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琥珀酸呋罗曲坦的复方控释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60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琥珀酸呋罗曲坦和阿司匹林的复方药物的控释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含琥珀酸呋罗曲坦和阿司匹林的复方药物的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方药物的控释制剂能够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有效提高了复方药物的控释制剂的释放度及生物利用度,能在服用初期迅速释放产生药效,后期缓慢地恒速释放,维持正常的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药效而不产生毒副反应、不引起药物积累中毒,提高疗效、安全迅速。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制备方法适合于扩大化生产。

A compou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 containing furotriptan succin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琥珀酸呋罗曲坦的复方控释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琥珀酸呋罗曲坦的复方控释制剂,属医药

技术介绍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控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血管变化是继发的,偏头痛发作时伴有血及脑脊液中众多神经介质紊乱。有人还提出神经源性炎症引起偏头痛,认为通过刺激三叉神经周围血管纤维可释放出血管活性肽,引起硬脑膜及其所供应组织的神经源性炎症,其主要表现为血浆蛋白外渗和血管扩张。近来研究发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NO对疼痛刺激在中枢的传递起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是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将神经、血管和神经介质三者结合起来,并统一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中。这种假设认为通过刺激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区域,经过一系列反应引起颅外血管扩张和颈内动脉血管扩张,产生头痛。在此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5-HT增强了血管受体的敏感性,对疼痛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假设较好地解释了一些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为一些既作用于中枢神经神经系统也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用于治疗偏头痛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琥珀酸呋罗曲坦是多种物种(包括人)的离体脑血管收缩剂。在离体动脉血管上观察了琥珀酸呋罗曲坦作为血管收缩剂的活性,并与舒马曲坦进行了比较。在人大脑中动脉上,琥珀酸呋罗曲坦是一种部分激动剂(相对于5-HT),且效应至少是舒马曲坦的5倍。琥珀酸呋罗曲坦对人基底动脉是一种完全激动剂,其效应约是舒马曲坦的8.3倍。琥珀酸呋罗曲坦对兔基底动脉和猫脑中动脉的效应分别是舒马曲坦的23和3倍。在兔,与5-HT相比,琥珀酸呋罗曲坦是一种部分激动剂,而舒马曲坦是一种完全激动剂。在猫,相对于5-HT,琥珀酸呋罗曲坦和舒马曲坦都是部分激动剂。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不但可以治疗急性偏头痛发作,而且也可用于预防偏头痛的复发。阿司匹林防治偏头痛的机制是:(l)对抗血管壁内的致病物质控激肤。(2)阻断或充塞疼痛的神经末梢,使疼痛刺激不能达到神经末梢。(3)控解炎性反应。(4)镇静作用和肌肉松弛作用。(5)抑制环氧化酶,从而阻止前列腺素、血栓烷素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因子释放。(6)在5-羟色胺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使色胺酸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部位释放出来,从而提高5-羟色胶合成所需要的游离氨基酸浓度,改善5-羟色胶系统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琥珀酸呋罗曲坦的复方控释制剂,可以达到药物平控释放、血药浓度平稳、减少给药次数、毒副作用小、患者顺应性提高。本专利技术具有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服用方便等优点。采用制药常用技术,将琥珀酸呋罗曲坦和阿司匹林粉碎过筛,再将控释材料混合均匀,粉碎过筛,然后将琥珀酸呋罗曲坦与控释材料混合制备成速释颗粒,将琥珀酸呋罗曲坦和阿司匹林与控释材料混合制备成控释颗粒,再最后将速释颗粒与控释颗粒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得。