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卡接片及其固定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502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型公开了一种弹性卡接片及其固定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属于汽车传感器领域,用于刹车报警,其包括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的侧面绕其中心轴线分布有若卡爪,在环形板体的下端面加工有向下延伸且逐渐远离环形板体中心轴线的弹性板体,弹性板体绕环形板体的中心轴线分布;所述弹性板体的自由端处向外弯折构成弧形部。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因制动蹄铁铸造精度不高所引起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Elastic clip and its fixed brake wear alarm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卡接片及其固定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传感器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卡接片及其固定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
技术介绍
根据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第7.9.5条款的规定,安装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客车、货车和总质量大于3500Kg的专项作业车辆,当行车制动器制动衬片需要进行更换时,应当采用光学或声学的报警装置向在驾驶室座椅上的驾驶人报警。而制动衬片厚度的磨损程度决定了刹车片是否更换,因此可通过检测磨刹车片的磨损程度来作为更换的依据。由于衬片多安装于制动器总成内部,对其磨损状态无法观测,而当制动衬片磨损到极限位置时,会带来制动力矩下降、左右轮制动力矩不平衡,导致车辆制动距离增加、制动过程中跑偏、制动盘(制动鼓)划伤、制动失效等问题,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现有的汽车制动器分为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鼓式刹车的制动原理为通过摩擦片与制动毂之间的摩擦来实现车辆的减速与制动,而摩擦片与制动毂之间的摩擦会导致摩擦片的损耗,两者之间的间隙变大,导致刹车的制动距离增加。如果摩擦片在磨损到一定程度得不到及时更换的话,会对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隐患。为了对鼓式刹车中的摩擦片磨损程度进行感应,现有车辆中多采用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来实现对摩擦片厚度的感应,当摩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后会连同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一同磨损,当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内原有的导线回路被磨损断开后,车辆ECU中会接收到上述信号并将报警灯点亮,提醒驾乘人员注意及时更换刹车片。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鼓式刹车片中的制动蹄铁在铸造过程中的厚度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波动,这种波动会导致固定于其上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的安装出现不牢固的现象,极易出现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卡接片及其固定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其能够避免因制动蹄铁铸造精度不高所引起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安装不牢固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弹性卡接片,包括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的侧面绕其中心轴线分布有若卡爪,在环形板体的下端面加工有与之一体或分体设置的弹性板体,弹性板体与环形板体同轴设置,所述环形板体、弹性板体均安装于磨损感应头上,且分别与制动蹄铁的上下两端接触。进一步地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弹性板体为以环形板体的底端为起点向下延伸且在延伸过程中逐渐远离环形板体中心轴线的条形板体;弹性板体绕环形板体的中心轴线分布,在弹性板体的自由端处向外弯折构成弧形部。进一步地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弹性板体的横截面为矩形。进一步地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弹性板体为中部加工有通孔的弧形弹性片。进一步地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弹性板体的两端向下弯折有弧形部,弧形部与制动蹄铁的底端接触。进一步地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弹性板体为弹簧,弹簧套接于磨损感应头上,且弹簧的底端与底部卡台接触,弹簧的顶端与制动蹄铁的底端接触。进一步地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环形板体为矩形板体弯折呈圆形后焊接而成。一种安装有上述弹性卡接片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包括磨损感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感应头包括内部放置导线弯折部的磨损部,在磨损部下方的磨损感应头处设有外径大于磨损感应头的底部卡台。进一步地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底部卡台上加工有中部导向槽,中部导向槽与底部导向槽贯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自身结构中的卡爪与弹性板体的配合、自身弹性形变,克服制动蹄铁因铸造精度不高导致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安装不牢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弹性卡接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刹车磨损报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弹性卡接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弹性卡接片的结构示意图三。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三。图中:1、环形板体;2、卡爪;3、弹性板体;4、弧形部;5、磨损部;6、中部导向槽;7、底部导向槽;8、导线;9、磨损感应头;10、摩擦片;11、铆钉;12、制动蹄铁;13、底部卡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弹性卡接片,包括由矩形板体弯折构成的环形板体1,环形板体1的侧面上加工有若干向远离环形板体1中心轴线方向张开的卡爪2,卡爪2与环形板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卡爪2的上部。在环形板体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弹性板体3,弹性板体3从环形板体1底端开始向下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向远离环形板体1中心轴线的方向张开。在弹性板体3的自由端处逆时针方向弯折构成弧形部4。实施例2一种安装有实施例1中所述弹性卡接片的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包括磨损感应头及导线8,在磨损感应头的顶部设置有磨损部5,导线8在磨损部5内弯折,在磨损部5下方的磨损感应头8处加工有供弧形部4插接过程中导向的中部导向槽6,中部导向槽6与底部导向槽7贯通,弧形部4位于底部导向槽7内。实施例3一种弹性卡接片,所述环形板体1的侧面绕其中心轴线分布有若卡爪2,在环形板体1的下端面加工有与之一体或分体设置的弹性板体3,弹性板体3与环形板体1同轴设置,所述环形板体1、弹性板体3均安装于磨损感应头9上,且分别与制动蹄铁12的上下两端接触。所述弹性板体3为中部加工有通孔的弧形弹性片;所述弹性板体3的两端向下弯折有弧形部4,弧形部4与制动蹄铁12的底端接触。实施例4一种弹性卡接片,所述弹性板体3为弹簧,弹簧套接于磨损感应头9上,且弹簧的底端与底部卡台13接触,弹簧的顶端与制动蹄铁12的底端接触;所述环形板体1为矩形板体弯折呈圆形后焊接而成。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环形板体1采用矩形板体弯折后焊接而成,上述结构形式能够方便环形板体1在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上的安装。在环形板体1上可以采用冲压或焊接有若干向外张开的卡爪2来实现刹车磨损报警传感器在制动蹄铁12上表面的固定。如图3所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卡接片,包括环形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体(1)的侧面绕其中心轴线分布有若卡爪(2),在环形板体(1)的下端面加工有与之一体或分体设置的弹性板体(3),弹性板体(3)与环形板体(1)同轴设置,所述环形板体(1)、弹性板体(3)均安装于磨损感应头(9)上,且分别与制动蹄铁(12)的上下两端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7 CN 20191118308841.一种弹性卡接片,包括环形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体(1)的侧面绕其中心轴线分布有若卡爪(2),在环形板体(1)的下端面加工有与之一体或分体设置的弹性板体(3),弹性板体(3)与环形板体(1)同轴设置,所述环形板体(1)、弹性板体(3)均安装于磨损感应头(9)上,且分别与制动蹄铁(12)的上下两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卡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体(3)为以环形板体(1)的底端为起点向下延伸且在延伸过程中逐渐远离环形板体(1)中心轴线的条形板体;弹性板体(3)绕环形板体(1)的中心轴线分布,在弹性板体(3)的自由端处向外弯折构成弧形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卡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体(3)的横截面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卡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体(3)为中部加工有通孔的弧形弹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振飞许齐放李化刚胡瓦特亚历山大卞秀晗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高新区鸿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