个平行火焰,夹在两个火焰中间的是样品和惰性气体。两个侧缝贡出火焰,中缝喷出样品的双火焰、气—样分进燃烧器,由于采用惰性气体做载气,在火焰中,降低了样品周围的氧及氧化物组份,控制了原子的氧化,提高了原子化效率。由于中间狭缝只喷样品,样品夹在两侧缝喷出的火焰中间,原子化的原子集中在中间,会有更多的原子分布在光路上,提高了原子化效率。由于样品由载气载入,样品的提升量与燃气和助燃气无关,与载气有关。因载气流量可以任意改变,所以样品提升量可以尽可能的增加,一般可增至9ml/min,比原来增加近一倍,因而增加原子化的原子数。综上所述,采用双通道、气—样分进燃烧器,克服了原来单道、气—样混进燃烧器的缺点。因而,仪器灵敏度必然会有很大提高。对于同一组金属元素,相同含量,采用气—样分进燃烧器与气—样混进燃烧器,所测定的结果完全不同。气—样分进燃烧器的燃气—乙炔流量为0.5L/min,助燃气—空气流量为5L/min,载气—氩气或氮气流量为7L/min,样品提升量为9mL/min,燃烧器高度,从燃烧器顶计算,距光轴为15mm,比混进燃烧器实际降低5mm。气—样混进燃烧器的燃气与助燃气流量与前面相同,样品提升量为5mL/min。对不同元素,除了空气流量基本不变外,其它都略有改变。气—样分进与混进燃烧器,在同一组样品、同一系统(同一空心阴极灯、同一台仪器)中,选最佳工作条件,测得结果如表中所示。表不同燃烧器测定结果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到,气—样分进燃烧器比气—样混进燃烧器吸收值增加一倍或三倍或五倍,因而,仪器灵敏度1%吸收提高一倍或三倍或五倍。从而,采用气—样分进燃烧器,降低了仪器检出限,扩大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应用范围,在实际样品测定中,有些微量元素,可以不必富集、浓缩,便可直接测定。气—样分进双通道原子吸收燃烧器,由于样品用载气载入,给操作增加了一个控制条件,需要调节燃气流量,助燃气流量、载气流量、燃烧器高度及样品提升量。虽然复杂一点,不过对于一个熟练工作人员,很容易调好,如用微机控制可以很快找到最佳条件,而且一定比前面表中给定的数据还要好得多。权利要求1.一种气—样分进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一样分进双通道燃烧器,由狭缝混合气通道、进样通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器是由上、中、下三层组成,下层(1)有一槽道与中央管道(3)相通,上面由两块带有直角面的上面有侧槽道的平面板块(2)盖合下层(1),两侧槽道外侧有进气孔(6),类似“U”形的上层板块(8)对靠中层板块直角面上,盖在中层板块侧槽道上,构成燃烧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杨玉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