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位置可调的夹持小车、翻身设备及夹持对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09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夹持位置可调的夹持小车、翻身设备及夹持对准方法。该夹持小车设置于翻身平台上,包括小车框架、位置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小车框架可移动连接在翻身平台上;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小车框架上,夹持组件通过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小车框架上,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并固定待翻身的薄板分段上的吊耳,以使待翻身的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上;位置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在第一方向上调整夹持组件的位置,第二驱动件用于在第二方向上调整夹持组件的位置,第三驱动件用于在第三方向上调整夹持组件的位置,以使夹持组件与吊耳对准。上述方案能够使夹持组件快速准确的夹持住吊耳,夹持效率高。

Clamping trolley, turning over equipment and clamping alignment method with adjustable clamping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位置可调的夹持小车、翻身设备及夹持对准方法
本申请涉及船舶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持位置可调的夹持小车、翻身设备及夹持对准方法。
技术介绍
豪华邮轮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浓缩了现代工业与文化艺术的结晶,是高度集成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海上移动度假村”,因此豪华邮轮建造精度和质量要求很高。由于船舶分段重量较大,如果通过仰焊的方式焊接难度较大且焊接质量也不能保证,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分段必须以平台甲板为基面反造和预舾装,在进行总组和搭载前进行翻身工作。传统的翻身过程为了保证薄板分段翻身的安全性,需要将薄板分段与设备固定牢固,以防止由于设备故障以及薄板分段自身重力的影响而在翻身过程中出现薄板分段从高处掉落脱落的情况,现有的固定方式,例如焊接或者机械固定的形式,实施起来工序较复杂,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夹持位置可调的夹持小车、翻身设备及夹持对准方法,能够使夹持组件快速准确的夹持住吊耳,夹持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夹持位置可调的夹持小车,所述夹持小车设置于翻身平台上;所述夹持小车包括小车框架、位置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小车框架可移动连接在所述翻身平台上;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上,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并固定待翻身的薄板分段上的吊耳,以使所述待翻身的薄板分段固定于所述翻身平台上;定义所述小车框架在所述翻身平台上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定义水平面上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吊耳对准。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两条移动轨道和移动底座,两条所述移动轨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内,所述移动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两条所述移动轨道的上方,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移动底座连接,所述移动底座用于在所述移动轨道上移动并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以实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二驱动轮,至少两组所述第二驱动轮位于两条所述移动轨道上,其中每条所述移动轨道上均至少有一组所述第二驱动轮,所述移动底座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轮实现在所述移动轨道上移动。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每条所述移动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销,所述限位挡销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驱动轮在所述移动轨道上的行走位置。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条限位轨道和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底部的至少一限位滚轮,所述限位轨道固定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内,所述限位滚轮位于所述限位轨道上,通过所述限位滚轮在所述限位轨道上滚动,以限制所述移动底座的行驶方向。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连接座和升降油缸,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移动底座连接,所述升降油缸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油缸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油缸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伸缩,以实现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油缸包括升降油缸套筒和升降油缸伸缩杆,所述升降油缸伸缩杆插置于所述升降油缸套筒中,所述升降油缸套筒远离所述升降油缸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油缸伸缩杆远离所述升降油缸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夹具自锁丝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夹具自锁丝杆一端的丝杆驱动电机,所述夹具自锁丝杆两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连接座套设在所述夹具自锁丝杆上,通过所述丝杆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夹具自锁丝杆转动,以使套设在所述夹具自锁丝杆上的所述连接座在所述夹具自锁丝杆上移动,以实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翻身设备,包括:翻身平台,所述翻身平台用于放置待翻身的薄板分段;夹持小车,所述夹持小车为上述的夹持小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夹持对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夹持小车或翻身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小车框架与所述翻身平台相对固定后,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相配合以调整所述U型夹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以使所述吊耳插置于所述U型夹的两块所述夹板之间形成的所述凹槽中;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相配合以调整所述U型夹在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位置,以使两块所述夹板上的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吊耳的耳孔对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将夹持小车设置于翻身平台上,夹持小车包括小车框架、位置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由于小车框架可移动连接在翻身平台上,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小车框架上,夹持组件通过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小车框架上,而位置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通过第一驱动件在第一方向上调整夹持组件的位置,第二驱动件在第二方向上调整夹持组件的位置,第三驱动件在第三方向上调整夹持组件的位置,使得夹持组件能快速与待翻身的薄板分段上的吊耳对准,进而实现夹持并固定吊耳,夹持效率高,对人工的需求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薄板分段翻身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翻身设备10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翻身设备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翻身设备1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翻身设备10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a至图6c是本申请翻身设备10的翻身过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夹持小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夹持小车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的夹持小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的夹持小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7的夹持小车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夹持小车中的夹持组件1012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薄板分段的翻身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薄板分段的翻身方法中利用翻身设备对薄板分段进行180度旋转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薄板分段与翻身平台之间的固定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夹持对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位置可调的夹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小车设置于翻身平台上;所述夹持小车包括小车框架、位置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n所述小车框架可移动连接在所述翻身平台上;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上,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并固定待翻身的薄板分段上的吊耳,以使所述待翻身的薄板分段固定于所述翻身平台上;/n定义所述小车框架在所述翻身平台上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定义水平面上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吊耳对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位置可调的夹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小车设置于翻身平台上;所述夹持小车包括小车框架、位置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
所述小车框架可移动连接在所述翻身平台上;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上,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并固定待翻身的薄板分段上的吊耳,以使所述待翻身的薄板分段固定于所述翻身平台上;
定义所述小车框架在所述翻身平台上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定义水平面上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吊耳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两条移动轨道和移动底座,两条所述移动轨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内,所述移动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两条所述移动轨道的上方,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移动底座连接,所述移动底座用于在所述移动轨道上移动并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以实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二驱动轮,至少两组所述第二驱动轮位于两条所述移动轨道上,其中每条所述移动轨道上均至少有一组所述第二驱动轮,所述移动底座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轮实现在所述移动轨道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小车,其特征在于,
每条所述移动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销,所述限位挡销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驱动轮在所述移动轨道上的行走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条限位轨道和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底部的至少一限位滚轮,所述限位轨道固定设置于所述小车框架内,所述限位滚轮位于所述限位轨道上,通过所述限位滚轮在所述限位轨道上滚动,以限制所述移动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琳王林志姜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