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良专利>正文

机翼尖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091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03
一种机翼尖端结构连接于主机翼,主机翼具有前侧缘及相反于前侧缘的后侧缘,机翼尖端结构包括连接侧及自由端缘,其中连接侧与主机翼相连接,连接侧具有第一端点与前侧缘相连接,且具有第二端点与后侧缘相连接,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距离定义为D1;以及自由端缘相反于连接侧,且远离主机翼,其中自由端缘与连接侧的水平投影长度定义为D2,且符合2≤D1/D2≤5.5。

Wing ti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翼尖端结构
本技术系机翼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机翼尖端结构。
技术介绍
藉由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提供飞机能维持正常飞行时所需的升力。由于上下表面压力差的存在,故机翼下表面的空气会于翼尖附近绕流到上表面,且形成翼尖涡流,致使翼尖附近的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降低,导致翼尖附近区域所产生的升力降低。在另一种情况下,当升力越大时,上下翼面间的压力差越大,此时下表面会有部分气流越过有限翼幅的机翼亦会产生显著的翼尖涡流。在实际操作中,上述翼尖涡流会对机翼本身形成诱导阻力,而这类诱导阻力对飞行时的升力形成阻抗,不但会降低升阻比,甚至使飞机失去操控的稳定性,增加飞行危险性。另一方面,对于燃油动力飞机来说,翼尖涡流所产生的诱导阻力会增加油耗量,降低飞行效率。因此,一般机翼尖端结构仍有待改良,以提升飞行安全性及,以及提升飞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翼尖端结构,其可用以阻碍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绕流,进而减少因翼尖涡流所产生的诱导阻力,减弱诱导阻力对飞行升力的阻抗,提高升阻比,且提升飞机操控的稳定性,达到提升飞行安全性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机翼尖端结构可减少因翼尖涡流所产生的诱导阻力,因此对装设有本技术所提供的机翼尖端结构的燃油动力飞机来说,可进一步减少燃油消耗量,进而提高飞行效率。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翼尖端结构,连接于一主机翼,该主机翼具有一前侧缘及相反于该前侧缘的一后侧缘,该机翼尖端结构包括一连接侧及一自由端缘。该连接侧与该主机翼相连接,该连接侧具有一第一端点与该前侧缘相连接,且具有一第二端点与该后侧缘相连接,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二端点的距离定义为D1。该自由端缘相反于该连接侧,且远离该主机翼,其中该自由端缘与该连接侧的一水平投影长度定义为D2,且符合2≤D1/D2≤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自由端缘系相对于该主机翼往远离该连接侧的方向向上延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该主机翼的位置定义一水平面,该自由端缘相对于该水平面向上弯曲的角度范围为50度至70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自由端缘与该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定义为D3,且符合0.4≤D2/D3≤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自由端缘具有一前侧端点及相反于该前侧端点的一后侧端点,该前侧端点与该后侧端点的距离定义为D4,且符合1.5≤D3/D4≤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后侧端点的一水平投影位置落后于该主机翼的该后侧缘的一延伸线。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主机翼的该后侧缘的该延伸线通过该前侧端点的一水平投影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自由端缘的该前侧端点与该连接侧的该第一端点连接成一弧线,由该后侧端点通过该弧线上之一切点至该连接侧的一底面的距离定义为D6,且符合1.4≤D6/D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机翼尖端结构包括一上弧面及相反于该上弧面的一下弧面,其中该上弧面及该下弧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连接侧及该自由端缘。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上弧面的两端的直线距离定义为D5,且符合1.2≤D5/D3≤2.6。藉由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之机翼尖端结构,可阻碍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绕流,进而减少因翼尖涡流所产生的诱导阻力,减弱诱导阻力对飞行升力的阻抗,提高升阻比,且提升飞机操控的稳定性,达到提升飞行安全性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机翼尖端结构可减少因翼尖涡流所产生的诱导阻力,因此对装设有本技术所提供的机翼尖端结构的燃油动力飞机来说,可进一步减少燃油消耗量,进而提高飞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机翼结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机翼结构的机翼尖端结构的前视图;图3为图1的机翼结构的机翼尖端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机翼结构的机翼尖端结构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翼结构10机翼尖端结构12连接侧122第一端点124第二端点14自由端缘142前侧端点144后侧端点20主机翼22前端缘24后端缘CL弧线CP切点D1、D2、D3、D4、D5、D6距离E延伸线L水平面S1上弧面S2下弧面θ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机翼结构1的立体图。