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
中新型的等离子体状态制造和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技术背景等离子体是由带电粒子、基态中性粒子、亚稳态中性粒子和激发态中性粒子组成的,其物质输运过程、能量输运过程、电磁辐射过程和带电粒子动量转移过程在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例如等离子体材料加工、激光光源、等离子体混合、电子-离子源、等离子体控制等。利用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具有装置简单、等离子体参数可控性较高等优势。气体放电一般是指在电场作用下使气体电离,形成能导电的电离气体,即等离子体。常规的做法是在一对电极(阴极和阳极)之间产生高场强的电场以使电极之间的气体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常用的等离子体生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直流放电和交流放电。其中,直流放电包括直流辉光放电、空心阴阴放电、直流脉冲放电、电弧放电和磁控管放电,交流放电包括电容耦合放电、感应耦合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微波放电和表面波放电。而无论采用哪种放电模式产生等离子体,设计合适的电极都是重要的。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实验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一维纳米结构制作电极或者修饰电极以用于电离气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制备超结构母体(1);第二,制造压强梯度功能结构(2);第三,制造一次相变低温热场结构(3);第四,制造辅助电极(4);第五,制备低温燃料(5);第六,填充超结构母体形成相变超结构电极系统(6);第七,通电加电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云团。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