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30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涉及搅拌器,包括转动轴、与转动轴连接的搅拌头、用于使搅拌头旋转的电机和用于使搅拌头上下移动的自动升降装置;所述转动轴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自动升降装置上;所述搅拌头包括盘体,转动轴下端与盘体固接,所述盘体上设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孔洞;盘体上方设置有加强搅拌部件,加强搅拌部件与转动轴和盘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头在盘体上设孔洞并在盘体上方设置加强搅拌部件,搅拌头上下运动过程中孔洞可供物料通过,使搅拌头适用于做旋转与直线组合运动,利于物料的流动性,增强混合效果;在搅拌头上下运动过程中,可将上下物料进行翻转,增强搅拌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Agi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器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尤其涉及搅拌器。
技术介绍
目前,血液制品领域中,经常会用到搅拌器,例如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将原料血浆与特定浓度的乙醇充分混合搅拌,以得到乙醇沉淀初级分离组分;为了实现进一步分离之目的,通常需要将乙醇沉淀初级分离组分再次与特定浓度的乙醇充分混合搅拌,以得到包含目标组分的沉淀或上清。现有的搅拌器,利用桨叶旋转来进行搅拌混合。由于容器具有一定深度,现有的搅拌器则在转轴上沿轴向间隔安装多个桨叶,以便对容器内上中下的物料进行搅拌。但由于物料具有不同的密度(比如固态沉淀),密度大的物料通常会沉到容器下部,如果只是在单一平面内搅拌,混合效果不好,搅拌所需的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为了解决物料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现有搅拌器采用在搅拌器上设置通孔,搅拌器沿轴向旋转的同时上下移动,通过双曲面流态以增强混合效果。但是因为孔径制约,此类搅拌器较适合液液混合,并不适合固液体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搅拌器,可增强搅拌效果,尤其是固液混合效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搅拌器,包括转动轴和与转动轴连接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盘体,转动轴下端与盘体固接,所述盘体上设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孔洞;盘体上方设置有加强搅拌部件,加强搅拌部件与转动轴和盘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搅拌部件包括多条搅拌丝,搅拌丝围绕转动轴间隔设置;搅拌丝一端与转动轴连接,搅拌丝另一端与盘体的外缘连接。或者,所述加强搅拌部件包括多条搅拌丝,搅拌丝围绕转动轴间隔设置;所述盘体的外缘有若干供搅拌丝穿过的通孔,所述搅拌丝一端与转动轴连接,搅拌丝另一端穿过盘体上的通孔后与转动轴连接。或者,所述加强搅拌部件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与盘体之间的筋板,筋板有多个,筋板上设有多个透孔。或者,所述加强搅拌部件包括多个搅拌叶片。进一步的,所述盘体下表面孔洞的旁边设有切割齿。其中,所述透孔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其中,所述孔洞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进一步的,搅拌器还包括用于使搅拌头旋转的电机和用于使搅拌头上下移动的自动升降装置;所述转动轴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自动升降装置上。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升降装置包括横梁和竖直伸缩杆,所述横梁与竖直伸缩杆固接,所述竖直伸缩杆由液压缸驱动,所述电机安装在横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搅拌头在盘体上设孔洞并在盘体上方设置加强搅拌部件,搅拌头上下运动过程中孔洞可供物料通过,使搅拌头适用于做旋转与直线组合运动;加强搅拌部件除了增强搅拌效果,还可用于破碎固体物料,进一步利于物料通过孔洞,增强物料的流动性,增强混合效果。本技术的搅拌头尤其适合固液混合;2、本技术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头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以及驱动其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使搅拌头作旋转与直线组合运动,在搅拌头上下运动过程中,可将上下物料进行翻转,增强搅拌效果,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五中盘体的仰视图;图7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盘体、2-转动轴、3-搅拌丝、4-筋板、5-搅拌叶片、6-切割齿、7-电机、8-横梁、9-液压缸、10-竖直伸缩杆、11-孔洞、12-底座、21-连接盘、31-倒刺、41-透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搅拌器,包括转动轴2和与转动轴2连接的搅拌头,搅拌头包括盘体1,转动轴2下端与盘体1固接,盘体1上设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孔洞11。