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抗H因子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H因子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87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分泌抗H因子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H因子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出能够稳定且大量分泌抗H因子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得到的抗H因子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H因子且不与H因子家族蛋白有交叉反应,分别用生物素和HRP标记后检测H因子,标准曲线良好、血清基质影响小、信号强度较大。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H因子抗体制备得到的试剂盒可进一步用于血液、血浆及其衍生物,血液制品中间品以及血液制品中H因子含量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H因子抗体作为特异性配体制备得到的亲和层析柱可有效去除样品中的H因子,去除率高,可用于制备乏H因子样品或特异性吸附H因子,供科学研究或生产使用。产使用。产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泌抗H因子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H因子抗体及其应用
[0001]优先权信息
[0002]本申请请求2021年12月28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202111630735.9的优先权及权益,并且通过参照将其全文并入此处。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泌抗H因子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H因子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4]补体系统作为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快速地识别和消除外源病原菌的入侵,是机体内抵御病原体感染的早期防线之一。有研究报道,病原菌消除过程中,细胞毒性物质被诱导并快速地结合在病原菌或者病变细胞表面,使之被加速降解。而补体系统的失调导致细胞毒性活性分子错误地结合在正常细胞表面,引发细胞损伤,进而导致炎症反复不断。
[0005]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也称为因子H,是唾液酸糖蛋白,也是最佳表征补体因子H蛋白质家族成员(补体因子H蛋白家族成员还包括CFHR1、CFHR2、CFHR3、CFHR4)。补体因子H作为补体系统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其本身并无活性,但能与C3转化酶的产物C3b结合并使之被加速降解,同时还可促使合成C3转化酶的C3bBb复合物解离。由于基因缺陷造成H因子减少或缺少,可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等疾病。大量研究表明H因子与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病具有密切联系。此外,补体因子H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心血管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0006]对由于基因缺陷造成H因子减少或缺失如果施用功能性H因子可能对治疗疾病有帮助,例如:WO 2014206414A1公开了H因子还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骨丢失和促进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US 9248162公开了H因子还可用于预防或抑制同种异体移植物接受者的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KR 1020150058836A公开了H因子可用于预防或治疗含有替代途径抑制剂的肾病。尽管临床上对H因子治疗药物需求迫切,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H因子及其类似物的药物上市。
[0007]但是目前市售的H因子的试剂盒主要用于诊断外周血H因子减少引发的疾病。专利CN111751555A的专利技术人发现H因子指标还与心或脑血栓、心或脑梗、脑溢血、心或脑栓塞,以及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病毒感染和肿瘤诊断(如甲状腺癌、肝癌、胃癌、子宫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肾癌、胰腺癌、膀胱癌)等疾病的诊断指标有关联。CN111751555A公开了一种抗H因子抗体,用制备检测外周血清、全血或末梢血用于诊断心或脑栓、心或脑梗、脑溢血、心或脑栓塞、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或者肿瘤的试剂盒。该试剂盒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便于快速准确、方便地获得检测结果,不使用富集血浆来源H因子过程中原料、中间品或样品H因子含量测定。
[0008]专利文献公开的H因子含量检测方案也是侧重于补体因子H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
疗。比如CN107118273B具体公开了一种全人源抗补体因子H的抗体,并具体公开了该抗体在制备治疗补体相关病症药物中的应用。CN111751555A公开了一种采用H因子抗体在制备检测外周血清、全血或末梢血用于诊断疾病中的应用。WO2014197885A2具体公开了一种能够特异性结合补体因子H蛋白质的抗CFH抗体及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
[0009]因此,亟需开发适合血液、血浆及其衍生物中H因子含量检测的方法及试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至少一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分泌抗H因子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抗H因子抗体,并提供了对应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与人血清无交叉反应,生物素和/或HRP标记后用于检测血液或血浆及其衍生物,血液制品中间品以及血液制品样本的H因子含量,标准曲线良好、信号较高,适宜用于血液或血浆样本中H因子的检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作为配体制备H因子亲和层析介质的用途,所得亲和层析介质能特异性吸附H因子以满足分离纯化的需求,以及乏H因子血浆或样本的制备。
[0011]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杂交瘤细胞株,所述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8;或者所述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7。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8。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
[0014](1)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序列,以及具有SEQ ID NO:2所示轻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序列;
[0015]或者与(1)相比,具有一个以上保守氨基酸取代的氨基酸序列。
[0016]进一步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
[0017](A)SEQ ID NO:1或者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或
