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09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十二位上料转盘、清洗机、清洗下料输送线、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整形压机、第一下料输送线、机器人内径检测机、第一数控机床、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第二数控机床、车加内径检测机、加工中心、链条定位输送线、厚度检测机、磨床和去毛刺机依次排列设置,第一数控机床、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第二数控机床下方设置有中间输送线,车加内径检测机上方设置有下料转盘,加工中心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机构,工件定位机构一侧上方设置有机床机器人,磨床上设置有磨床上下料机械手,车加内径检测机至磨床段设置有安全护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高柔性,高效率和高质量,使用安全可靠,实用性强,避免了人工的误操作。

Loading and unloading manipulator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Roto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的是转子线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随着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在机床加工行业,技术飞速进步,人力成本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了最大限度的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用搬运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高效、高品质、柔性的完成机器人对机床的上下料。现有的生产方式由人工生产,生产效益低、人工成本大及存在安全因素。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具有高柔性,高效率和高质量,使用安全可靠,实用性强,避免了人工的误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包括十二位上料转盘、清洗机、清洗下料输送线、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整形压机、第一下料输送线、机器人内径检测机、第一数控机床、机床上下料机器人、中间输送线、第二数控机床、车加内径检测机、下料转盘、工件定位机构、机床机器人、链条定位输送线、控制柜、安全护栏、加工中心、厚度检测机、磨床、磨床上下料机械手、去毛刺机、去毛刺搬运机械手和第二下料输送线,十二位上料转盘、清洗机、清洗下料输送线、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整形压机、第一下料输送线、机器人内径检测机、第一数控机床、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第二数控机床、车加内径检测机、加工中心、链条定位输送线、厚度检测机、磨床和去毛刺机依次排列设置,第一数控机床、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第二数控机床下方设置有中间输送线,车加内径检测机上方设置有下料转盘,加工中心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机构,工件定位机构一侧上方设置有机床机器人,磨床上设置有磨床上下料机械手,车加内径检测机至磨床段设置有安全护栏,安全护栏一侧设置有控制柜,去毛刺机上设置有去毛刺搬运机械手。作为优选,所述的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包括下料输送皮带机整形压机、机器人上下料机械手、定位装置、上料机器人、机器人取料皮带、固定支撑柱、滑动地轨机构、清洗下料结构和主体支架,固定支撑柱上设置有滑动地轨机构,滑动地轨机构上设置有主体支架,主体支架上设置有上料机器人,上料机器人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一侧依次设置有机器人上下料机械手和下料输送皮带机,机器人上下料机械手外侧设置有整形压机,整形压机另一侧还设置有清洗下料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机器人内径检测机包括护罩、NG输送机、进料输送机、主体骨架、相机、第一机器人、抓手、检测工装、取料工装和风机,主体骨架上部设置有护罩,护罩顶部设置有相机,护罩上部设置有机器人,第一机器人上设置有抓手,抓手下方设置有取料工装,取料工装一侧设置有检测工装,NG输送机、进料输送机并排设置,进料输送机末端设置有风机和取料工装。作为优选,所述的车加内孔检测机包括第一升降气缸、移动气缸、导轨、气缸安装板、固定卡爪、输送带、旋转卡爪、电机、立轴、固定气缸、主架、导向套、工件和检测传感器,主架中部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内端上方设置有工件,工件一侧设置有检测传感器,工件上设置有固定卡爪,固定卡爪一侧的导轨设置在移动气缸上,移动气缸通过气缸安装板安装,固定卡爪另一侧设置有旋转卡爪,旋转卡爪与电机相连,电机通过导向套与立轴相连,立轴顶部设置有固定气缸。作为优选,所述的机床上下料机器人包括第二机器人、固定座和机器人抓取机构,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机器人,第二机器人上连接有机器人抓取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的链条定位输送线包括直线气缸、链轮、链轮安装板、定位气缸、定位板、第二升降气缸、翻转气缸、气爪、旋转电机、链条输送电机、机架、地脚和调节轴承,机架底部设置有地脚,机架一端设置有调节轴承,调节轴承外侧设置有定位气缸和链轮安装板,链轮安装板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链条两侧设置有与定位气缸相连的定位板,链条还与链条输送电机传动连接,机架上还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上方设置有翻转气缸,翻转气缸与气爪相连,翻转气缸设置在第二升降气缸上。