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壳式水火管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484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壳式水火管锅炉,解决现有锅筒底部直接受高温火焰和烟气辐射造成过热而鼓疱或破裂,避免严重危及锅炉安全。锅筒内部设置单回程螺纹烟管管束,炉膛两侧布置水冷壁管,炉膛内布置前拱和后拱,左、右集箱设置在锅筒下两侧,水冷壁管上端与锅筒连接,下端与左、右集箱连接,锅筒的两端设置了下降管,并与左、右集箱连接,炉膛中部布置了交叉型排管,交叉型排管上端与锅筒左下部连接,且下端与右集箱连接,交叉型排管上端与锅筒右下部连接,且下端与左集箱连接上砌有耐火砖,前拱与交叉型排管连为一体,后拱与交叉型排管之间有燃尽室入口,构成第一燃尽室、第二燃尽室;交叉型排管上升倾角为15-20°,纵向节距为140-160mm。(*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类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锅壳式水火管锅炉
技术介绍
快装水火管锅炉是锅壳式锅炉的结 构形式之一。此类锅炉在炉膛内布满了水冷壁管,锅筒内布置了烟管,由于机械通风,烟管中烟气流速较高,传热较强;锅炉为水、火管结合,吸收了两者的优点,以其生产工艺简单、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节省金属耗材、技术经济指标较好等优点在工业锅炉中得到广泛应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遍使用的水火管锅炉在锅筒内布置有两回程烟管,在后管板上分隔为左右或(上下)两部分,炉膛出来的高温烟气经燃烬室进入后管板的高温区烟管束,自后向前至前烟箱,在前烟箱内再折返180°进入另一回程(低温区)烟管束,经后烟箱、省煤器、除尘器、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此类水火管锅炉设计,锅筒底部直接暴露在炉膛中受高温烟气辐射,换热强烈,锅炉运行一定时间后锅筒下部容易形成水垢,传热条件差锅筒钢板得不到水的冷却造成钢板过热,而可能引起鼓包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后管板上形成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现象,产生温差应力过大而容易裂纹产生的缺点。后来由于螺纹烟管强化传热技术应用,将锅筒内的双回程烟管改为仅有单回程螺纹烟管束,彻底解决了后管板两边受热不均问题;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壳式水火管锅炉,包括锅筒(I)、炉排(14)、螺纹烟管(4)、炉膛(12)、前拱(13)、后拱(11)、左右集箱(9、10)、下降管(6)、水冷壁管(5)、交叉型排管(7)、锅筒(I)位于炉膛(12)上部,锅筒(I)上设有进水管(3)、出汽管(2),锅筒(I)内部设置单回程螺纹烟管管束(4),炉膛(12)两侧布置水冷壁管(5),炉膛(12)内布置整体浇灌前拱(13)和砌筑后拱(11),左、右集箱(9) (10)设置在锅筒⑴下两侧,水冷壁管(5)上端与锅筒⑴连接,下端与左、右集箱(9) (10)连接,锅筒(I)的两端设置了下降管¢),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姜成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孝锅节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