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及其指示灯导光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33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及其指示灯导光件,指示灯导光件包括呈板状的透光主体、位于透光主体相对两侧的入射面及出光面,入射面为弧形凹面,且入射面上形成有漫反射区域。指示灯的光线经入射面进入透光主体,并经出光面出射进行指示。由于入射面为弧形凹面,故透光主体相当于凹凸镜,从而可发散光线以起到增加出光范围的作用。进一步的,由于入射面存在漫反射区域,故通过漫反射反射回来的光线可形成大面积的散光,而散光经折射后可进一步增大出光面的发光区域。经过多次漫反射后,从各个角度的出射的光线也更均匀。因此,指示灯发出的光线通过多次的漫反射和折射后使得出光面上的透光区域更大、光照强度更均匀,从而显著地提升指示效果。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their light 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产品及其指示灯导光件
本技术涉及电子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及其指示灯导光件。
技术介绍
大多数电子设备都具备有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指示灯安装于电路板上,而电路板一般又收容于壳体内。因此,指示灯的光线需要通过导光件导出至壳体外部进行指示。但是,现有导光件出光角度较小,导致指示灯的光线基本上汇聚于一点。此外,有些产品的指示灯导光件虽然透光区域较大,但是不同的区域透光的强度不同,从而导致显示不均匀。因此,现有电子产品指示灯的指示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电子产品指示效果欠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升指示效果的电子产品及其指示灯导光件。一种指示灯导光件,包括呈板状的透光主体、位于所述透光主体相对两侧的入射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射面为弧形凹面,且所述入射面上形成有漫反射区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射面上还形成有光面区域,所述漫反射区域位于所述入射面的中部,所述光面区域位于所述入射面的边缘并沿所述漫反射区域的周向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漫反射区域为磨砂区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射面为球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为平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主体背向所述入射面的一侧形成有凸台,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凸台的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在所述透光主体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入射面在所述透光主体上的正投影。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壳体,其上开设有透光孔;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指示灯;及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示灯导光件,所述指示灯导光件收容于所述壳体,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入射面相对设置,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透光孔内。上述电子产品及其指示灯导光件,指示灯的光线经入射面进入透光主体,并经出光面出射进行指示。由于入射面为弧形凹面,故透光主体相当于凹凸镜,从而可发散光线以起到增加出光范围的作用。进一步的,由于入射面存在漫反射区域,故通过漫反射反射回来的光线可形成大面积的散光,而散光经折射后可进一步增大出光面的发光区域。经过多次漫反射后,从各个角度的出射的光线也更均匀。因此,指示灯发出的光线通过多次的漫反射和折射后使得出光面上的透光区域更大、光照强度更均匀,从而显著地提升指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电子产品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产品中指示灯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10及指示灯导光件100。其中,电子产品10包括指示灯导光件100、壳体200及电路板300。电子产品10可以是移动电源、充电器等产品。壳体200上开设有透光孔(图未示),电路板300收容并固定于壳体200内。电路板300上设置有指示灯310,指示灯310发出的光线可经指示灯导光件100由透光孔导出,从而实现指示。请一并参阅图2,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指示灯导光件100包括透光主体110、入射面120及出光面130。透光主体110由透光材料制成,可以是玻璃、树脂及塑料等。光线可穿过透光主体110并发生折射。透光主体110呈板状,其形状可根据透光孔的形状进行设计。入射面120及出光面130分别位于透光主体110相对的两侧。具体的,可通过打磨、切割的方式在透光主体110上形成入射面120及出光面130。在电子产品10中,指示灯310与入射面120相对设置,出光面130位于透光孔内。指示灯310的光线经入射面120入射,经透光主体110折射后再由出光面130出射。为了避免产生眩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出光面130为平面。在本实施例中,透光主体110背向所述入射面120的一侧形成有凸台111,出光面130位于凸台111的表面。凸台111的形状与透光孔内壁的轮廓相匹配。因此,凸台111可卡入透光孔内,从而方便对指示灯导光件100进行定位及固定。其中,入射面120为弧形凹面。因此,透光主体110相当于凹凸镜,从而可起到发散光线的作用。当指示灯310的光线经入射面120入射后会被发散,从而增大出光面120上的出光范围。为了使出光更均匀,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入射面120为球面。在本实施例中,出光面130在透光主体11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入射面120在透光主体110上的正投影。也就是说,出光面130相较于入射面120更大。指示灯310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出光角度增大。因此,更大的出射面130有利于避免光能量损失,从而使得指示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入射面120上形成有漫反射区域121。漫反射区域121及入射面120表面的粗糙区域,光线从漫反射区域121入射会发生漫反射。可通过打磨、贴膜、丝印等方式在入射面120上形成漫反射区域121。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漫反射区域121为磨砂区域。即,直接通过打磨对入射面120的特定区域进行粗糙处理,便可得到漫反射区域121。因此,可在成型入射面1210时将漫反射区域121一次性成型,从而无需其他工序。通过漫反射反射回来的光线可形成大面积的散光,而散光经透光主体110折射后可进一步增大出光面130的发光区域。而且,经过多次漫反射后,从各个角度的出射的光线也更均匀,从而使得出光面130上的光强分布均匀。在本实施例中,入射面120上还形成有光面区域123,漫反射区域121位于入射面120的中部,光面区域123位于入射面120的边缘并沿漫反射区域121的周向分布。具体的,光面区域123指的是表面光滑的区域,光线在光面区域123不会发生漫反射。由于指示灯310为球形发光,故其照射到入射面120边缘的光线本来就较弱。此时,将入射面120的边缘设置为光面,可有效地避免从光面区域123入射的光线因漫反射而造成光能量的损失,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出光的均匀性。上述电子产品10及其指示灯导光件100,指示灯310的光线经入射面120进入透光主体110,并经出光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示灯导光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板状的透光主体、位于所述透光主体相对两侧的入射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射面为弧形凹面,且所述入射面上形成有漫反射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示灯导光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板状的透光主体、位于所述透光主体相对两侧的入射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射面为弧形凹面,且所述入射面上形成有漫反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面上还形成有光面区域,所述漫反射区域位于所述入射面的中部,所述光面区域位于所述入射面的边缘并沿所述漫反射区域的周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区域为磨砂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面为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邓伟张亮晏升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七千猫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