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8316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包括夹子、输送导管系统、偏转系统、开合系统、锁死系统、释放系统和二次夹闭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心脏内多种瓣膜反流疾病,手术入路方式多样,有效地解决了心脏瓣膜反流问题;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优势明显,无需皮肤切开,不留疤痕,无需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无需输血,可以在完全生理状态下,通过超声心动图、X线等影像学设备的指引,进行瓣膜成形并评价其效果,方便术者准确、快速地对反流的瓣膜进行治疗,同时避免传统手术对高龄、高风险的患者造成的术后并发症;本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针对心脏多种瓣膜反流都可适用,极大地简化了成形系统的复杂性,并且降低了介入器械的成本。

A universal system of cardiac valve inter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治疗多种瓣膜反流疾病的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
技术介绍
瓣膜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心室、乳头肌、瓣环和瓣叶发生结构性变化或功能性改变从而导致瓣膜前后瓣叶吻合不良所引起的血液倒流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效果一般。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瓣膜修复或瓣膜置换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然而,外科手术一般需通过开胸实施,因此具有创伤大和风险高等缺点,尤其不适宜于高龄、基础疾病重的心脏病患者。近年来,随着瓣膜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皮通过导管将微创产品输送到心脏从而治疗瓣膜疾病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器械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尖瓣瓣膜钳夹类装置,此类装置通过夹子装置夹合瓣膜从而减小瓣膜间的孔隙,继而起到减轻二尖瓣反流的作用,比如CN105615931B公开了一种经心尖植入人工腱索修复二尖瓣反流的微创手术器械,包括顺序相连的夹钳、导管和法兰接头,以及开合拉杆、锁定推杆和穿刺导丝;夹钳为圆头夹钳,包括活动钳夹、固定钳夹和固定钳夹座,活动钳夹开有轴向进、径向出的弯曲导引孔,固定钳夹开有径向V型通槽;穿刺导丝可顺序穿过法兰接头、导管、固定钳夹座、活动钳夹的弯曲导引孔、固定钳夹的径向V型通槽并从固定钳夹的径向V型通槽穿出;锁定推杆顺序穿过法兰接头、导管、固定钳夹座到达固定钳夹的径向V型通槽。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介入瓣膜成形系统都是分开的,每个瓣膜有其相应的产品,各个产品之间不互通,这会导致产品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包括夹子、输送导管系统、偏转系统、开合系统、锁死系统、释放系统和二次夹闭系统,其中:所述夹子包括多个小夹子,每个所述小夹子分别与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通过所述导管输送到相应瓣膜反流处,每个所述小夹子有两个小关节,用于反向夹持反流的瓣膜边缘,最后通过所述二次夹闭系统将所述小夹子再次聚拢夹合,从而达到夹闭瓣膜反流的作用;所述输送导管系统包括环环相套的外层套管、中层套管、内层套管和导管,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所述夹子,所述导管内含有控制所述锁死系统、所述开合系统和所述释放系统的导丝;所述偏转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外层套管上的外层蛇骨装置和位于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的中层蛇骨装置,所述外层蛇骨装置按照人体血管的走行设计,所述外层蛇骨装置位于人体血管相应的分叉处并通过控制所述外层套管的方向保证所述输送导管系统的通过;所述中层蛇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中层套管的方向保证所述导管准确到达瓣膜反流位置;所述开合系统包括连接所述夹子的两侧夹臂的两个开合关节和夹子尾端的开合关节,所述夹子尾端的开合关节与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通过推动所述导管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所述开合关节的外展和内缩,从而达到开合所述夹子的作用;所述锁死系统包括鞘管、所述开合关节的末端的第一卡位器及所述鞘管内相应的第一限位器,所述导管从所述鞘管内穿过,当所述导管向后拉动至所述夹子关闭后,继续拉动所述开合关节使得所述第一卡位器进入所述第一限位器内,保证所述夹子处于关