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仪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瓣膜 。
技术介绍
心脏瓣膜病变已成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能从外科瓣膜置换术中获益,但即使在发达国家,仍有大量严重瓣膜病变的患者因为疾病晚期、高龄以及存在多种合并症等原因而不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早期开展的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曾被用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但无论是单个医疗中心的经验还是多中心的注册研究均发现,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只能短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院内死亡率大约3.5% 13. 5%,30天死亡率7%,约25%的患者至少出现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而且6个月时的再狭窄率比较高。由于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明显限制了该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2002年,Cribier等率先成功地将带瓣膜支架植入到人体内主动脉瓣位置,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近几年来,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经验的积累,介入心脏瓣膜支架开始应用于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等不宜与外科手术的病例,完成的病例数正迅速增长,多个临床试验也正在加紧进行中,试验的结果将会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然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心脏辧膜,由自弹式支架和瓣膜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弹式支架为管状支架,支架的一端为喇叭口,支架的另一端顶部设有固定孔;所述瓣膜由瓣叶和裙布组成,瓣膜的裙布通过缝合线将瓣叶与自弹式支架固定在一起,而后通过缝合线固定在支架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心,张一,叶萍,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沛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