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脱离机构、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07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脱离机构包括:固定部、套接与所述固定部的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蜗轮圈、导向杆、第一端面,所述蜗轮圈、所述导向杆平行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面同侧;所述移动部包括:电机、电机支架、蜗杆、脱扣圈,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脱扣圈与所述蜗轮圈螺纹连接。通过远程控制或是设备自动发出信号,实现消防机器人与消防水带自动分离,避免人工现场作业,降低工作强度,更避免了现场环境给操作人员带来的风险。

An automatic separation mechanism and fire fight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脱离机构、消防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消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脱离机构、消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火灾现场一般都伴随着高温、缺氧、浓烟等危险,目前消防机器人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消防设备,在事故现场的灭火、洗消、排烟、照明、侦查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反馈等操作中,很好的取代了人工消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消防人员的伤亡。目前,消防机器人的进水口普遍采用卡式接口与消防水带连接,机构分为公头、分离套、母头三个部分组成。一般公头安装在消防机器人上,母头连接消防水带,母头内有锁紧机构,可以快速锁紧在公头上,当分离套向右滑动,推动母头内的锁紧机构,可实现公头、母头快速分离。在实际使用中,当机器人需要与消防水带脱离时,需要人工推动分离套来实现公、母头的分离,而作业现场一般都很危险,人工现场操作难免会增加人员伤亡几率,而不脱离消防水带,则会影响消防机器人的返航。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水带自动脱离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分离套边缘受力不均而产生的分离套与母头脱离时的卡滞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脱离机构,所述自动脱离机构包括:固定部、套接与所述固定部的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蜗轮圈、导向杆、第一端面,所述蜗轮圈、所述导向杆平行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面同侧。所述移动部包括:电机、电机支架、蜗杆、脱扣圈,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脱扣圈与所述蜗轮圈螺纹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二端面,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架包括:电机支架本体、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本体的通孔、卡爪,所述电机支架本体为柱状圆环,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电机支架本体与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脱扣圈为工字套管,沿所述工字套管一端的边缘外侧设置凸起的齿轮,所述齿轮卡接于所述卡爪,且所述齿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电机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沿所述导向杆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于控制所述自动脱离机构实现自动脱离的控制主体。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本体、灭火装置、行走装置、避障装置、升降装置、推送装置以及自动脱离机构,所述自动脱离机构包括以上所述的自动脱离机构。本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远程控制或是设备自动发出信号,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分离套边缘受力不均而产生的分离套与母头脱离时的卡滞问题,实现消防机器人与消防水带自动分离,避免人工现场作业,降低工作强度,更避免了现场环境给操作人员带来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现有技术消防水带卡式接头结合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现有技术消防水带卡式接头分离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脱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脱离机构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脱离机构的电机与其他设备的接线图。附图标记:1-公头、2-分离套、3-母头、4-脱扣圈、41-齿轮、5-电机支架、51-通孔、52-卡爪、6-蜗轮圈、7-电机、8-蜗杆、9-消防水带、10-导向杆、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图1、图2分别为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现有技术消防水带卡式接头结合及分离状态的示意图。目前,消防机器人的进水口普遍采用卡式接口与消防水带连接,机构分为公头、分离套、母头三个部分组成。一般公头安装在消防机器人上,母头连接消防水带,母头内有锁紧机构,可以快速锁紧在公头上,当分离套向右滑动,推动母头内的锁紧机构,可实现公头、母头快速分离。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脱离机构,如图3、图4所示,所述自动脱离机构包括:固定部、套接与所述固定部的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蜗轮圈、导向杆、第一端面,所述蜗轮圈、所述导向杆平行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面同侧。所述电机正转、反转控制所述蜗杆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进而控制所述脱扣圈沿所述蜗轮圈移动。所述移动部包括:电机、电机支架、蜗杆、脱扣圈,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脱扣圈与所述蜗轮圈螺纹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二端面,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架包括:电机支架本体、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本体的通孔、卡爪,所述电机支架本体为柱状圆环,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电机支架本体与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所述通孔沿所述导向杆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脱扣圈为工字套管,沿所述工字套管一端的边缘外侧设置凸起的齿轮,所述齿轮卡接于所述卡爪,且所述齿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脱扣圈的另一端与接口的一端接触,具体地,与公头的一端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电机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沿所述导向杆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于控制所述自动脱离机构实现自动脱离的控制主体。所述电机控制所述蜗杆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所述脱扣圈沿所述蜗轮圈移动。电机接到指令通电正向旋转,从而带动蜗杆一同正向旋转,蜗杆通过脱扣圈上的蜗轮使脱扣圈相对蜗轮圈旋转,而蜗轮圈与脱扣圈为螺纹连接,所以脱扣圈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电机支架一同向右平移,脱扣圈与分离套接触后会推动分离套向右侧滑动,从而实现消防机器人与消防水带的自动分离。消防水带分离后,分离套向右移动到极限位置,而电机继续正向旋转,此时,电机电流会升高,单片机检测到电流升高后会发出信号控制电机反转,从而使脱扣圈、电机支架、分离套向左移动到初始位置,以便机器人下次与消防水带连接。所述工字套管的另一端与欲实现自动脱离的客体接触。如图5所示,电机的运动控制是由机器人的电机驱动单元实现的,电机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脱离机构包括:固定部、套接与所述固定部的移动部;/n所述固定部包括:蜗轮圈(6)、导向杆(10)、第一端面(11),所述蜗轮圈(6)、所述导向杆(10)平行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面(11)同侧;/n所述移动部包括:电机(7)、电机支架(5)、蜗杆(8)、脱扣圈(4),所述蜗杆(8)安装于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所述电机(7)、所述蜗杆(8)传动连接,所述脱扣圈(4)与所述蜗轮圈(6)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脱离机构包括:固定部、套接与所述固定部的移动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蜗轮圈(6)、导向杆(10)、第一端面(11),所述蜗轮圈(6)、所述导向杆(10)平行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面(11)同侧;
所述移动部包括:电机(7)、电机支架(5)、蜗杆(8)、脱扣圈(4),所述蜗杆(8)安装于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所述电机(7)、所述蜗杆(8)传动连接,所述脱扣圈(4)与所述蜗轮圈(6)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二端面(12),所述导向杆(1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端面(11)、所述第二端面(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5)包括:电机支架本体、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本体的通孔(51)、卡爪(52),所述电机支架本体为柱状圆环,所述通孔(51)贯穿所述电机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母春阁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松融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