闭的锁死状态;所述释放系统包括所述开合关节的末端的凹槽、所述导管的头端的柱状凸槽、所述导管的表面相应位置的凸槽、所述鞘管相应位置的第二卡位器和所述内层套管的末端的第二限位器,当所述导管向后牵拉已锁死的小夹子时,使得所述柱状凸槽从所述凹槽脱出,所述导管与所述夹子脱离,继续牵拉所述导管,所述导管的表面相应位置的凸槽会顶起所述鞘管,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卡位器打开,牵拉所述内层套管使所述第二限位器脱出,从而将所述鞘管与所述内层套管脱离,最后抽出所述导管,从而完成所述小夹子的释放;所述二次夹闭系统包括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的聚合器,所述导丝穿过所述聚合器,当各个所述小夹子夹住反流的瓣叶边缘后,通过牵拉所述导丝,至所述夹子的末端进入所述聚合器并被卡住,从而将多个夹子聚合并闭合;当所述小夹子进入所述聚合器,抽出所述导丝后,所述聚合器与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脱离,从而完成整个成形系统的释放。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鞘管具有凹处,所述二次夹闭系统包括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的收聚装置、弹性金属扎环和所述内层套管内的卡位板,通过牵拉所述导丝,至所述夹子的末端进入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并被所述卡位板卡住,利用所述收聚装置将所述弹性金属扎环套在所述鞘管的凹处并收紧,从而将多个所述夹子聚合并闭合。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收聚装置由所述导丝控制的四个瓣叶组成,所述瓣叶在所述导丝的控制下使得所述中层套管的管口收聚和扩大。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内层套管与所述导管的直径远小于所述中层套管的直径,所述导管及所述内层套管的数目可根据所需夹子的数目做相应调整。所述外层套管、所述中层套管、所述内层套管和所述导管的长度不一,所述外层套管的长度满足将所述导管输送到人体血管交叉处,所述中层套管的长度满足将所述导管输送到心脏内,所述内层套管和所述导管的长度满足将所述夹子输送到瓣膜反流处,所述外层套管、所述中层套管、所述内层套管分别由独立的操作手柄控制。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夹子的两侧夹臂的内层表面均设置有相互错位的咬合倒刺或突起结构。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夹子可根据瓣膜反流的位置不同,选择不同角度弯曲的夹子,从而保证了夹子在相互二次夹闭过程中,不会反向牵拉瓣叶,避免术后再次反流。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鞘管为中间细、两端粗的哑铃形。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器的开口大于所述导管的最大直径。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聚合器内设有中心轴线相互成一定角度的孔洞。上述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所述夹子的最大直径远小于入路血管的最小直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适用于心脏内多种瓣膜反流疾病,手术入路方式多样,有效地解决了心脏瓣膜反流问题;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优势明显,无需皮肤切开,不留疤痕,无需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无需输血,可以在完全生理状态下,通过超声心动图、X线等影像学设备的指引,进行瓣膜成形并评价其效果,方便术者准确、快速地对反流的瓣膜进行治疗,同时避免传统手术对高龄、高风险的患者造成的术后并发症;本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针对心脏多种瓣膜反流都可适用,极大地简化了成形系统的复杂性,并且降低了介入器械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人体血液的流动方向;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输送导管系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子、输送导管系统、偏转系统、开合系统、锁死系统、释放系统和二次夹闭系统,其中:/n所述夹子包括多个小夹子,每个所述小夹子分别与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通过所述导管输送到相应瓣膜反流处,每个所述小夹子有两个小关节,用于反向夹持反流的瓣膜边缘,最后通过所述二次夹闭系统将所述小夹子再次聚拢夹合,从而达到夹闭瓣膜反流的作用;/n所述输送导管系统包括环环相套的外层套管、中层套管、内层套管和导管,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所述夹子,所述导管内含有控制所述锁死系统、所述开合系统和所述释放系统的导丝;/n所述偏转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