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95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风管道,包括上挡板、下挡板以及固定装置;上挡板包括第一左贴板、第一右贴板以及弧形板,弧形板沿飞机机舱一侧至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下挡板包括第二左贴板、第二右贴板以及折弯板,折弯板包括过渡板段与安装板段,过渡板段与安装板段的连接处形成弯折夹角;折弯板与弧形板之间形成通风腔室,通风腔室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密封通风腔室的盖板,盖板上固定有通风管;第一左贴板与第二左贴板密封贴合,第一右贴板与第二右贴板密封贴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架,第二夹持块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风横截面大,空间利用率高,且易于安装拆卸与维护。

A kind of ventilatio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管道
本技术属于航空环控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风管道。
技术介绍
航空通风管道是飞机上常见的通用设备,通常设于机舱内顶部的两侧位置,用于输送空调空气,起到调节机舱温度、气压以及使机舱内保持气体流通的作用。传统的航空通风管道受限于机身各种设备与线路的安装,管径不能太大,且通风量小,管道内气压缩减明显导致前后出风口出风量差异明显;而且,传统的通风管的架设需要额外的安装固定架,安装、拆卸都比较繁琐,不够方便,空间利用率也比较低。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管道,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受设备限制而导致管径小、通风量小,空间利用率低,安装、拆卸与维护繁琐以及管道内气压缩减明显导致前后出风口出风量差异明显的问题。一种通风管道,包括上挡板、下挡板以及固定装置;所述上挡板包括第一左贴板、第一右贴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左贴板与所述第一右贴板之间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沿飞机机舱一侧至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挡板包括第二左贴板、第二右贴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左贴板与所述第二右贴板之间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包括过渡板段与安装板段,所述过渡板段与所述安装板段的连接处形成弯折夹角;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弧形板之间形成通风腔室,所述通风腔室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密封所述通风腔室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与所述通风腔室连接导通;所述第一左贴板与所述第二左贴板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右贴板与所述第二右贴板密封贴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横截面均呈C型,所述第一夹持块上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左贴板与所述第二左贴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内,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右贴板与所述第二右贴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持槽内;所述第一夹持块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夹持块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架;所述安装板段的底面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机舱座位。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块由第一L型板与第一活动板组成,所述L型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夹持块由第二L型板与第二活动板组成,所述L型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若干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槽一一对应且滑动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若干供螺栓通过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L型板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左贴板的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左贴板与所述第二左贴板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呈长条状且供螺栓通过;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若干供螺栓通过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L型板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对应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一右贴板的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右贴板与所述第二右贴板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呈长条状且供螺栓通过。可选地,所述安装板段的底面固定有若干照明灯,所述照明灯朝向机舱座位。可选地,所述第一左贴板的底面、所述第二左贴板的顶面、所述第一右贴板的底面、所述第二右贴板的顶面铺设有橡胶密封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通风管道通过弧形板与折弯板相互扣合,在不干涉机身内线路设备的安装前提下,与传统小口径管路相比,增大了通风面积与通风量,从而使管道内的气压均匀,前后出风口出风量均衡;通过第一左贴板与第二左贴板的紧密贴合,以及第一右贴板与第二右贴板的紧密贴合,保证了管路的密封性,避免了通风管道两侧出现漏气状况;通过夹持块上的支架,整体地将通风管悬挂在座舱框梁上,方便安装与拆卸维护。