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14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包括主架板和翻盖板,主架板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主架板上表面位于中心槽内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中心槽内位于中心通孔的一端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斜撑杆,中心槽远离立板的一端内侧壁开设有销孔;翻盖板的一端两侧处设置有转轴,转轴插接在销孔内,翻盖板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开设有撑槽,撑槽内部开设有插槽,斜撑杆的一端插接在撑槽内,翻盖板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装载通孔,翻盖板上位于装载通孔内壁嵌设有活动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四面体伺服转台的安装,可以对不同大小的伺服转台驱动装置进行安装,适用范围广,且对伺服转台的安装方便。

A mounting frame of tetrahedral servo turn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
本技术属于伺服转台
,具体为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
技术介绍
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是一种对四面体伺服转台进行安装的装置,然而现有的安装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单一的安装装置只能对应安装某一种大小的伺服转台驱动装置,适用范围较低,且现有的安装装置在安装伺服转台时不够方便,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包括主架板和翻盖板,所述主架板底部设置有支座,所述主架板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所述主架板上表面位于所述中心槽内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槽内位于所述中心通孔的一端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斜撑杆,所述中心槽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内侧壁开设有销孔;所述翻盖板的一端两侧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插接在所述销孔内,所述翻盖板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开设有撑槽,所述撑槽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斜撑杆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撑槽内,所述翻盖板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装载通孔,所述翻盖板上位于所述装载通孔内壁嵌设有活动安装板。其中,所述翻盖板下表面位于所述装载通孔边缘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安装板的一端下表面中心线处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卡合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限位卡块上插接有定位螺栓。其中,所述活动安装板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活动安装板两两之间夹角相一致。其中,所述翻盖板的厚度与所述中心槽的深度相同。其中,所述斜撑杆的厚度小于所述撑槽的深度。其中,所述斜撑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斜撑杆关于所述主架板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安装三个活动安装板,用于安装伺服转台的驱动装置,降低了单个活动安装板所承受的悬挑力,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活动安装板损坏,且三个活动安装板均可以在装载通孔内进行移动,从而改变三个活动安装板中间的间距,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伺服转台驱动装置,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2、本技术中,通过将伺服转台安装在翻盖板上,而翻盖板在安装伺服转台时可以向上翻起,方便对伺服转台的安装,且在中心槽内设置的斜撑杆,斜撑杆用于在翻盖板翻起时对其进行支撑,同时斜撑杆的厚度小于撑槽的深度,翻盖板的厚度与中心槽的深度相同,从而使得斜撑杆在放下时可以放在撑槽内,而翻盖板在盖下时可以卡合在中心槽内,使其上表面可以与主架板上表面保持一致,这样不会对安装的伺服转台造成影响;3、本技术中,翻盖板下表面位于装载通孔边缘处开设有滑槽,活动安装板的一端下表面中心线处设置有限位卡块,限位卡块卡合在滑槽内,且限位卡块上插接有定位螺栓,当活动安装板在滑动时,限位卡块在滑槽内滑动,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活动安装板在滑动时稳定性更高,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活动安装板从装载通孔内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中主架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斜撑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翻盖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活动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4中A-A剖面图。图中标记:1、支座;2、主架板;201、中心槽;202、中心通孔;203、销孔;3、翻盖板;301、撑槽;302、插槽;303、滑槽;304、定位螺栓;305、装载通孔;306、转轴;4、斜撑杆;401、立板;5、活动安装板;501、限位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包括主架板2和翻盖板3,主架板2底部设置有支座1,主架板2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201,主架板2上表面位于中心槽201内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202,中心槽201内位于中心通孔202的一端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板401,两个立板401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斜撑杆4,斜撑杆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斜撑杆4关于主架板2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中心槽201远离立板401的一端内侧壁开设有销孔203;翻盖板3的一端两侧处设置有转轴306,转轴306插接在销孔203内,翻盖板3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开设有撑槽301,撑槽301内部开设有插槽302,斜撑杆4的一端插接在撑槽301内,翻盖板3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装载通孔305,翻盖板3上位于装载通孔305内壁嵌设有活动安装板5,活动安装板5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活动安装板5两两之间夹角相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安装板5用于安装伺服转台的驱动装置,而三个活动安装板5的设置可以降低单个活动安装板5所承受的悬挑力,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活动安装板5损坏,且三个活动安装板5均可以在装载通孔305内进行移动,从而改变三个活动安装板5中间的间距,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伺服转台驱动装置,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翻盖板3下表面位于装载通孔305边缘处开设有滑槽303,活动安装板5的一端下表面中心线处设置有限位卡块501,限位卡块501卡合在滑槽303内,且限位卡块501上插接有定位螺栓3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安装板5在滑动时,限位卡块501在滑槽303内滑动,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活动安装板5在滑动时稳定性更高,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活动安装板5从装载通孔305内脱离。翻盖板3的厚度与中心槽201的深度相同,斜撑杆4的厚度小于撑槽301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盖板3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安装伺服转台时可以将翻盖板3翻起,方便对伺服转台的安装,而翻盖板3在盖下时,其上表面可以与主架板2上表面保持一致,这样不会对安装的伺服转台造成影响;斜撑杆4在放下时可以放在撑槽301内。工作原理,参照图1-3,使用时,安装伺服转台时,首先将翻盖板3远离转轴306的一端转动向上翻起,再转动斜撑杆4,使斜撑杆4的自由端插接在撑槽301内部相应的插槽302内,然后旋松定位螺栓304,滑动三个活动安装板5,使三个活动安装板5之间的间距适合伺服转台驱动装置的大小,并旋紧定位螺栓304,对三个活动安装板5进行定位,再将伺服转台驱动装置安装在三个活动安装板5下方,最后先向上转动翻盖板3,使斜撑杆4的一端从插槽302内脱离,再将斜撑杆4和翻盖板3依次放下,此时斜撑杆4水平进入撑槽301内,翻盖板3卡合在中心槽201内,完成该装置的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包括主架板(2)和翻盖板(3),所述主架板(2)底部设置有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板(2)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201),所述主架板(2)上表面位于所述中心槽(201)内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202),所述中心槽(201)内位于所述中心通孔(202)的一端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板(401),两个所述立板(401)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斜撑杆(4),所述中心槽(201)远离所述立板(401)的一端内侧壁开设有销孔(203);/n所述翻盖板(3)的一端两侧处设置有转轴(306),所述转轴(306)插接在所述销孔(203)内,所述翻盖板(3)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开设有撑槽(301),所述撑槽(301)内部开设有插槽(302),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撑槽(301)内,所述翻盖板(3)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装载通孔(305),所述翻盖板(3)上位于所述装载通孔(305)内壁嵌设有活动安装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面体伺服转台安装架,包括主架板(2)和翻盖板(3),所述主架板(2)底部设置有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板(2)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201),所述主架板(2)上表面位于所述中心槽(201)内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202),所述中心槽(201)内位于所述中心通孔(202)的一端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板(401),两个所述立板(401)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斜撑杆(4),所述中心槽(201)远离所述立板(401)的一端内侧壁开设有销孔(203);
所述翻盖板(3)的一端两侧处设置有转轴(306),所述转轴(306)插接在所述销孔(203)内,所述翻盖板(3)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开设有撑槽(301),所述撑槽(301)内部开设有插槽(302),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撑槽(301)内,所述翻盖板(3)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装载通孔(305),所述翻盖板(3)上位于所述装载通孔(305)内壁嵌设有活动安装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士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