外层套管上的外层蛇骨装置和位于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的中层蛇骨装置,所述外层蛇骨装置按照人体血管的走行设计,所述外层蛇骨装置位于人体血管相应的分叉处并通过控制所述外层套管的方向保证所述输送导管系统的通过;所述中层蛇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中层套管的方向保证所述导管准确到达瓣膜反流位置;/n所述开合系统包括连接所述夹子的两侧夹臂的两个开合关节和夹子尾端的开合关节,所述夹子尾端的开合关节与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通过推动所述导管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所述开合关节的外展和内缩,从而达到开合所述夹子的作用;/n所述锁死系统包括鞘管、所述开合关节的末端的第一卡位器及所述鞘管内相应的第一限位器,所述导管从所述鞘管内穿过,当所述导管向后拉动至所述夹子关闭后,继续拉动所述开合关节使得所述第一卡位器进入所述第一限位器内,保证所述夹子处于关闭的锁死状态;/n所述释放系统包括所述开合关节的末端的凹槽、所述导管的头端的柱状凸槽、所述导管的表面相应位置的凸槽、所述鞘管相应位置的第二卡位器和所述内层套管的末端的第二限位器,当所述导管向后牵拉已锁死的小夹子时,使得所述柱状凸槽从所述凹槽脱出,所述导管与所述夹子脱离,继续牵拉所述导管,所述导管的表面相应位置的凸槽会顶起所述鞘管,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卡位器打开,牵拉所述内层套管使所述第二限位器脱出,从而将所述鞘管与所述内层套管脱离,最后抽出所述导管,从而完成所述小夹子的释放;/n所述二次夹闭系统包括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的聚合器,所述导丝穿过所述聚合器,当各个所述小夹子夹住反流的瓣叶边缘后,通过牵拉所述导丝,至所述夹子的末端进入所述聚合器并被卡住,从而将多个夹子聚合并闭合;当所述小夹子进入所述聚合器,抽出所述导丝后,所述聚合器与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脱离,从而完成整个成形系统的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子、输送导管系统、偏转系统、开合系统、锁死系统、释放系统和二次夹闭系统,其中:
所述夹子包括多个小夹子,每个所述小夹子分别与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通过所述导管输送到相应瓣膜反流处,每个所述小夹子有两个小关节,用于反向夹持反流的瓣膜边缘,最后通过所述二次夹闭系统将所述小夹子再次聚拢夹合,从而达到夹闭瓣膜反流的作用;
所述输送导管系统包括环环相套的外层套管、中层套管、内层套管和导管,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所述夹子,所述导管内含有控制所述锁死系统、所述开合系统和所述释放系统的导丝;
所述偏转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外层套管上的外层蛇骨装置和位于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的中层蛇骨装置,所述外层蛇骨装置按照人体血管的走行设计,所述外层蛇骨装置位于人体血管相应的分叉处并通过控制所述外层套管的方向保证所述输送导管系统的通过;所述中层蛇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中层套管的方向保证所述导管准确到达瓣膜反流位置;
所述开合系统包括连接所述夹子的两侧夹臂的两个开合关节和夹子尾端的开合关节,所述夹子尾端的开合关节与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通过推动所述导管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所述开合关节的外展和内缩,从而达到开合所述夹子的作用;
所述锁死系统包括鞘管、所述开合关节的末端的第一卡位器及所述鞘管内相应的第一限位器,所述导管从所述鞘管内穿过,当所述导管向后拉动至所述夹子关闭后,继续拉动所述开合关节使得所述第一卡位器进入所述第一限位器内,保证所述夹子处于关闭的锁死状态;
所述释放系统包括所述开合关节的末端的凹槽、所述导管的头端的柱状凸槽、所述导管的表面相应位置的凸槽、所述鞘管相应位置的第二卡位器和所述内层套管的末端的第二限位器,当所述导管向后牵拉已锁死的小夹子时,使得所述柱状凸槽从所述凹槽脱出,所述导管与所述夹子脱离,继续牵拉所述导管,所述导管的表面相应位置的凸槽会顶起所述鞘管,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卡位器打开,牵拉所述内层套管使所述第二限位器脱出,从而将所述鞘管与所述内层套管脱离,最后抽出所述导管,从而完成所述小夹子的释放;
所述二次夹闭系统包括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的聚合器,所述导丝穿过所述聚合器,当各个所述小夹子夹住反流的瓣叶边缘后,通过牵拉所述导丝,至所述夹子的末端进入所述聚合器并被卡住,从而将多个夹子聚合并闭合;当所述小夹子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来王文硕刘顺王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