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26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横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的后侧活动连接有与转杆配合使用的夹板,所述夹板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板、卡块、卡座、限位孔、限位杆、弹簧、活动杆和限位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在坑洼的地面上使用时,极易导致辅助轮的位置发生移动,需要使用者通过人力矫正后才能使用,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具备能够有效的对辅助轮进行固定的优点。

A heavy auxiliary wheel for high strength rescu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
本技术涉及救援车辆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
技术介绍
道路救援指汽车道路紧急救援,为故障车主提供现场小修等服务,同时也指交通事故道路救援,包括伤员救治、道路疏导等,道路救援服务在国外早就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在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法规建设、机构设置、救援队伍、急救方案决策和支持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紧急救援体系,为减少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道路救援车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重型故障车的轮胎损坏,因此就需要重型辅助轮辅助来代替车辆的车轮行走,用救援车将其拖走,但现有的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在坑洼的地面上使用时,极易导致辅助轮的位置发生移动,需要使用者通过人力矫正后才能使用,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具备能够有效的对辅助轮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在坑洼的地面上使用时,极易导致辅助轮的位置发生移动,需要使用者通过人力矫正使用,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横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的后侧活动连接有与转杆配合使用的夹板,所述夹板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块靠近卡座的一侧与卡座紧密接触,所述卡座和卡块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活动杆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活动杆的一侧贯穿至限位杆的外侧,所述限位板的右侧与卡座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限位杆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远离弹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靠近限位杆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杆的内壁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右侧穿过限位孔并延伸至卡座的右侧,所述限位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夹板与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橡胶软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板、卡块、卡座、限位孔、限位杆、弹簧、活动杆和限位板的配合使用,使用者控制夹板向前转动,卡块随着夹板转动至与卡座紧密接触,使用者将限位杆插入限位孔中,顶部和底部的限位板受卡座阻力相对移动,带动活动杆相对移动,弹簧压缩,当限位杆的右侧完全插图至限位孔中时,限位板失去卡座阻力,弹簧施加反作用力,带动顶部和底部的限位板相反运动至与卡座的左侧接触,将限位杆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在坑洼的地面上使用时,极易导致辅助轮的位置发生移动,需要使用者通过人力矫正后才能使用,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具备能够有效的对辅助轮进行固定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便于将卡块与卡座进行固定,进而对转杆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了辅助轮在坑洼的底面上转动时,辅助轮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便于使用者使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提高了活动杆上下移动的平稳性,同时减少了活动杆与限位杆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本技术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垫,有效的避免了活动杆受弹簧的反作用力与限位杆发生碰撞,对活动杆与限位杆造成损坏,增大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便于将卡块与卡座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拉环,便于使用者通过拉环控制限位杆移动,便于使用者的使用。6、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垫,有效的增加了转杆与夹板和固定块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避免了夹板与固定块对转杆进行固定时,对转杆的表面造成划痕等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杆局部结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夹板的立体图。图中:1横杆、2固定圈、3转杆、4固定块、5夹板、6卡块、7卡座、8限位孔、9限位杆、10限位机构、11滑块、12滑槽、13缓冲垫、14拉环、15防护垫、1001弹簧、1002活动杆、1003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包括横杆1,横杆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圈2,固定圈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3,横杆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顶部的后侧活动连接有与转杆3配合使用的夹板5,夹板5与固定块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5,防护垫15为橡胶软垫,通过设置防护垫15,有效的增加了转杆3与夹板5和固定块4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避免了夹板5与固定块4对转杆3进行固定时,对转杆3的表面造成划痕等损坏,夹板5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固定块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座7,卡块6靠近卡座7的一侧与卡座7紧密接触,卡座7和卡块6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8,限位孔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9,限位杆9的右侧穿过限位孔8并延伸至卡座7的右侧,限位杆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4,通过设置限位杆9,便于将卡块6与卡座7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拉环14,便于使用者通过拉环14控制限位杆9移动,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限位杆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10,限位机构10包括弹簧1001,弹簧10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002,两个活动杆100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03,限位板1003远离活动杆1002的一侧贯穿至限位杆9的外侧,限位板1003的右侧与卡座7紧密接触,活动杆10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限位杆9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使用的滑槽12,活动杆1002远离弹簧10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垫13,缓冲垫13靠近限位杆9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杆9的内壁紧密接触,通过设置限位机构10,便于将卡块6与卡座7进行固定,进而对转杆3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了辅助轮在坑洼的底面上转动时,辅助轮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便于使用者使用,通过设置滑块11和滑槽12,提高了活动杆1002上下移动的平稳性,同时减少了活动杆1002与限位杆9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缓冲垫13,有效的避免了活动杆1002受弹簧1001的反作用力与限位杆9发生碰撞,对活动杆1002与限位杆9造成损坏,增大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使用时,使用者调整好辅助轮后,控制夹板5向前转动,对转杆3进行固定,卡块6随着夹板5转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包括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圈(2),所述固定圈(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3),所述横杆(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顶部的后侧活动连接有与转杆(3)配合使用的夹板(5),所述夹板(5)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所述固定块(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座(7),所述卡块(6)靠近卡座(7)的一侧与卡座(7)紧密接触,所述卡座(7)和卡块(6)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8),所述限位孔(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包括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圈(2),所述固定圈(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3),所述横杆(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顶部的后侧活动连接有与转杆(3)配合使用的夹板(5),所述夹板(5)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所述固定块(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座(7),所述卡块(6)靠近卡座(7)的一侧与卡座(7)紧密接触,所述卡座(7)和卡块(6)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8),所述限位孔(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救援车辆用重型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0)包括弹簧(1001),所述弹簧(10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002),两个活动杆(100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03),所述限位板(1003)远离活动杆(1002)的一侧贯穿至限位杆(9)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廖俊湘李石富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丰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