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05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属于商用车底盘技术领域,包括车架纵梁连接部、板簧支架连接部、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转向机支架连接部、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脚踏板支架连接部、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及水箱护板连接部;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各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孔之间布置有加强筋,所述各连接部铸造成一体式结构,整体呈“镂空”结构;加长梁采用一体式铸造,集成多模块总成连接功能,减少了零件数量的同时可以保证装配精度,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

A casting extension beam at the front end of dump truck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
本技术属于商用车底盘
,具体涉及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
技术介绍
商用车前端车架加长梁一般多为钣金件,由于车架前端连接零部件较多,布置相对复杂,经常因为总成连接位置的变化新出多种型号的加长梁,导致需要多套模具且生产管理困难,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自卸车由于其特殊性,对整车前端设计空间及工况要求更为严格,同时,随着商用车马力的提高,对整车冷却模块来说,需要更大的散热面积,钣金加长梁的车架前端内宽尺寸难以满足需求,而铸造加长梁可以实现复杂造型,能够很好地增加车架前端内部宽度。因此需要一款既可以集成多种连接功能且满足自卸车整车布置空间的模块化前加长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可以增加车架前端内部宽度尺寸以满足整车冷却需要,同时能够集成多种连接功能且满足自卸车整车布置空间。除此之外,该加长梁采用高牌号材料,在能够满足自卸车恶劣工况的强度条件下,实现降重需求,集模块化,轻量化,多功能,高稳定性于一身。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包括车架纵梁连接部1、板簧支架连接部2、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及水箱护板连接部10;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各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孔之间布置有加强筋,所述各连接部铸造成一体式结构,整体呈“镂空”结构;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上的连接孔与车架左、右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上集成有线束支架及驾驶室举升支架连接孔;所述板簧支架连接部2上的连接孔与板簧支架连接,所述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上的连接孔与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所述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上的连接孔与转向机支架连接,所述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上的连接孔与水箱悬置支架连接,所述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和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上均设置有两组连接孔,分别与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水箱拉杆支架连接;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上的连接孔与脚踏板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上的连接孔与前横梁总成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水箱护板连接部10上的连接孔与水箱护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由十四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板簧支架连接部2由四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四个连接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由四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四个连接孔分布在长方形的四个角;所述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由六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六个连接孔对称分布在长方形的两边;所述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由两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两个连接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由三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由两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由四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由四个螺纹孔及连接筋组成,前横梁总成通过连接支架与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螺接,此连接支架同时集成了前脱钩及前保险杠支架连接孔;所述水箱护板连接部10由两个螺纹孔及连接筋组成,如图4所示,水箱护板通过螺栓与水箱护板连接部10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针对自卸车特殊性进行设计,铸件中部区域薄壁厚处理,避免与转向纵拉杆及散热器总成干涉,满足整车布置空间。整个加长梁采用一体式铸造,集成多模块总成连接功能,减少了零件数量的同时可以保证装配精度,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除此之外预留了多组孔位,可以满足不同整车配置需求;该加长梁采用高牌号材料,整体采用镂空式设计,对关键位置及危险点处进行局部加强,在整体轻量化的基础上提高局部安全系数,满足自卸恶劣工况需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加长梁的轴侧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加长梁的侧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加长梁的仰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加长梁与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架纵梁连接部1、板簧支架连接部2、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水箱护板连接部10、第一孔组11、第二孔组12、第三孔组8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地描述。实施例1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包括车架纵梁连接部1、板簧支架连接部2、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及水箱护板连接部10;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各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孔之间布置有加强筋,所述各连接部铸造成一体式结构,整体呈“镂空”结构;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上的连接孔与车架左、右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上集成有线束支架及驾驶室举升支架连接孔,电气线束钣金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纵梁连接部1中的第一孔组11上,驾驶室举升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纵梁连接部1中的第二孔组12上;所述板簧支架连接部2上的连接孔与板簧支架连接,所述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上的连接孔与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所述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上的连接孔与转向机支架连接,所述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上的连接孔与水箱悬置支架连接,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由三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三个连接孔之间孔距相等,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为两孔钣金支架,可根据整车配置需要调整连接位置。所述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和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上均设置有两组连接孔,分别与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上的连接孔与脚踏板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上的连接孔与前横梁总成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水箱护板连接部10上的连接孔与水箱护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由十四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板簧支架连接部2由四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四个连接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由四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四个连接孔分布在长方形的四个角;所述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由六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六个连接孔对称分布在长方形的两边;所述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由两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两个连接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由三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所述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由两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水箱拉杆支架可根据整车配置需要选择其中一个连接孔进行连接;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由四个连接孔及连接筋组成,前下防护总成连接支架为两孔钣金支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纵梁连接部(1)、板簧支架连接部(2)、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及水箱护板连接部(10);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各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孔之间布置有加强筋,所述各连接部铸造成一体式结构,整体呈“镂空”结构;/n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上的连接孔与车架左、右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上集成有线束支架及驾驶室举升支架连接孔;所述板簧支架连接部(2)上的连接孔与板簧支架连接,所述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上的连接孔与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所述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上的连接孔与转向机支架连接,所述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上的连接孔与水箱悬置支架连接,所述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和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上均设置有两组连接孔,分别与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水箱拉杆支架连接;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上的连接孔与脚踏板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上的连接孔与前横梁总成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水箱护板连接部(10)上的连接孔与水箱护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纵梁连接部(1)、板簧支架连接部(2)、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及水箱护板连接部(10);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各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孔之间布置有加强筋,所述各连接部铸造成一体式结构,整体呈“镂空”结构;
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上的连接孔与车架左、右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1)上集成有线束支架及驾驶室举升支架连接孔;所述板簧支架连接部(2)上的连接孔与板簧支架连接,所述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部(3)上的连接孔与驾驶室前悬置摆臂支架连接,所述转向机支架连接部(4)上的连接孔与转向机支架连接,所述水箱悬置支架连接部(5)上的连接孔与水箱悬置支架连接,所述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连接部(6)和水箱拉杆支架连接部(7)上均设置有两组连接孔,分别与驾驶室前悬置减震器支架、水箱拉杆支架连接;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部(8)上的连接孔与脚踏板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横梁连接支架连接部(9)上的连接孔与前横梁总成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连旭周立斌刘嘉南赵明王继瑶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