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的一种通风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的一种通风管道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的一种通风管道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中:101、弧形板;102、第一左贴板;103、第一右贴板;201、过渡板段;202、安装板段;203、第二左贴板;204、第二右贴板;300、第一夹持块;301、第一L型板;302、第一活动板;400、第二夹持块;401、第二L型板;402、第二活动板;501、第一支架;502、第二支架;601、照明灯;602、出风口;7、通风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管道,包括上挡板、下挡板以及固定装置;上挡板包括第一左贴板102、第一右贴板103以及固定于第一左贴板102与第一右贴板103之间的弧形板101,弧形板101沿飞机机舱一侧至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下挡板包括第二左贴板203、第二右贴板204以及固定于第二左贴板203与第二右贴板204之间的折弯板,折弯板包括过渡板段201与安装板段202,过渡板段201与安装板段202的连接处形成弯折夹角;折弯板与弧形板101之间形成通风腔室7,通风腔室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密封通风腔室7的盖板,盖板上固定有通风管,通风管与通风腔室7连接导通;第一左贴板102与第二左贴板203密封贴合,第一右贴板103与第二右贴板204密封贴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块300与第二夹持块400,第一夹持块300与第二夹持块400的横截面均呈C型,第一夹持块300上设有第一夹持槽,第一左贴板102与第二左贴板203固定于第一夹持槽内,第二夹持块400上设有第二夹持槽,第一右贴板103与第二右贴板204固定于第二夹持槽内;第一夹持块300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架501,第二夹持块400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架502;安装板段202的底面设有若干出风口602,出风口602朝向机舱座位。以上实施,具体来说,一种通风管道通过弧形板101与折弯板相互扣合,在不干涉机身内线路设备的安装前提下,与传统小口径管路相比,增大了通风面积与通风量,从而使管道内的气压均匀,前后出风口602出风量均衡;弧形板101呈倾斜设置,是为了在机舱内腾出足够的空间,来设置线路与设备,折弯板通过折弯夹角,尽可能地增大管道的横截面积,提高了通风管道的空间利用率;通过第一左贴板102与第二左贴板203的紧密贴合,以及第一右贴板103与第二右贴板204的紧密贴合,保证了管路的密封性,避免了通风管道两侧出现漏气状况;第一夹持块300与第二夹持块400分别将左贴板与右贴板夹持固定,保证了通风管道的结构可靠性与安装稳固性;通过夹持块上的支架,整体地将通风管悬挂在座舱框梁上,方便安装与拆卸维护。进一步地,第一夹持块300由第一L型板301与第一活动板302组成,L型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滑轨,第一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n包括上挡板、下挡板以及固定装置;/n所述上挡板包括第一左贴板(102)、第一右贴板(103)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左贴板(102)与所述第一右贴板(103)之间的弧形板(101),所述弧形板(101)沿飞机机舱一侧至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n所述下挡板包括第二左贴板(203)、第二右贴板(204)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左贴板(203)与所述第二右贴板(204)之间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包括过渡板段(201)与安装板段(202),所述过渡板段(201)与所述安装板段(202)的连接处形成弯折夹角;/n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弧形板(101)之间形成通风腔室(7),所述通风腔室(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密封所述通风腔室(7)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与所述通风腔室(7)连接导通;/n所述第一左贴板(102)与所述第二左贴板(203)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右贴板(103)与所述第二右贴板(204)密封贴合;/n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块(300)与第二夹持块(400),所述第一夹持块(300)与所述第二夹持块(400)的横截面均呈C型,所述第一夹持块(300)上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左贴板(102)与所述第二左贴板(203)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内,所述第二夹持块(400)上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右贴板(103)与所述第二右贴板(204)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持槽内;/n所述第一夹持块(300)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架(501),所述第二夹持块(400)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架(502);/n所述安装板段(202)的底面设有若干出风口(602),所述出风口(602)朝向机舱座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挡板、下挡板以及固定装置;
所述上挡板包括第一左贴板(102)、第一右贴板(103)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左贴板(102)与所述第一右贴板(103)之间的弧形板(101),所述弧形板(101)沿飞机机舱一侧至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下挡板包括第二左贴板(203)、第二右贴板(204)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左贴板(203)与所述第二右贴板(204)之间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包括过渡板段(201)与安装板段(202),所述过渡板段(201)与所述安装板段(202)的连接处形成弯折夹角;
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弧形板(101)之间形成通风腔室(7),所述通风腔室(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密封所述通风腔室(7)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与所述通风腔室(7)连接导通;
所述第一左贴板(102)与所述第二左贴板(203)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右贴板(103)与所述第二右贴板(204)密封贴合;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块(300)与第二夹持块(400),所述第一夹持块(300)与所述第二夹持块(400)的横截面均呈C型,所述第一夹持块(300)上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左贴板(102)与所述第二左贴板(203)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内,所述第二夹持块(400)上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右贴板(103)与所述第二右贴板(204)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持槽内;
所述第一夹持块(300)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架(501),所述第二夹持块(400)的顶面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架(502);
所述安装板段(202)的底面设有若干出风口(602),所述出风口(602)朝向机舱座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管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亮张鹏徐饶灯盛志文凃娟吴谦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昌河航空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