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螺纹管水火管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8900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组合式螺纹管水火管锅炉,涉及一种以螺纹管为主要对流换热受热面的工业锅炉,包括本体、钢架护板、炉墙保温、链条炉排、集气罐、回水分配集箱、锅炉烟气出口,其中本体包括锅筒、左右侧水冷壁管组件、前拱管组件、后拱管组件、组合螺纹管组件,所述回水分配集箱通过管道与所述本体相连通,所述锅炉的总回水通过所述回水分配集箱经由组合螺纹管组件进入所述锅筒后,由所述锅筒分配分别经左右侧水冷壁管组件构成的侧水冷壁管循环回路、前拱管组件构成的前拱管循环回路、后拱管组件构成的后拱管循环回路后循环回到所述锅筒,最后由所述集气罐引出,经管路输送至用户。在锅炉尾部对流换热区采用由高效换热元件螺纹管组成立式布置的组合螺纹管组件,可降低材料消耗,厂内采用模块化生产,制造质量容易控制,单部件重量轻,现场安装方便、工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为组合式螺纹管水火管锅炉,涉及一种以螺纹管为主要对流换热受热面的工业锅炉,包括本体、钢架护板、炉墙保温、链条炉排、集气罐、回水分配集箱、锅炉烟气出口,其中本体包括锅筒、左右侧水冷壁管组件、前拱管组件、后拱管组件、组合螺纹管组件,所述回水分配集箱通过管道与所述本体相连通,所述锅炉的总回水通过所述回水分配集箱经由组合螺纹管组件进入所述锅筒后,由所述锅筒分配分别经左右侧水冷壁管组件构成的侧水冷壁管循环回路、前拱管组件构成的前拱管循环回路、后拱管组件构成的后拱管循环回路后循环回到所述锅筒,最后由所述集气罐引出,经管路输送至用户。在锅炉尾部对流换热区采用由高效换热元件螺纹管组成立式布置的组合螺纹管组件,可降低材料消耗,厂内采用模块化生产,制造质量容易控制,单部件重量轻,现场安装方便、工期短。【专利说明】组合式螺纹管水火管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螺纹管为主要对流换热受热面的工业锅炉结构,属工业锅炉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螺纹管水火管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采用螺纹管的水火管锅炉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加,锅壳与管板的尺寸会很大,如:100t(70MW)锅炉由3个直径为02400锅壳组成,单个锅壳包含螺纹管的重量约40吨,布置在上部的锅壳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同时也影响锅炉整体的稳定性,抗震能力差。因锅壳直径较大,锅壳壁厚也较大,开发IOOt (70MW)以上锅炉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热水锅炉因用户水质达不到国标要求,我国北方个别地区尤为严重,再加上现有螺纹管水火管锅炉循环水速偏低,经常出现水冷壁结垢爆管、前管板裂纹和锅筒底部鼓包等故障,使锅炉不能稳定运行。目前,现有锅炉螺纹管采用卧式水平布置,单个锅筒内螺纹管布置数量多密度大,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锅炉,包括本体、钢架护板、炉墙保温、链条炉排、集气罐、回水分配集箱、锅炉烟气出口,其中本体包括锅筒、左右侧水冷壁管组件、前拱管组件、后拱管组件、组合螺纹管组件,所述炉墙保温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所述钢架护板设置在所述本体四周,所述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锅筒,其与所述集气罐相连通,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有所述链条炉排,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锅炉烟气出口,所述回水分配集箱通过管道与所述本体相连通,所述锅炉的总回水通过所述回水分配集箱经由组合螺纹管组件进入所述锅筒后,由所述锅筒分配分别经左右侧水冷壁管组件构成的侧水冷壁管循环回路、前拱管组件构成的前拱管循环回路、后拱管组件构成的后拱管循环回路后循环回到所述锅筒,最后由所述集气罐引出,经管路输送至用户。