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06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车身结构(1、80、100、110、120、130)包括:一对侧构件(4),所述一对侧构件在车身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个侧构件均具有限定中空内部(28)的中空结构并设置有竖直外侧壁(27);保险杠梁(3),所述保险杠梁沿所述一对侧构件的前端和后端横向延伸并弯曲成在背离所述车身的那一侧凸出;以及一对延伸构件(5),每个延伸构件均连接到所述保险杠梁的相应端部并且部分地容纳在相应侧构件的所述中空内部中;一对缓冲构件(72、91、101、111、123、131),每个缓冲构件均插设在相应延伸构件和相应侧构件的所述竖直外侧壁之间,每个缓冲构件均能在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变形。

Bod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沿车身两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构件和在侧构件的前端或后端之间延伸的保险杠梁。
技术介绍
JPH2-40650U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设计用于吸收后端碰撞的冲击。该车身后部结构包括:一对侧构件,其沿车身两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后保险杠梁,其在侧构件的后端后侧横向延伸;以及一对保险杠托架(bumperstay),其固定地附接到后保险杠梁并连接到相应侧构件的后端。每个保险杠托架的后端均固定地附接到后保险杠梁,并且保险杠托架的前端装配到具有矩形中空横截面的相应侧构件的后端。竖直延伸的螺栓穿过相应侧构件的后端以及保险杠托架的前端,并且相互抵靠的部分设置在侧构件的后端和保险杠托架的前端上。在后端碰撞时,保险杠梁的横向中央部分被向前推动,使得保险杠梁的中心部分向前弯折,而保险杠梁的横向端部向后弯折。这使得每个保险杠托架相对于相应侧构件以螺栓为中心产生扭矩,而相互抵靠的部分对抗该旋转。如果保险杠梁上的冲击载荷足够大,则相互抵靠的部分经历塑性变形,并且在允许保险杠托架相对于侧构件旋转的同时吸收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n一对侧构件,所述一对侧构件在车身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个侧构件均具有限定中空内部的中空结构,并设置有竖直外侧壁;/n保险杠梁,所述保险杠梁沿所述一对侧构件的前端和后端横向延伸,并弯曲成在背离所述车身的那一侧凸出;/n一对延伸构件,每个延伸构件均连接到所述保险杠梁的相应端部,并且部分地容纳在相应侧构件的所述中空内部中;以及/n一对缓冲构件,每个缓冲构件均插设在相应延伸构件和相应侧构件的所述竖直外侧壁之间,每个缓冲构件均能在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7 JP 2018-1731481.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
一对侧构件,所述一对侧构件在车身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个侧构件均具有限定中空内部的中空结构,并设置有竖直外侧壁;
保险杠梁,所述保险杠梁沿所述一对侧构件的前端和后端横向延伸,并弯曲成在背离所述车身的那一侧凸出;
一对延伸构件,每个延伸构件均连接到所述保险杠梁的相应端部,并且部分地容纳在相应侧构件的所述中空内部中;以及
一对缓冲构件,每个缓冲构件均插设在相应延伸构件和相应侧构件的所述竖直外侧壁之间,每个缓冲构件均能在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每个缓冲构件均包括:外侧壁,所述外侧壁面向所述横向方向;以及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分别从所述外侧壁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向内延伸,并且所述一对侧壁具有连接到相应延伸构件的内侧边缘,使得在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延伸构件之间限定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每个缓冲构件均包括:内侧壁,所述内侧壁面向所述横向方向;以及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分别从所述内侧壁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向外延伸,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厚辻圭一郎三浦祐辅山根良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