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控释琥珀酸呋罗曲坦部分含40-60%琥珀酸呋罗曲坦、10-35%控释材料及余量的其它药用辅料;优选的控释阿司匹林部分含0.1-0.3%阿司匹林、50-95%控释材料及余量的其它药用辅料。本专利技术控释制剂改变了原有的单一释药形式,将快速释放与控释有机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产生治疗效果并维持较长时间。第1小时内释放15-30%,立刻产生治疗效果,其余部分在以后的2-24小时内释放,从而产生持续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控释制剂的研究与开发逐渐受到重视,控释制剂是按零级速率规律释放,释药不受时间影响恒速释放,可以得到更为平稳的血药浓度,“峰谷”波动更小,直至基本吸收完全。控释制剂可以使患者减少服药次数,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方便患者长期服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通过释药速度的控制,药物以适宜的速度缓慢吸收,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有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在胃肠道的局部浓度,减小刺激性。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试验对辅料筛选和工艺优化,提供一种含有琥珀酸呋罗曲坦的复方控释制剂,该控释制剂质量稳定,药物释放均匀,制备工艺简单。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处方1(按1000粒计)A、琥珀酸呋罗曲坦速释颗粒琥珀酸呋罗曲坦1.0g微晶纤维素10.0g乳糖12.95g交联聚维酮0.9g硬脂酸镁0.15gB、琥珀酸呋罗曲坦控释颗粒琥珀酸呋罗曲坦2.91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5g卡波姆2.0g乳糖8.5g硬脂酸镁0.25gC、阿司匹林控释颗粒阿司匹林1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g卡波姆2.5g乳糖22.5g硬脂酸镁0.25g。制法:(1)将琥珀酸呋罗曲坦和阿司匹林粉碎过80目筛;(2)将控释材料混合均匀,粉碎过120目筛;(3)将琥珀酸呋罗曲坦与控释材料混合制备成速释颗粒;(4)将琥珀酸呋罗曲坦和阿司匹林与控释材料混合制备成控释颗粒;(5)最后将速释颗粒与控释颗粒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得。实施例2处方2(按1000粒计)A、琥珀酸呋罗曲坦速释颗粒琥珀酸呋罗曲坦1.0g微晶纤维素10.0g乳糖12.95g交联聚维酮0.9g硬脂酸镁0.15gB、琥珀酸呋罗曲坦控释颗粒琥珀酸呋罗曲坦2.91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5g卡波姆6.0g乳糖12.5g硬脂酸镁0.3gC、阿司匹林控释颗粒阿司匹林1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g卡波姆8.5g乳糖12.5g硬脂酸镁0.25g。制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处方3(按1000粒计)A、琥珀酸呋罗曲坦速释颗粒琥珀酸呋罗曲坦1.0g微晶纤维素10.0g乳糖12.95g交联聚维酮0.9g硬脂酸镁0.15gB、琥珀酸呋罗曲坦控释颗粒琥珀酸呋罗曲坦2.91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5g卡波姆1.5g乳糖18.5g硬脂酸镁0.3gC、阿司匹林控释颗粒阿司匹林1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g卡波姆10.5g乳糖8.5g硬脂酸镁0.3g。制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处方4(按1000粒计)A、琥珀酸呋罗曲坦速释颗粒琥珀酸呋罗曲坦1.0g微晶纤维素10.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琥珀酸呋罗曲坦的复方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控释部分由速释和控释两部分组成,其中速释部分含琥珀酸呋罗曲坦0.5-2mg,控释部分含琥珀酸呋罗曲坦1.5-5mg和阿司匹林50-150m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琥珀酸呋罗曲坦的复方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控释部分由速释和控释两部分组成,其中速释部分含琥珀酸呋罗曲坦0.5-2mg,控释部分含琥珀酸呋罗曲坦1.5-5mg和阿司匹林50-150mg。


2.权利要求1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控释部分由琥珀酸呋罗曲坦和阿司匹林分别制成控释颗粒、控释微丸或控释小片后再混合而成。


3.权利要求2的控释制剂,其中控释琥珀酸呋罗曲坦含40-60%琥珀酸呋罗曲坦、10-35%控释材料及余量的其它药用辅料。


4.权利要求2的控释制剂,其中控释阿司匹林含0.1-0.3%阿司匹林、50-95%控释材料及余量的其它药用辅料。


5.权利要求3或4的控释制剂,其中控释材料选自卡波姆、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聚乙烯、聚丙烯、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生王明刚刘晓霞孙桂玉李秀秀刘昭嵘王婷婷汪泓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