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93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装置,针对氧化釜工作时的内部环境容易引起爆炸事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氧化装置,包括氧化釜,氧化釜包括釜体和釜体外的隔套,隔套和釜体之间设有冷却用的上下往复型盘管,盘管包括若干沿釜体轴向的直管和连接直管的弯管,直管沿釜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弯管依次一上一下连通相邻的直管,隔套外设有泵和冷却剂槽,盘管入口通过泵与冷却剂槽连通,盘管出口也与冷却剂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上下往复型冷却用盘管增加降温速度及时移出反应热,且能保证反应釜上下温度一致;使用磁力搅拌装置避免了搅拌器和氧化釜之间密封填料的使用,防止密封填料自燃引起的安全事故。

An oxid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的氧化反应一般需要往氧化釜中通入压缩空气或纯氧气后加热,容易产生爆炸性气体,而氧化釜内高温高压的环境会使爆炸极限增宽,不及时移出反应热易发生爆炸。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对甲酚氧化釜”,其公告号CN203750542U,包括氧化釜体和分别位于氧化釜体上方和下方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釜体内还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中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锚式桨叶,所述锚式桨叶两侧均通过连接杆与F形钢架对称相连,所述F形钢架与搅拌轴焊接。本技术对搅拌桨结构进行改进,使改造后的氧化釜体在在装置钢结构框架上固定时运行平稳,较好地保护了波纹管机械密封,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使氧化反应更加充分,产品对羟基苯甲醛质量和收率达到最佳效果。但是该反应釜未考虑降温问题,而且搅拌浆伸出釜,与釜盖之间需要通过密封填料、润滑油脂密封,密封填料和润滑油脂都是自燃点较低的有机物,在氧气和加压条件下自燃点降得更多,容易自燃引爆氧化釜空间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安全事故。据此需要一种理想的技术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氧化釜不及时移出反应热容易引起爆炸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氧化装置,使用上下往复型盘管增加降温速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氧化釜,氧化釜包括釜体和釜体外的隔套,隔套和釜体之间设有冷却用的上下往复型盘管,盘管包括若干沿釜体轴向的直管和连接直管的弯管,直管沿釜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弯管依次一上一下连通相邻的直管,隔套外设有泵和冷却剂槽,盘管入口通过泵与冷却剂槽连通,盘管出口也与冷却剂槽连通。氧化釜内高温高压的环境会使爆炸极限增宽,氧化反应又多为放热反应,不及时移出反应热易发生爆炸,为了加速降温,在氧化釜上设置冷却用盘管。盘管位于釜体外侧,不占用釜体空间。常见的螺旋盘管一圈圈绕着氧化釜外壁,刚通入冷却剂时,冷却剂从低部往上或者从顶部往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整个轴向的冷却,本氧化釜的盘管,直管沿轴向,冷却剂能马上走完一个轴向,冷却剂上下往复流动,保证了冷却时反应釜内上下温度的一致。连接管为弯管,转折顺滑,不会出现应力集中引起损坏的情况,弯管的抗压力也较好。盘管的出口、入口均与冷却剂槽连通,冷却剂可以循环利用。作为优选,隔套内靠近底部设有一块密封板,与隔套底部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空腔,密封板沿圆周方向设置若干通孔,通孔上装有朝上的喷头,隔套外设有泵和冷却剂槽,闭合空腔通过泵与冷却剂槽连通,隔套上设置隔套出口与冷却剂槽连通。需要加速冷却时,可以打开泵将冷却剂引进闭合空腔,然后启动喷头。喷头自下而上喷射冷却剂,可以延长热量交换时间,使热量能更充分,冷却效果较好。冷却剂可以循环利用。作为优选,氧化釜利用磁力搅拌装置搅拌,磁力搅拌装置由位于氧化釜内的磁力转子和位于氧化釜外的转子驱动器组成。传统的机械搅拌浆需要伸出釜与外部的动力机构连接实现传动,不可避免地与釜盖之间使用密封填料密封、使用润滑油脂减小摩擦,密封填料和润滑油脂都是自燃点较低的有机物,在氧气和加压条件下自燃点降得更多,容易自燃引爆氧化釜空间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安全事故。本氧化釜利用磁体之间不接触即可实现传动的特点采用磁力搅拌装置,磁力搅拌装置位于氧化釜内部和外部,不穿过氧化釜体,不用考虑搅拌器与氧化釜之间的密封问题,也就避免了此处密封填料的使用,减小了安全隐患。作为优选,釜体内侧设有内衬,内衬壁上设有半圆形的凸起,凸起朝向内侧。内衬可以保护釜体不被试剂腐蚀。内衬壁上设置凸起可以增加试剂与容器的接触面积,传热效果更好。凸起朝向内侧,比朝向外侧更容易被清洗到。为了方便计算内衬容积,凸起做成规则形状,而圆形曲面的耐压力也较强。作为优选,内衬为聚四氟乙烯。内衬直接与试剂接触,需要有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聚四氟乙烯对大多数化学药品和溶剂表现出惰性,能耐强酸强碱、水和各种有机溶剂,另外它还有高润滑不粘性的特点,反应中的固体不易粘附、积聚在内衬壁上产生的焦化物、碳化物,可以避免焦化物、碳化物形成引爆源,提高了安全性能。