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带电气溶胶产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等离子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带电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气溶胶是指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其直径为0.001微米~100微米,PM2.5属于气溶胶。气溶胶的存在形式大多是固体微粒或气体微粒,由于其粒径小,可以漂浮在空气中,因此存在着许多危害。气溶胶浓度过大会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驾驶员视线,更严重地,长期的低能见度会致使到达地面的阳光减少,从而使得地表温度降低,影响植被生长。同时,气溶胶对人体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一般来说,粒子直径大于12微米的不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小于0.1微米的可以在呼吸道自由的进出,在0.1微米~12微米的可以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粒子直径在0.1微米~4微米的气溶胶会在肺部沉积,其中粒子直径在0.1微米~2.5微米的气溶胶沉积最多。因此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气溶胶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原因。当前沉降气溶胶的常见手段是通过喷射雾滴来吸附环境中的气溶胶,形成直径更大的气溶胶在重力作用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带电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气溶胶发生模块和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n所述电源模块(1)与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连接;所述气溶胶发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电源模块(1)用于为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产生等离子体提供电压;所述气溶胶发生模块用于产生不带电目标大小的气溶胶;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用于将在电极的作用下产生的等离子体与不带电气溶胶混合,形成带电气溶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带电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气溶胶发生模块和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1)与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连接;所述气溶胶发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1)用于为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产生等离子体提供电压;所述气溶胶发生模块用于产生不带电目标大小的气溶胶;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用于将在电极的作用下产生的等离子体与不带电气溶胶混合,形成带电气溶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为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100kV~100kV,输出电流为-100mA~100m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为交流电源,输出电压为-20kV~20kV,输出频率为8kHz~40kHz,输出电流为-100mA~100mA。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带电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模块包括盛放容器(2)、第一导管(5)、气溶胶发生器(3)和泵(4);
所述盛放容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泵(4)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溶胶发生器(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导管(5)与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连接;
所述盛放容器(2)用于放置气溶胶原材料;所述泵(4)用于为所述气溶胶发生器(3)提供压强差,将所述气溶胶原材料传输至所述气溶胶发生器(3);所述气溶胶发生器(3)用于将所述气溶胶原材料雾化,形成气溶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气溶胶产生模块包括电极装置(9)和反应室(6);
所述气溶胶发生模块与反应室(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极装置(9)位于反应室(6)内部,其与电源模块(1)连接;
所述电极装置(9)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伟,陈宏翔,徐茂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