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螺纹管水火管锅炉,是在已有锅炉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螺纹管锅炉,具有以下的优点:(I)在炉膛部分采用了模式壁结构,提高锅炉的密封性能,减少耐火材料用量,降低锅炉的整体重量;(2)在对流换热区采用由高效换热元件螺纹管组成立式布置的组合螺纹管组件(简称:组合螺纹管),根据锅炉热功率大小的不同,布置不同的组合螺纹管数量;(3)采用新的水循环系统,充分提高锅炉循环水速,解决水冷壁爆管、前管板裂纹现象;(4)由耐火材料组成的隔墙,使高温烟气按预设的M形路径流动,烟气流程长、换热充分,并实现飞灰在路径中自动沉降除灰,降低锅炉原始粉尘浓度,提高锅炉热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锅炉总体主视图图2锅炉总体俯视图图3锅炉本体主视图图4锅炉本体左视图图5锅炉本体俯视图图6组合螺纹管组件结构图图7炉墙结构主视图图8炉墙结构俯视图图中标号:1.本体,2.钢架护板,3.炉墙保温,4.链条炉排,5.集气罐,6.平台扶梯护栏,7.回水分配集箱,8.锅炉烟气出口,9.前拱下集箱,10.前拱水冷壁管,11.侧下降管,12.前拱下降管,13.后拱吊管,14.侧水冷壁管,15.前侧上集箱,16.中侧上集箱,17.侧小弯管,18.前拱上集箱,19.前小弯管,20.引射喷管,21.引水导管,22.锅筒,23.出水管座,24.组合螺纹管上集箱,25.后小弯管,26.顶棚管集箱,27.后侧上集箱,28.后拱下降管,29.顶棚管,30.上连接管,31.后墙上集箱,32.后墙管,33.组合螺纹管,34.后墙下集箱,34.斜隔墙托管,36.下连接管,37.侧下集箱,38.后拱前集箱,39.后拱前段管,40.后拱凝渣管,41.后拱中集箱,42.后拱后段管,43.后拱集箱,44.回水分配管,45.上管板,46.上短接管,47.隔热层,48.简体,49.螺纹管,50.手孔,51.下管板,52.下短接管,53.前拱,54.前拱水冷壁保温,55.顶棚管炉墙,56.凝渣管隔墙,57.后炉墙与保温,58.烟气出口,59.烟气流程路径,60.吊管隔墙,61.后拱前段,62.后拱后段,63.斜隔墙,64.侧水冷壁保温。【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锅炉总体结构包括本体(I)、钢架护板(2)、炉墙保温(3)、链条炉排(4)、集气罐(5)、平台扶梯护栏(6)、回水分配集箱(7)、锅炉烟气出口(8)等组件。锅炉安装后还涉及到管路、烟风道、除尘脱硫器、鼓引风机、上煤出渣机、阀门仪表、控制电路等设备。锅炉本体(I)包括锅筒、左右侧水冷壁管组件、前拱管组件、后拱管组件、组合螺纹管等组件。锅炉本体(I)上部设有一个横向布置的锅筒(22),锅筒(22)与其它组件构成各种水循环回路的连接。在锅筒(22)内中心处设置有引水导管(21),螺纹管组件上集箱(24)穿过锅筒(22)后与引水导管(21)进行连接,在引水导管(21)两端设置有正对下降管管口的引射喷管(20)。在锅筒(22)的两侧对称布置有由管子与扁钢焊接并弯曲组成的侧水冷壁管(14),侧水冷壁管(14)上端分别与前后侧上集箱(15,27)和中侧上集箱(16)连接,前后侧上集箱(15,27)与锅筒(22)连接,中侧上集箱(16)通过侧小弯管(17)与锅筒(22)连接。侧水冷壁管(14)下侧与侧下集箱(37)连接。在侧水冷壁管(14)前后各有一根大直径的侧下降管(11)与锅筒(22)和侧下集箱(37)连接,左右侧水冷壁管结构相同对称布置。由侧水冷壁管(14)和侧下降管(11)通过锅筒(22)和侧下集箱(37)连接构成侧水冷壁管循环回路。在锅筒(22)的前侧由管子与扁钢焊接并弯曲组成前拱水冷壁管(10),前拱水冷壁管(10)上侧通过前拱上集箱(18)及前小弯管(19)与锅筒(22)连接,前拱水冷壁管(10)下侧与前拱下集箱(9)连接,在两侧各有一根大直径的前拱下降管(12)与锅筒(22)和前拱下集箱(9)连接。由前拱水冷壁管(10)和前拱下降管(12)通过前拱下集箱(9)与锅筒(22)连接构成前拱管循环回路。在锅筒(22)后下部设置有一根横置的后拱集箱(43),在后拱集箱(43)上设置有数根回水分配管(44),分别与多根后拱后段管(42)连接,后拱后段管(42)的另一端与横置的后拱中集箱(41)进行焊接但不连通。多组立式布置的组合螺纹管(33)通过下连接管(36)分别与后拱后段管(42)连接,通过上连接管(30)和组合螺纹管上集箱(24)连接,组合螺纹管上集箱(24)穿过锅筒(22)后与锅筒(22)内的引水导管(21)连接,在引水导管(21)两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全正贺定国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高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