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工具,尤其与管螺纹铰扳有关。现有的Q74型管螺纹铰扳最大铰制管径只能达到1英寸,112型管螺纹铰扳最大铰制管径只能达到1.2英寸,114型管螺纹铰扳最大铰制管径虽能达到2英寸,但其结构复杂,体积过大、笨重,造成工作负荷太大,而改进型114型管螺纹铰扳的间歇套采用单头扳杆,无辅助扳杆,在铰制1英寸以上管子时已相当困难,而止动肖采用螺纹止动套定位,操作时很容易松动,使定位不稳影响工作,扳牙前角过大易发生崩牙,进口角过小使铰制管子时上牙不易。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好、操作方便省力、轻巧耐用的管螺纹铰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管螺纹铰扳,包括主体,凸轮盘,后拼帽,锁紧手柄,固定罗杆,主扳杆,卡爪,盘丝,偏心扳手,止动销,换向手柄,止动套,扳牙,间歇套及设在间隙套上的辅助板杆所组成,止动套固定在间歇套内,间隙套上设有定位缺口。所述的管螺纹铰扳,主扳杆及辅助扳杆分别位于间歇套二侧,且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管螺纹铰扳,在换向手柄上标有换向符号,且换向手柄的直径为29~31mm。所述的管螺纹铰扳,其扳牙前角为11°~13°,进口角为14°~16°。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减轻了整体的重量,使用更加轻巧灵活;(二)是增加了辅助扳杆以便在铰制较大管子口径时能两人操作,减轻了工作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三)是止动销采用间歇套直接定位,保证工作时不会松动,增加了铰制时的稳定性;(四)是减小扳牙的切削角度,操作时不易发生崩牙且切削角度合理;(五)是增大进口角度,使铰制时上牙更加容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螺纹铰扳,包括主体(1),凸轮盘(2),后拼帽(3),锁紧手柄(4),固定罗杆(5),主扳杆(6),卡爪(7),盘丝(8),偏心扳手(9),止动销(10),换向手柄(13),止动套(15),扳牙(11)及间歇套(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间歇套(12)上的辅助扳杆(14),止动套(15)固定在间歇套(12)内,间歇套(12)上设有定位缺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坤,王灿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县龙华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