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洋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7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所述柱体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后接线装置,所述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越装置,所述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拉杆和腕臂,所述水平拉杆和腕臂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棒式绝缘子。该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实现了施工和检测设备对于整个立柱的穿越,使得机械设备能够进行连续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且安装导线的支撑架能够上下移动,使操作人员能够在地面上进行接线工作,更加的便利和安全,也能够便捷地对接触网的高度进行调节。

A traversable column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of electrified rail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为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中,为了给行进的列车进行供电,在轨道的上方都会架设铁路接触网,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立柱主要担负着电力网的支撑作用,在电气化铁路两侧每隔几十米就会竖立一根立柱。但立柱对一些机械施工和检测设备作业有非常大的影响,导致机械设备不能连续工作,当施工机械遇到立柱时,必须将伸出线路外侧的设备收回,避让立柱后再伸出去进行工作,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且传统的接触网立柱与架设导线的支撑架之间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当将立柱架设完成后,布线人员需要利用梯子登高来进行接线工作,工作强度大且具有危险性,对于支撑架高度的调节也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好处是实现了施工和检测设备对于整个立柱的穿越,使得机械设备能够进行连续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且安装导线的支撑架能够上下移动,使操作人员能够在地面上进行接线工作,更加的便利和安全,也能够便捷地对接触网的高度进行调节。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包括柱体、安装底座、后接线装置、穿越装置、水平拉杆、腕臂、棒式绝缘子、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穿越装置包括有承载杆、支撑杆、固定座、紧固螺栓、限位板、凹槽、空隙、外螺纹、螺纹套、液压缸、升降杆、圆槽。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电机、联轴器、螺纹杆、连接座、安装板、线槽。其中:所述柱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所述柱体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后接线装置,所述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越装置,所述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拉杆和腕臂,所述水平拉杆和腕臂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棒式绝缘子,所述水平拉杆和腕臂与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优选的,所述柱体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缺口,使其在折弯时能够与紧固螺栓相卡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心穿插有紧固螺栓,所述柱体外围承载杆与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穿越装置内柱体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柱体靠近空隙的外围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外围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底部的柱体内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顶部的柱体的底部开设有圆槽,使得支撑杆和升降杆均能够对柱体进行稳定的支撑。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围啮合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连接座滑动连接在柱体右端开设的线槽内,通过线槽对于连接座的限位,使得螺纹杆转动时,连接座能够在线槽内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高度大于柱体间空隙的高度,所述圆槽的直径略大于升降杆的直径,使得螺纹套将空隙包含在其中,并将空隙两侧的柱体固定连接,使得升降杆能够伸入圆槽中,并对上方的柱体进行支撑。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通过穿越装置的设计,当解除支撑杆对于立柱的支撑时,空隙内的升降杆和螺纹套的配合能够保持对于立柱的支撑,而解除升降杆对于立柱的支撑时,两侧的支撑杆能够对立柱进行支撑,从而利用支撑杆和升降杆的间歇式支撑,使得施工和检测设备能够依次穿越一侧的支撑杆、空隙和另一侧的支撑杆,从而实现了施工和检测设备对于整个立柱的穿越,使得机械设备能够进行连续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通过升降装置的设计,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能够使连接座带动安装板上下移动,从而在接线时,能够将安装板上的支撑架下移,使操作人员能够在地面上进行接线工作,更加的便利和安全,同时在使用时也能够便捷地对接触网的高度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穿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穿越装置解除升降杆支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穿越装置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柱体、2安装底座、3后接线装置、4穿越装置、401承载杆、402支撑杆、403固定座、404紧固螺栓、405限位板、406凹槽、407空隙、408外螺纹、409螺纹套、410液压缸、411升降杆、412圆槽、5水平拉杆、6腕臂、7棒式绝缘子、8升降装置、81电机、82联轴器、83螺纹杆、84连接座、85安装板、86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的实施例如下:请参阅图1-5,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包括柱体1、安装底座2、后接线装置3、穿越装置4、水平拉杆5、腕臂6、棒式绝缘子7、升降装置8。其中,穿越装置4包括有承载杆401、支撑杆402、固定座403、紧固螺栓404、限位板405、凹槽406、空隙407、外螺纹408、螺纹套409、液压缸410、升降杆411、圆槽412。其中,升降装置8包括有电机81、联轴器82、螺纹杆83、连接座84、安装板85、线槽86。其中:柱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2,柱体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后接线装置3,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越装置4,柱体1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承载杆401,承载杆40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02,支撑杆402的顶端开设有缺口,使其在折弯时能够与紧固螺栓404相卡接,支撑杆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03,固定座403的中心穿插有紧固螺栓404,柱体1外围承载杆401与固定座403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05,限位板405的外侧开设有凹槽406,穿越装置4内柱体1之间设置有空隙407,柱体1靠近空隙407的外围开设有外螺纹408,外螺纹408的外围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09,螺纹套409的高度大于柱体1间空隙407的高度,圆槽412的直径略大于升降杆411的直径,使得螺纹套409将空隙407包含在其中,并将空隙407两侧的柱体1固定连接,使得升降杆411能够伸入圆槽412中,并对上方的柱体1进行支撑,底部的柱体1内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10,液压缸4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411,顶部的柱体1的底部开设有圆槽412,使得支撑杆402和升降杆411均能够对柱体1进行稳定的支撑,通过穿越装置4的设计,当解除支撑杆402对于立柱的支撑时,空隙407内的升降杆411和螺纹套409的配合能够保持对于立柱的支撑,而解除升降杆411对于立柱的支撑时,两侧的支撑杆402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包括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2),所述柱体(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后接线装置(3),所述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越装置(4),所述柱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拉杆(5)和腕臂(6),所述水平拉杆(5)和腕臂(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棒式绝缘子(7),所述水平拉杆(5)和腕臂(6)与柱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包括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2),所述柱体(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后接线装置(3),所述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越装置(4),所述柱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拉杆(5)和腕臂(6),所述水平拉杆(5)和腕臂(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棒式绝缘子(7),所述水平拉杆(5)和腕臂(6)与柱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穿越式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装置(4)包括有承载杆(401)、支撑杆(402)、固定座(403)、紧固螺栓(404)、限位板(405)、凹槽(406)、空隙(407)、外螺纹(408)、螺纹套(409)、液压缸(410)、升降杆(411)、圆槽(412),所述柱体(1)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承载杆(401),所述承载杆(40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02),所述支撑杆(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03),所述固定座(403)的中心穿插有紧固螺栓(404),所述柱体(1)外围承载杆(401)与固定座(403)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陈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