[0018](B)SEQ ID NO:2或者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
[0019]进一步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
[0020]SEQ ID NO:1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2所示的轻链可变区。
[002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8的杂交瘤细胞株SYX001 32F9产生的抗H因子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22]QIQLVQSGPELKKPGETVKISCNASGYTSTNYGMNWVKQAPGKVLKWM GWLNTYTGEPTFADDFKGRFAFSLETSASTAYLQINNLKNEDTATYFCARNSD YDFDLWGQGTTLTVSS。
[0023]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8的杂交瘤细胞株SYX001 32F9产生的抗H因子抗体的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24]QIVLTQSPAIMSAFPGEKVTMTCSATSTVNYMHWYQQKSGTSPKRWIYD TSTLASGVPTRFSGSGSGTSYSLTISSMEAEDAAAYYCQQWSYNPPTFGTGTK LELK。
[002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7。
[0026]进一步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
[0027](2)SEQ ID NO:3所示重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序列,以及具有SEQ ID NO:4所示轻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序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8;或者所述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7。2.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8;任选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1)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序列,以及具有SEQ ID NO:2所示轻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序列;或者与(1)相比,具有一个以上保守氨基酸取代的氨基酸序列任选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A)SEQ ID NO:1或者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或(B)SEQ ID NO:2或者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3.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7;任选地,所述的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2)SEQ ID NO:3所示重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序列,以及具有SEQ ID NO:4所示轻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序列;或者与(2)相比,具有一个以上保守氨基酸取代的氨基酸序列,任选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C)SEQ ID NO:3或者与SEQ ID NO:3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和/或(D)SEQ ID NO:4或者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4.一种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Ⅰ)重链CDR序列选自:SEQ ID NO:1或者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HCDR1、HCDR2和HCDR3区,或者,SEQ ID NO:3或者与SEQ ID NO:3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HCDR1、HCDR2和HCDR3区,(Ⅱ)轻链CDR序列选自:SEQ ID NO:2或者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LCDR1、LCDR2和LCDR3区,或者,SEQ ID NO:4或者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LCDR1、LCDR2和LCDR3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
(A)重链可变区:SEQ ID NO:1或者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重链可变区,或者SEQ ID NO:3或者与SEQ ID NO:3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B)轻链可变区:SEQ ID NO:2或者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者SEQ ID NO:4或者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任选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a)SEQ ID NO:1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2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者(b)SEQ ID NO:1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4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者(c)SEQ ID NO: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2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者(d)SEQ ID NO: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 ID NO:4所示的轻链可变区。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的至少之一,所述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的至少之一的至少一部分来自于兔源抗体、羊源抗体、鼠源抗体、人源抗体、灵长目源抗体或其突变体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包括来自于鼠源抗体或其突变体;任选地,所述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包括来自于鼠源IgA、IgD、IgE、lgG、lgM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选自多聚体抗体、嵌合抗体、CDR移植抗体或小分子抗体;任选地,所述小分子抗体包括Fab抗体、Fv抗体、单链抗体以及最小识别单位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CFHR1、CFHR2、CFHR3、CFHR4中任意一种蛋白无交叉反应。7.一种与补体H因子特异性结合的抗原识别区,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H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任选地,所述抗原识别区任选单价或多价;任选地,所述抗原识别区任选单特异性或多特异性;任选地,所述抗原识别区选自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王学高玲王强蒋德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