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文科专利>正文

一种管件上料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20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上料转运机构,属于工件加工机械设备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的导管机构和转运机构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于上料底座一侧,导管料管竖直设置于上料底座上方一侧,承管机构和弧形连板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分别设置于往复转板两端,转运齿轮与弧形齿条间歇啮合连接,转运电机和转运齿轮之间采用转运皮带传动连接,往复转板沿承管机构端与上料底座之间倾斜设置有复位拉簧,往复转板一侧的上料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复位挡板,传料皮带水平设置于传料支架上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管件逐个平稳导向下料,并能够将管件高效准确的转运传送,提高管件加工自动化程度,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A loading and transferring mechanism for pipe fi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上料转运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件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件上料转运机构,主要应用于管件的连续上料加工。
技术介绍
管件是指圆柱形结构的工件,管件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材质,材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管件是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必需的材料,管件是在机械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钢制管件是管件中最主要的一种,钢制管件是承压管件,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钢制管件可以分为:对焊类管件、承插焊管件、螺纹管件和法兰管件,管件除了按照加工工艺进行分类,还可以将管件根据用途、连接方式和材料分别进行分类。管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经过前道工序生产加工的管件依次逐个进行上料使能进行后道工序的加工,现有的管件在经过前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后,为了继续将管件进行生产加工,现有的方法是采用人工将管件逐个手动上料,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管件的上料效率较低,使得难以满足大规模的管件生产加工的需要,现有的管件上料设备在将管件依次进行传送转运过程中,难以将管件在传送转运过程中调节加工工位,现有的管件工位调节主要是采用机械手将管件进行抓取调节,但是采用机械手进行工位调节,首先需要将管件进行抓取,现有的机械手在将管件抓取的过程中,经常会在抓取管件的过程中由于抓取不牢而造成管件脱落,导致管件不能被正常的进行后道工序的加工,使得管件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并且在利用机械手将管件抓取的过程中,机械手需要多个驱动机构连续独立的进行驱动,驱动能耗较高,且多驱动机构也极易出现故障,难以长周期稳定的运行,不能保证连续高效的将管件逐个稳定的进行抓取放置至所需的工位,导致管件难以被高效准确的进行加工。现有的管件在传送过程中主要采用料管进行传送,现有的管件在沿竖直方向进行上料过程中,由于多个管件沿竖直方向堆叠在一起,相邻两个管件之间紧密接触,在利用料管传送时难以对管件在下滑过程中交替进行阻挡,导致难以沿竖直方向将管件逐个进行上料,并且在将管件转运过程中,难以高效平稳的将管件准确的进行垂直翻转,导致难以便捷准确的调节管件的传送工位,降低了管件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不能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管件逐个平稳导向下料,并能够将管件高效准确的转运传送,提高管件加工自动化程度的管件上料转运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上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上料转运机构包括上料底座、导管机构、转运机构和传料机构,所述导管机构和转运机构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于上料底座一侧,所述传料机构水平设置于转运机构一侧的上料底座上,所述导管机构包括导管料管、挡料齿轮、压料齿轮、挡料连板、平移压块和下料气缸,所述导管料管竖直设置于上料底座上方一侧,导管料管内竖直设置有下管通道,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的上料底座上同轴竖直设置有挡料齿轮和压料齿轮,挡料齿轮的直径为压料齿轮直径的两倍,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的上料底座上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置有上齿条套筒和下齿条套筒,所述下齿条套筒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挡料齿条,挡料齿条与挡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挡料齿条一端水平固定设置有挡料连板,导管料管下端一侧设置有与挡料连板相适配的挡板通孔,所述上齿条套筒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压料齿条,压料齿条与压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压料齿条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压块,导管料管一侧设置有与平移压块相适配的压块通孔,所述挡料齿轮上侧的上料底座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齿条支架,齿条支架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平移齿条,平移齿条与挡料齿轮上侧啮合连接,所述下料气缸水平固定设置于齿条支架