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中宇专利>正文

新型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0793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相变超结构电极系统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新方法,包括步骤:制备超结构母体(1);制造压强梯度功能结构(2);制造一次相变低温热场结构(3);制造辅助电极(4);制备低温燃料(5);填充超结构母体形成相变超结构电极系统(6);通电加电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云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低温燃料体系的化学和温度特性控制所产生等离子体云团的特性,从而大幅提高对等离子体物性、理化特性的控制水平和调制范围,并能大幅提高等离子体产生的效率,能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
中新型的等离子体状态制造和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技术背景等离子体是由带电粒子、基态中性粒子、亚稳态中性粒子和激发态中性粒子组成的,其物质输运过程、能量输运过程、电磁辐射过程和带电粒子动量转移过程在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例如等离子体材料加工、激光光源、等离子体混合、电子-离子源、等离子体控制等。利用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具有装置简单、等离子体参数可控性较高等优势。气体放电一般是指在电场作用下使气体电离,形成能导电的电离气体,即等离子体。常规的做法是在一对电极(阴极和阳极)之间产生高场强的电场以使电极之间的气体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常用的等离子体生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直流放电和交流放电。其中,直流放电包括直流辉光放电、空心阴阴放电、直流脉冲放电、电弧放电和磁控管放电,交流放电包括电容耦合放电、感应耦合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微波放电和表面波放电。而无论采用哪种放电模式产生等离子体,设计合适的电极都是重要的。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实验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一维纳米结构制作电极或者修饰电极以用于电离气体(或液体),产生等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制备超结构母体(1);第二,制造压强梯度功能结构(2);第三,制造一次相变低温热场结构(3);第四,制造辅助电极(4);第五,制备低温燃料(5);第六,填充超结构母体形成相变超结构电极系统(6);第七,通电加电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云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中宇
申请(专利权)人:侯中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