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抛光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82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夹具。该夹具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块互不接触的面板,而在每块所述面板上均并排设有多个安装部,并且两块所述面板上的各所述安装部分别相对应;其中,两块所述面板的相对的面上的位于各所述安装部侧面的部位均并排设有多个内陷的定位部,而所述定位部的顶面附近的高度低于所述安装部的顶面高度,形成了一个间隙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在使用盖板的情况下对待抛光产品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实现半自动装料,不仅保证了抛光的完整性和强度,无需二次抛光,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而保证了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A new polish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抛光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抛光夹具。
技术介绍
在对很多机械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时,经常需要使用夹具进行抛光等工作,而一般的夹具,尤其是一些用于对小零件产品表面进行抛光的夹具,一般是使用盖板对产品进行定位,然后使用抛光飞轮等对产品相应面进行抛光,并且普遍需要经过粗抛和精抛两道加工工序,并且由人工手动进行装料。而上述常用的抛光夹具一般存在较多的缺点,比如,使用盖板进行定位容易阻挡产品抛光面的边缘,影响抛光的完整性,而且不好控制抛光的强度,从而导致抛光不完全甚至塌边,以致需要进行二次抛光,同时降低了产品加工的质量;又比如,当产品的单个加工时间较短从而需要频繁进行装料时,人工进行装料的效率低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使得生产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抛光夹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抛光夹具,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块互不接触的面板,而在每块所述面板上均并排设有多个安装部,并且两块所述面板上的各所述安装部分别相对应;其中,两块所述面板的相对的面上的位于各所述安装部侧面的部位均并排设有多个内陷的定位部,而所述定位部的顶面附近的高度低于所述安装部的顶面高度,形成了一个间隙部。本技术中的在使用盖板的情况下对待抛光产品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实现半自动装料,不仅保证了抛光的完整性和强度,无需二次抛光,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而保证了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和所述面板通过多根销钉相固定连接。由此,设置了底座和面板的固定方式,其中,销钉一共有四根,分别连接底座的各角和各面板的两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中央设有一个贯通的通口,所述通口位于两块所述面板之间的空区的正下方。由此,通口能够方便在加工前对产品进行装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口的宽度与两块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一致,并且其中一对相对的内侧面分别与两块所述面板的相对面在竖直方向上保持一致。由此,设置了通口的大致尺寸和位置,使其能够顺利地对产品进行装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口的该对内侧面上并排设有多个凹槽,各所述凹槽则分别与各所述定位部在竖直方向上保持一致。由此,在通口上设置凹槽能够进一步方便对产品进行装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的截面为弧形,并且其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由此,设置了定位部的形状,则能够用于安全和顺利地对零件进行定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宽度同样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并且其顶部宽度与所述定位部的底部宽度一致。由此,设置凹槽的宽度变化方便对产品进行装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定位部的顶面均高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由此,设置安装部与定位部凸出在底座上方,能够在加工中凸显产品的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两端中部均具有一个凸块,而两个所述凸块分别位于两块所述面板的两端之间。由此,在底座上形成凸块与面板相配合,能够对两块面板的位置进行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和所述面板的长度均为87mm,其中,所述底座的宽度为25mm,而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为5.97mm。