其中,孔洞11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多边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盘体1上方设置有加强搅拌部件,加强搅拌部件与转动轴2和盘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加强搅拌部件包括多条搅拌丝3,搅拌丝3围绕转动轴2间隔设置。转动轴2上一体制造有连接盘21,连接盘21上有与搅拌丝3适配的连接孔,盘体1的外缘也设有与搅拌丝3适配的连接孔,搅拌丝3一端与连接盘21上的连接孔连接,搅拌丝3另一端与盘体1上的连接孔连接。搅拌丝3一端与连接盘21上的连接孔连接,搅拌丝3另一端穿过盘体1上的连接孔后再回到转动轴2与连接盘21上的连接孔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盘体1上设有孔洞11,在搅拌头上下运动过程中孔洞11可供物料通过,利于物料的流动性,增强混合效果。在盘体1上下运动并旋转运动的过程中,盘体1和搅拌丝3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破碎,在搅拌头上下运动过程中,可将上下物料进行翻转,降低搅拌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搅拌丝3还能加固盘体1与转动轴2的连接,增强搅拌头的整体强度。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搅拌丝3的表面设有若干倒刺31,倒刺31可以采取在搅拌丝3表面斜向切割而成。倒刺31在搅拌过程中可增强破碎能力,将大颗粒切割为小颗粒,增强混合效果,提高搅拌效率。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搅拌部件包括设置在转动轴2与盘体1之间的筋板4,筋板4有多个,筋板4上设有多个透孔41。其中,透孔41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在搅拌头旋转的过程中,筋板4可对物料进行搅拌,透孔41可供物料通过,利于物料的流动性,增强混合效果。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搅拌部件包括多个搅拌叶片5,搅拌叶片5为螺旋桨叶片。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前面四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盘体1下表面孔洞11的旁边设有切割齿6,切割齿6可以在盘体1表面斜向切割形成。切割齿6可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所谓三角形,则其中两条边设有刀刃;若为四边形,则其中三条边都设有刀刃。切割齿6可物料进行切割破碎,避免大的固体堵塞孔洞11,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半流质体的搅拌。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与前面四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搅拌器还包括用于使搅拌头旋转的电机7和用于使搅拌头上下移动的自动升降装置;转动轴2上端与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电机7安装在自动升降装置上。自动升降装置包括横梁8和竖直伸缩杆10,横梁8与竖直伸缩杆10固接,竖直伸缩杆10由液压缸9驱动,电机7安装在横梁8上。竖直伸缩杆10和液压缸9的底部均与底座12固接,竖直伸缩杆10和液压缸9顶部均与横梁8连接。液压缸9工作,带动横梁8,横梁8带动竖直伸缩杆10同步伸缩,同时横梁8带动电机7上下移动,继而带动搅拌头上下运动,与此同时,电机7的运行,带动搅拌头旋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轴和与转动轴连接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盘体,转动轴下端与盘体固接,所述盘体上设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孔洞;盘体上方设置有加强搅拌部件,加强搅拌部件与转动轴和盘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轴和与转动轴连接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盘体,转动轴下端与盘体固接,所述盘体上设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孔洞;盘体上方设置有加强搅拌部件,加强搅拌部件与转动轴和盘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搅拌部件包括多条搅拌丝,搅拌丝围绕转动轴间隔设置;搅拌丝一端与转动轴连接,搅拌丝另一端与盘体的外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搅拌部件包括多条搅拌丝,搅拌丝围绕转动轴间隔设置;所述盘体的外缘有若干供搅拌丝穿过的通孔,所述搅拌丝一端与转动轴连接,搅拌丝另一端穿过盘体上的通孔后与转动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搅拌部件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与盘体之间的筋板,筋板有多个,筋板上设有多个透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军高玲陈海王强蒋德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