一侧,下料气缸输出端与平移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承管支架,承管支架上竖直固定设置有升降导杆,升降导杆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导管底座,导管底座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承管电磁铁,导管料管上竖直设置有与承管电磁铁相适配的磁铁槽道,导管底座下侧的升降导杆上套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移管转轴、往复转板、承管机构、弧形连板、转运齿轮和转运电机,所述移管转轴水平转动连接于导管料管下侧的上料底座上,往复转板设置于上料底座一侧,往复转板一侧中部与移管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承管机构和弧形连板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分别设置于往复转板两端,所述弧形连板外侧设置有弧形齿条,所述往复转板下方一侧的上料底座上竖直转动连接有与弧形齿条相适配的转运齿轮,转运齿轮为间歇齿轮,转运齿轮与弧形齿条间歇啮合连接,所述转运电机水平固定设置于往复转板一侧的上料底座,转运电机输出端竖直设置有主皮带轮,所述转运齿轮一侧竖直同轴设置有辅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和辅皮带轮之间采用转运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承管机构包括放管圆杆、圆杆底座、卡管气缸和推管气缸,所述圆杆底座固定设置于往复转板端部,放管圆杆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固定设置于圆杆底座一侧,所述放管圆杆两侧的圆杆底座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卡管支架,放管圆杆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卡管气缸,卡管气缸固定设置于卡管支架一侧,卡管气缸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卡管连板,卡管连板为L型结构,卡管连板滑动设置于卡管支架,所述推管气缸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固定设置于往复转板内壁,推管气缸输出端竖直设置有推管连板,推管连板上设置有与放管圆杆相适配的往复通孔,推管连板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滑动套装设置于放管圆杆,所述往复转板沿承管机构端与上料底座之间倾斜设置有复位拉簧,所述往复转板一侧的上料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复位挡板,所述传料机构包括传料支架、传料电机和传料皮带,所述传料支架水平固定设置于上料底座,传料支架上方两侧分别水平转动连接有传送转辊,传料皮带水平设置于传料支架上侧,传料皮带两侧分别卷绕连接于传料支架两侧的传送转辊,所述传料电机水平固定设置于传料支架一侧,传料电机带动传送转辊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挡板下侧的上料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挡杆连板,挡杆连板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缓冲挡杆,缓冲挡杆沿往复转板端竖直转动连接有缓冲挡轮,缓冲挡杆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缓冲挡轮与挡杆连板之间的缓冲挡杆上套装设置有缓冲压簧。进一步地,所述放管圆杆端部为半球形结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导管机构和转运机构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于上料底座一侧,传料机构水平设置于转运机构一侧的上料底座上,利用导管机构使能实现管件沿竖直方向逐个平稳的导向下料,利用转运机构使能将导管机构下落的管件逐个高效准确的转运,并能将管件进行垂直角度的翻转,利用传料机构使能将管件以水平工位平稳快速的进行传送,提高管件加工自动化程度,通过导管料管竖直设置于上料底座上方一侧,导管料管内竖直设置有下管通道,使得导管料管内能够竖直堆叠放置多个管件,通过导管料管一侧的上料底座上同轴竖直设置有挡料齿轮和压料齿轮,导管料管一侧的上料底座上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置有上齿条套筒和下齿条套筒,下齿条套筒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挡料齿条,挡料齿条与挡料齿轮啮合连接,挡料齿条一端水平固定设置有挡料连板,导管料管下端一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上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上料转运机构包括上料底座、导管机构、转运机构和传料机构,所述导管机构和转运机构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于上料底座一侧,所述传料机构水平设置于转运机构一侧的上料底座上,所述导管机构包括导管料管、挡料齿轮、压料齿轮、挡料连板、平移压块和下料气缸,所述导管料管竖直设置于上料底座上方一侧,导管料管内竖直设置有下管通道,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的上料底座上同轴竖直设置有挡料齿轮和压料齿轮,挡料齿轮的直径为压料齿轮直径的两倍,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的上料底座上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置有上齿条套筒和下齿条套筒,所述下齿条套筒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挡料齿条,挡料齿条与挡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挡料齿条一端水平固定设置有挡料连板,导管料管下端一侧设置有与挡料连板相适配的挡板通孔,所述上齿条套筒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压料齿条,压料齿条与压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压料齿条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压块,导管料管一侧设置有与平移压块相适配的压块通孔,所述挡料齿轮上侧的上料底座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齿条支架,齿条支架