作为优选,氧化装置还包括与氧化釜连通的分层釜,分层釜上装有视镜,分层釜后连有产品接收罐。反应完成后往往需要对反应液进行分层,传统的分层操作为人工操作,操作费时、错误率高,本氧化装置在氧化釜后连接分层釜,可以节省部分人力,分层釜上的视镜方便观察分层情况。作为优选,分层釜和产品接收罐之间依次设有脱溶器和蒸馏釜。为了方便反应后处理,分层后先经过脱溶回收溶剂,减少工业废物的排放,环保,再通过蒸馏得到较纯的产物。作为优选,氧化釜上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有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又与氧化釜相连。为了防止物料气化排出造成的物料损失及大气污染,氧化釜上连接冷凝器。饱和气体在降温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气液分离器可以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和气相净化。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上下往复的冷却用盘管增加降温速度,及时移出反应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2)使用磁力搅拌装置避免了搅拌器和氧化釜之间密封填料的使用,防止密封填料自燃引起的安全事故;(3)氧化釜内侧设有内衬,内衬壁设有凸起,增加传热效果;(4)氧化釜后连接分层釜、脱溶器和蒸馏釜,方便对产物的后处理,减少废液排放、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氧化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氧化釜,2、分层釜,3、废液接收槽,4、脱溶器,5、溶剂回收槽,6、蒸馏釜,7、产品接收罐,8、冷凝器,9、气液分离器,10、隔套,11、盘管,12、喷头,13、密封板,14、冷却剂槽,15、泵一,16、泵二,17、转子驱动器,18、磁力转子,19、内衬,20、凸起,21、釜体,22、视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氧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用的氧化釜1和反应后处理用的分层釜2、脱溶器4和蒸馏釜6,分层釜2、脱溶器4和蒸馏釜6分别与废液接收槽3、溶剂回收槽5和产品接收罐7连通。反应试剂在氧化釜1内反应完成后得到含产物的混合溶液,打开通往分层釜2的阀门,混合溶液进入分层釜2通过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出产物,分层釜2的混合溶液分为含产物层和废液层,分层釜2上设有方便观察分层情况的视镜22,废液层放入废液接收槽3中,产物层放入脱溶器4中分为溶剂和粗产物,脱除的溶剂放入溶剂回收槽5可以回收利用,剩余的粗产物进入蒸馏釜6后得到较纯产物储存在产品接收罐7中。为了防止物料气化排出造成的物料损失及大气污染,氧化釜1上端依次通过管道连有冷凝器8和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9又与氧化釜1连通。所述的分层釜2、脱溶器4、蒸馏釜6、冷凝器8和气液分离器9均可购得。如图2所示,氧化釜1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衬19、釜体21、盘管11和隔套10。反应需要加热时,釜体21和隔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装置,包括氧化釜(1),其特征在于,氧化釜(1)包括釜体(21)和釜体(21)外的隔套(10),隔套(10)和釜体(21)之间设有冷却用的上下往复型盘管(11),盘管(11)包括若干沿釜体(21)轴向的直管和连接直管的弯管,直管沿釜体(2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弯管依次一上一下连通相邻的直管,隔套(10)外设有泵和冷却剂槽(14),盘管(11)入口通过泵与冷却剂槽(14)连通,盘管(11)出口也与冷却剂槽(1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装置,包括氧化釜(1),其特征在于,氧化釜(1)包括釜体(21)和釜体(21)外的隔套(10),隔套(10)和釜体(21)之间设有冷却用的上下往复型盘管(11),盘管(11)包括若干沿釜体(21)轴向的直管和连接直管的弯管,直管沿釜体(2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弯管依次一上一下连通相邻的直管,隔套(10)外设有泵和冷却剂槽(14),盘管(11)入口通过泵与冷却剂槽(14)连通,盘管(11)出口也与冷却剂槽(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隔套(10)内靠近底部设有一块密封板(13),与隔套底部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空腔,密封板(13)沿圆周方向设置若干通孔,通孔上装有朝上的喷头(12),隔套(10)外设有泵和冷却剂槽(14),闭合空腔通过泵与冷却剂槽(14)连通,隔套(10)上设置隔套出口与冷却剂槽(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氧化釜(1)利用磁力搅拌装置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菊芳胡亮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