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隔板偏置炉胆锅壳式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00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筒体、炉胆、第二回程烟管束、第三回程烟管束、管板、进水管、出水管或出汽管等构成的带隔板偏置炉胆锅壳式锅炉,在筒体内第三回程烟管束与第二回程烟管束及炉胆之间纵向设置一隔板,进水管和出水管在隔板两侧,从而大大改善筒体内水的循环,避免锅炉结垢,延长锅炉寿命,并提高了传热效率,减少排烟损失,从而节省燃料。(*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产生蒸汽、热水的锅炉的结构,更准确地说是涉及偏置炉胆卧式内燃锅壳式锅炉的结构。现有的偏置炉胆卧式内燃锅壳式蒸汽锅炉、热水锅炉主要由筒体、炉胆、第二、第三回程烟管束、管板、进水管、出水管或出汽管等构成。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偏置炉胆卧式内燃锅壳式热水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主视图,图1b是右视图,如图所示,筒体3内的炉胆1偏离筒体中心,第二回程烟管束8和第三回程烟管束7的两端安装在锅炉前管板2和锅炉后管板6之间,进水管4和出水管5在筒体3顶部。使用时,燃油在炉胆1内燃烧产生的烟气走向锅炉后方,又通过第二回程烟管束8走至锅炉前方,再转至第三回程烟管束7,最后排出。待加热的水从进水管4进入筒体3内被加热,最后从出水管5出来。现有的偏置炉胆锅壳式锅炉存在如下缺点1、锅炉水循环差,易结水垢,经常出现烟管由于结垢而烧坏的情况;2、由于给水直接进入整个筒体,不利于烟气对水的加热,烟气排出时温度仍比较高,从而使传热效率偏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现有的偏置炉胆锅壳式锅炉的结构来改善锅炉内水的循环,从而延长锅炉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筒体内的第三回程烟管束7与第二回程烟管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隔板偏置炉胆锅壳式锅炉,由筒体、炉胆、第二回程烟管束、第三回程烟管束、管板、进水管、出水管或出汽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内的第三回程烟管束与第二回程烟管束及炉胆之间纵向设置一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益新吕树申杨泽亮蓝国怀毕靖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劲马锅炉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