由此,设置了该夹具的一些主要尺寸,其能够对特定产品进行稳定地夹持和加工;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为不同种类和型号的产品设置具有不同尺寸的该种夹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抛光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抛光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面板2,销钉3,通口11,凹槽12,凸块13,安装部21,定位部22,间隙部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抛光夹具,图2显示了1中的一种新型抛光夹具的部分结构,而图3则显示了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该夹具包括一个底座1,底座1大致呈长方形,其顶部两侧安装有两块面板2,其中,两块面板2也均大致呈长方形,并且两块面板2之间具有相当的距离。而在每块面板2上均并排设有多个安装部21,并且两块面板2上的各个安装部21分别一一对应。其中,两块面板2的相对的面上的位于各安装部21侧面的部位均并排设有多个呈内陷状的定位部22,因此两块面板2上的各定位部22也分别一一对应。此外,定位部22的顶面及其附近一部分的高度低于安装部21的顶面高度,因而在安装部21的侧面形成了一个间隙部23。其中,间隙部23在加工时放电成型,能够对安装在夹具上的待抛光产品的边缘受力点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优选地,底座1和面板2通过多根销钉3相固定连接,其中,销钉3一共有四根,分别用于对底座1的各角处和各面板2的两端相连接。优选地,定位部22的截面为弧形,并且其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其中,弧形的定位部22能够保证安装在其间的产品尽量不受划损,而宽度的变化则方便将产品直接从下方进行装料。优选地,安装部21和定位部22的顶面均高于底座1的顶面。则在向相对的定位部22中安装产品时,可以将产品的待抛光面充分露出在外,避免加工时受到底座1的顶面的影响。优选地,在底座1的两端的中部均形成有一个凸块13,而两个凸块13分别位于两块面板2的两端之间。其中,两个凸块13夹在两块面板2的两端之间,则能够在已经使用销钉3进行固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面板2的位置。优选地,在底座1的中央设有一个贯通的通口11,通口11大致呈长条形,其位于两块面板2之间的空区的正下方,宽度与两块面板2之间的距离一致。其中,通口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内侧面分别与两块面板2的相对面在竖直方向上保持一致,而在该两个内侧面上并排设有多个凹槽12,各凹槽12则则分别与各定位部22在竖直方向上保持一致,即凹槽12的顶部与定位部22的底部相接触。此外,凹槽12的宽度同样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并且凹槽12的顶部宽度与定位部22的底部宽度一致。通口11用于从其底部对产品进行装料,从而使产品能够顺着通口11顺利移动到定位部22中。优选地,底座1和面板2的长度均为87mm,而底座1的宽度为25mm,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部22之间的距离为5.97mm。其中,特定尺寸的夹具可用于特定产品的抛光加工,而对于不同种类和型号的产品,可以设置具有不同的相关尺寸的该类夹具。在使用该夹具时,可以从通口11内侧面的的各凹槽12处方便地对各产品进行装料,使其移动到两块面板2之间,其两侧被两块面板2的各相对的定位部22夹住定位,而其待抛光加工面露出到定位部22的上方。使用转动的抛光飞轮对其待加工面进行抛光加工,同时抛光飞轮还能够经过间隙部23对产品的侧面进行抛光加工,因此,间隙部23的存在加强了抛光工作的渗透性,使产品的相应的外表面受力更加均匀,对产品抛光的质量起到明显的提升效果。而在加工完成后,还可以将产品依次滑动通过定位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座(1),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块互不接触的面板(2),而在每块所述面板(2)上均并排设有多个安装部(21),并且两块所述面板(2)上的各所述安装部(21)分别相对应;其中,两块所述面板(2)的相对的面上的位于各所述安装部(21)侧面的部位均并排设有多个内陷的定位部(22),而所述定位部(22)的顶面附近的高度低于所述安装部(21)的顶面高度,形成了一个间隙部(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座(1),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块互不接触的面板(2),而在每块所述面板(2)上均并排设有多个安装部(21),并且两块所述面板(2)上的各所述安装部(21)分别相对应;其中,两块所述面板(2)的相对的面上的位于各所述安装部(21)侧面的部位均并排设有多个内陷的定位部(22),而所述定位部(22)的顶面附近的高度低于所述安装部(21)的顶面高度,形成了一个间隙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面板(2)通过多根销钉(3)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央设有一个贯通的通口(11),所述通口(11)位于两块所述面板(2)之间的空区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11)的宽度与两块所述面板(2)之间的距离一致,并且其中一对相对的内侧面分别与两块所述面板(2)的相对面在竖直方向上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杨余宁黄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