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锚定机构的肺动脉瓣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590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锚定机构的肺动脉瓣膜支架,包括瓣膜缝制段(1)和人工瓣膜(2),所述的人工瓣膜(2)连接在所述的瓣膜缝制段(1)上,所述的瓣膜缝制段(1)在释放后位于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主干(10)上,所述的肺动脉瓣膜支架还包括锚定机构(3),所述的锚定机构(3)的近端通过过渡连接杆(4)与所述的瓣膜缝制段(1)的远端连接,所述的锚定机构(3)释放后位于肺动脉分支血管(30)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肺动脉分支血管放置锚定机构并通过过渡连接杆与位于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主干血管的瓣膜缝制段相连,可显著提高瓣膜支架稳固性,避免肺动脉瓣膜支架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锚定机构的肺动脉瓣膜支架
技术介绍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在I岁死亡。我国每年出生婴儿患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估计有15万,其中30%左右可能在婴儿期死亡。法乐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10% -15%。即每年至少有I万例的法乐四联症患者成功存活至20岁左右。 典型的法乐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和右心室肥厚,前期姑息治疗包括增加肺循环血流量,改善心肺功能等手术。当患儿长大后,其肺动脉瓣和周边血管会发生扩张,血管形状出现各种畸形,血管壁变薄。目前普遍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根治,但采用二次外科手术会增大病人并发症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经皮介入方式修复肺动脉瓣可以减少对病人的危害,但由于姑息治疗后的患者的肺动脉瓣和周边血管会发生扩张,市面上的肺动脉支架的直径规格不能满足。而且患者的血管形状出现各种畸形,支架置入后容易出现返流和移位,一旦支架移位掉入右心室将导致病人猝死。除了支架移位等问题,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锚定机构的肺动脉瓣膜支架,包括瓣膜缝制段和人工瓣膜,所述的人工瓣膜连接在所述的瓣膜缝制段上,所述的瓣膜缝制段释放后位于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主干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肺动脉瓣膜支架还包括锚定机构,所述的锚定机构的近端通过过渡连接杆与所述的瓣膜缝制段的远端连接,所述锚定机构释放后位于肺动脉分支血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斌徐志云孙建国张鹏云信朝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