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637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计算机、第一液压缸、压力传感器、压头、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两侧的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朝向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通过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能分别对多孔梁的首端和尾端进行支撑,通过第二液压缸能带动夹板朝向多孔梁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组件能对第一支撑块上的多孔梁的首端进行夹持固定,第二夹持组件能对第一支撑块上的多孔梁的尾端进行夹持固定,实现多孔梁在试验台上的自动夹持固定,无需工人调节夹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试验时间。缩短了试验时间。缩短了试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强度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救援车辆的多孔梁在生产出来后,需要在一个批次中进行抽样检测,已确保该批次产品的品质,而强度校核试验是抽样检测中的重要项目;而现有技术的强度试验设备需要人工在试验台上对多孔梁进行固定,工作强度大,试验时间长。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1924762.0]公开的一种测定梁的弯曲强度的物理实验装置,包括支撑脚、底座、可伸缩支柱、固定盖、电控液压缸、连杆、压力传感器、压头、控制箱、触控面板、电源开关、支撑块、固定按钮、夹板和紧固螺钉;虽然该专利能通过电控液压缸实现对测定梁实验时的压力的精确控制,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精确;但是该专利需要人工通过紧固螺钉调节夹板,才能使得夹板对梁进行夹持固定,这种人工固定的方式,既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延长了试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缩短试验时间的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位于所述试验台一侧的计算机,设置在所述试验台的上方的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的压头,设置在试验台的顶部的、且用于支撑多孔梁的首端的第一支撑块,设置在所述试验台的顶部的、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结构一致的、且用于支撑多孔梁的尾端的第二支撑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两侧的、且用于对多孔梁的首端进行夹持的第一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两侧的、且用于对多孔梁的尾端进行夹持的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两侧的、且与所述计算机电性连接的、且同时进退的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朝向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压头位于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中间。
[0006]作为优选,所述夹板朝向第一支撑块的一面粘贴固定有缓冲层;缓冲层能提供一定的缓冲,有利于第一夹持组件更加稳固的对多孔梁进行夹持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由橡胶材质制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夹板的下表面高于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确保夹板对多孔梁进行夹持固定。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与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一致。
[0010]作为优选,所述试验台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支撑腿。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安装台的顶部,所述安装台通过两根支撑
柱与试验台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两根支撑柱均位于多孔梁的一侧。
[0012]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能分别对多孔梁的首端和尾端进行支撑,通过第二液压缸能带动夹板朝向多孔梁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组件能对第一支撑块上的多孔梁的首端进行夹持固定,第二夹持组件能对第一支撑块上的多孔梁的尾端进行夹持固定,实现多孔梁在试验台上的自动夹持固定,无需工人调节夹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试验时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5]附图标记:试验台1,计算机2,第一液压缸3,压力传感器4,压头5,第一支撑块6,第二支撑块7,第一夹持组件8,第二夹持组件9,支撑腿11,安装台31,支撑柱32,第二液压缸81,夹板82,缓冲层83,多孔梁1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7]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19]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如图1

2所示,包括试验台1,位于所述试验台1一侧的计算机2,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的上方的第一液压缸3,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底部的压力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4的底部的压头5,设置在试验台1的顶部的、且用于支撑多孔梁101的首端的第一支撑块6,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的顶部的、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6的结构一致的、且用于支撑多孔梁101的尾端的第二支撑块7,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6的两侧的、且用于对多孔梁101的首端进行夹持的第一夹持组件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7的两侧的、且用于对多孔梁101的尾端进行夹持的第二夹持组件9。
[0020]所述试验台1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支撑腿11。所述第一液压缸3固定安装在安装台31的顶部,所述安装台31通过两根支撑柱32与试验台1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两根支撑柱32均位于多孔梁101的一侧。
[0021]所述第一夹持组件8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6的两侧的、且与所述计算机2电性连接的、且同时进退的两个第二液压缸81,所述第二液压缸81朝向第一支撑块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82。所述压头5位于第一支撑块6和第二支撑块7的中间。所述夹板82朝向第一支撑块6的一面粘贴固定有缓冲层83。缓冲层83能提供一定的缓冲,有利于第一夹持组件82更加稳固的对多孔梁101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夹板82的下表面高于第一支撑台6的上表
面。确保夹板82能对多孔梁101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第二夹持组件9的结构与第一夹持组件8的结构一致。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83由橡胶材质制成。
[0023]工作原理:把待实验的多孔梁101放置在试验台1上,并使得多孔梁101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台6和第二支撑台7的顶部;通过计算机2启动第一夹持组件8和第二夹持组件9,通过第一夹持组件8和第二夹持组件9分别对多孔梁101的首端和尾端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第一夹持组件8和第二夹持组件9的四个第二液压缸82是同时进退的,所以第一夹持组件8和第二夹持组件9除了对多孔梁101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还能对多孔梁101起到对中的作用;多孔梁101被夹持固定后,把应变片贴到多孔梁101的测点位置;贴完应变片后,通过计算机2启动第一液压缸3,压头5会缓慢压向多孔梁101并将压力传递至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把压力数据传递回计算机2,同时应变片也把多孔梁101的形变数据传递回计算机2,计算机2根据压力数据和形变数据得到该多孔梁101的弯曲强度的试验曲线。
[0024]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位于所述试验台一侧的计算机,设置在所述试验台的上方的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的压头,设置在试验台的顶部的第一支撑块,设置在所述试验台的顶部的第二支撑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两侧的第一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两侧的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两侧的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朝向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辆多孔梁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朝向第一支撑块的一面粘贴固定有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丘燊李石富王茂胜林孙华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丰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