在图1中,机翼结构1包括机翼尖端结构10及主机翼20,且机翼尖端结构10及主机翼20彼此相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机翼尖端结构10系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翼20,其可易于检视机翼1的内部结构情况。当事故发生时,可快速拆卸机翼尖端结构10,以便检查机翼1的内部构造是否受损。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机翼尖端结构10系可拆卸地锁固于主机翼20。请参考图1至图4,主机翼20具有前侧缘22及后侧缘24,其中后侧缘24系相反于前侧缘22。机翼尖端结构10包括连接侧12及自由端缘14,其中连接侧12与主机翼20相连接,而自由端缘14相反于连接侧12,且远离主机翼20。连接侧12具有第一端点122及第二端点124,其中第一端点122与前侧缘22相连接,而第二端点124与后侧缘24相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端点122与第二端点124的距离定义为D1,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端点122与第二端点124的距离D1的范围为900~1100m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D1的范围优选为950~1050m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自由端缘14与连接侧12的一水平投影距离定义为D2,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自由端缘14与连接侧12的水平投影距离D2的范围为200~450m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D1与D2的比例关系符合2≤D1/D2≤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D2的范围优选为250~400mm。在图2中,自由端缘14系相对于主机翼20往远离连接侧12的方向向上延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主机翼20的位置定义一水平面L,自由端缘14相对于水平面L向上弯曲的角度范围θ为50度至70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角度范围θ优选为55度至65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自由端缘14与水平面L的垂直距离定义为D3,其范围为300~500mm,且D2与D3的比例关系符合0.4≤D2/D3≤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D3的范围优选为350~450mm。除此之外,在图2中,机翼尖端结构10包括上弧面S1及下弧面S2,其中下弧面S2系相反于上弧面S1,且上弧面S1及下弧面S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侧12及自由端缘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弧面S1的两端的直线距离定义为D5,其范围为600~800mm,且D5与D3的比例关系符合1.2≤D5/D3≤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D5的范围优选为650~750mm。在图3中,自由端缘14具有前侧端点142及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翼尖端结构,连接于一主机翼,所述主机翼具有一前侧缘及相反于所述前侧缘的一后侧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尖端结构包括:/n一连接侧,与所述主机翼相连接,所述连接侧具有一第一端点与所述前侧缘相连接,且具有一第二端点与所述后侧缘相连接,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定义为D1;以及/n一自由端缘,相反于所述连接侧,且远离所述主机翼,其中所述自由端缘与所述连接侧的一水平投影长度定义为D2,且符合2≤D1/D2≤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翼尖端结构,连接于一主机翼,所述主机翼具有一前侧缘及相反于所述前侧缘的一后侧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尖端结构包括:
一连接侧,与所述主机翼相连接,所述连接侧具有一第一端点与所述前侧缘相连接,且具有一第二端点与所述后侧缘相连接,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定义为D1;以及
一自由端缘,相反于所述连接侧,且远离所述主机翼,其中所述自由端缘与所述连接侧的一水平投影长度定义为D2,且符合2≤D1/D2≤5.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尖端结构,其中所述自由端缘系相对于所述主机翼往远离所述连接侧的方向向上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尖端结构,其中以所述主机翼的位置定义一水平面,所述自由端缘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向上弯曲的角度范围为50度至7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尖端结构,其中所述自由端缘与所述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定义为D3,且符合0.4≤D2/D3≤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尖端结构,其中所述自由端缘具有一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良
申请(专利权)人:许良深圳富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