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平移齿条,平移齿条与挡料齿轮上侧啮合连接,所述下料气缸水平固定设置于齿条支架一侧,下料气缸输出端与平移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承管支架,承管支架上竖直固定设置有升降导杆,升降导杆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导管底座,导管底座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承管电磁铁,导管料管上竖直设置有与承管电磁铁相适配的磁铁槽道,导管底座下侧的升降导杆上套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移管转轴、往复转板、承管机构、弧形连板、转运齿轮和转运电机,所述移管转轴水平转动连接于导管料管下侧的上料底座上,往复转板设置于上料底座一侧,往复转板一侧中部与移管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承管机构和弧形连板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分别设置于往复转板两端,所述弧形连板外侧设置有弧形齿条,所述往复转板下方一侧的上料底座上竖直转动连接有与弧形齿条相适配的转运齿轮,转运齿轮为间歇齿轮,转运齿轮与弧形齿条间歇啮合连接,所述转运电机水平固定设置于往复转板一侧的上料底座,转运电机输出端竖直设置有主皮带轮,所述转运齿轮一侧竖直同轴设置有辅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和辅皮带轮之间采用转运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承管机构包括放管圆杆、圆杆底座、卡管气缸和推管气缸,所述圆杆底座固定设置于往复转板端部,放管圆杆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固定设置于圆杆底座一侧,所述放管圆杆两侧的圆杆底座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卡管支架,放管圆杆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卡管气缸,卡管气缸固定设置于卡管支架一侧,卡管气缸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卡管连板,卡管连板为L型结构,卡管连板滑动设置于卡管支架,所述推管气缸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固定设置于往复转板内壁,推管气缸输出端竖直设置有推管连板,推管连板上设置有与放管圆杆相适配的往复通孔,推管连板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滑动套装设置于放管圆杆,所述往复转板沿承管机构端与上料底座之间倾斜设置有复位拉簧,所述往复转板一侧的上料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复位挡板,所述传料机构包括传料支架、传料电机和传料皮带,所述传料支架水平固定设置于上料底座,传料支架上方两侧分别水平转动连接有传送转辊,传料皮带水平设置于传料支架上侧,传料皮带两侧分别卷绕连接于传料支架两侧的传送转辊,所述传料电机水平固定设置于传料支架一侧,传料电机带动传送转辊进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上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上料转运机构包括上料底座、导管机构、转运机构和传料机构,所述导管机构和转运机构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于上料底座一侧,所述传料机构水平设置于转运机构一侧的上料底座上,所述导管机构包括导管料管、挡料齿轮、压料齿轮、挡料连板、平移压块和下料气缸,所述导管料管竖直设置于上料底座上方一侧,导管料管内竖直设置有下管通道,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的上料底座上同轴竖直设置有挡料齿轮和压料齿轮,挡料齿轮的直径为压料齿轮直径的两倍,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的上料底座上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置有上齿条套筒和下齿条套筒,所述下齿条套筒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挡料齿条,挡料齿条与挡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挡料齿条一端水平固定设置有挡料连板,导管料管下端一侧设置有与挡料连板相适配的挡板通孔,所述上齿条套筒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压料齿条,压料齿条与压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压料齿条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压块,导管料管一侧设置有与平移压块相适配的压块通孔,所述挡料齿轮上侧的上料底座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齿条支架,齿条支架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平移齿条,平移齿条与挡料齿轮上侧啮合连接,所述下料气缸水平固定设置于齿条支架一侧,下料气缸输出端与平移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料管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承管支架,承管支架上竖直固定设置有升降导杆,升降导杆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导管底座,导管底座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承管电磁铁,导管料管上竖直设置有与承管电磁铁相适配的磁铁槽道,导管底座下侧的升降导杆上套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移管转轴、往复转板、承管机构、弧形连板、转运齿轮和转运电机,所述移管转轴水平转动连接于导管料管下侧的上料底座上,往复转板设置于上料底座一侧,往复转板一侧中部与移管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承管机构和弧形连板沿往复转板转动的径向分别设置于往复转板两端,所述弧形连板外侧设置有弧形齿条,所述往复转板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龚文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