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转盘包括圆盘、支架、主体、下料电机、脚轮、横梁、联轴器和电机板,主体底部设置有脚轮,主体顶部通过支架设置有圆盘,支架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圆盘底部通过联轴器与下料电机相连,下料电机固定在电机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具有高柔性,高效率和高质量,使用安全可靠,实用性强,避免了人工的误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系统布局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器人内径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加内孔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链条定位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图7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下料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10,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包括十二位上料转盘1、清洗机2、清洗下料输送线3、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4、整形压机5、第一下料输送线6、机器人内径检测机7、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中间输送线10、第二数控机床11、车加内径检测机12、下料转盘13、工件定位机构14、机床机器人15、链条定位输送线16、控制柜17、安全护栏18、加工中心19、厚度检测机20、磨床21、磨床上下料机械手22、去毛刺机23、去毛刺搬运机械手24和第二下料输送线25,十二位上料转盘1、清洗机2、清洗下料输送线3、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4、整形压机5、第一下料输送线6、机器人内径检测机7、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第二数控机床11、车加内径检测机12、加工中心19、链条定位输送线16、厚度检测机20、磨床21和去毛刺机23依次排列设置,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第二数控机床11下方设置有中间输送线10,车加内径检测机12上方设置有下料转盘13,加工中心19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机构14,工件定位机构14一侧上方设置有机床机器人15,磨床21上设置有磨床上下料机械手22,车加内径检测机12至磨床21段设置有安全护栏18,安全护栏18一侧设置有控制柜17,去毛刺机23上设置有去毛刺搬运机械手24。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4包括下料输送皮带机4-1、整形压机5、机器人上下料机械手4-3、定位装置4-4、上料机器人4-5、机器人取料皮带4-6、固定支撑柱4-7、滑动地轨机构4-8、清洗下料结构4-9和主体支架4-10,固定支撑柱4-7上设置有滑动地轨机构4-8,滑动地轨机构4-8上设置有主体支架4-10,主体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十二位上料转盘(1)、清洗机(2)、清洗下料输送线(3)、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4)、整形压机(5)、第一下料输送线(6)、机器人内径检测机(7)、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中间输送线(10)、第二数控机床(11)、车加内径检测机(12)、下料转盘(13)、工件定位机构(14)、机床机器人(15)、链条定位输送线(16)、控制柜(17)、安全护栏(18)、加工中心(19)、厚度检测机(20)、磨床(21)、磨床上下料机械手(22)、去毛刺机(23)、去毛刺搬运机械手(24)和第二下料输送线(25),十二位上料转盘(1)、清洗机(2)、清洗下料输送线(3)、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4)、整形压机(5)、第一下料输送线(6)、机器人内径检测机(7)、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第二数控机床(11)、车加内径检测机(12)、加工中心(19)、链条定位输送线(16)、厚度检测机(20)、磨床(21)和去毛刺机(23)依次排列设置,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第二数控机床(11)下方设置有中间输送线(10),车加内径检测机(12)上方设置有下料转盘(13),加工中心(19)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机构(14),工件定位机构(14)一侧上方设置有机床机器人(15),磨床(21)上设置有磨床上下料机械手(22),车加内径检测机(12)至磨床(21)段设置有安全护栏(18),安全护栏(18)一侧设置有控制柜(17),去毛刺机(23)上设置有去毛刺搬运机械手(24)。/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十二位上料转盘(1)、清洗机(2)、清洗下料输送线(3)、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4)、整形压机(5)、第一下料输送线(6)、机器人内径检测机(7)、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中间输送线(10)、第二数控机床(11)、车加内径检测机(12)、下料转盘(13)、工件定位机构(14)、机床机器人(15)、链条定位输送线(16)、控制柜(17)、安全护栏(18)、加工中心(19)、厚度检测机(20)、磨床(21)、磨床上下料机械手(22)、去毛刺机(23)、去毛刺搬运机械手(24)和第二下料输送线(25),十二位上料转盘(1)、清洗机(2)、清洗下料输送线(3)、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4)、整形压机(5)、第一下料输送线(6)、机器人内径检测机(7)、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第二数控机床(11)、车加内径检测机(12)、加工中心(19)、链条定位输送线(16)、厚度检测机(20)、磨床(21)和去毛刺机(23)依次排列设置,第一数控机床(8)、机床上下料机器人(9)、第二数控机床(11)下方设置有中间输送线(10),车加内径检测机(12)上方设置有下料转盘(13),加工中心(19)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机构(14),工件定位机构(14)一侧上方设置有机床机器人(15),磨床(21)上设置有磨床上下料机械手(22),车加内径检测机(12)至磨床(21)段设置有安全护栏(18),安全护栏(18)一侧设置有控制柜(17),去毛刺机(23)上设置有去毛刺搬运机械手(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4)包括下料输送皮带机(4-1)、整形压机(5)、机器人上下料机械手(4-3)、定位装置(4-4)、上料机器人(4-5)、机器人取料皮带(4-6)、固定支撑柱(4-7)、滑动地轨机构(4-8)、清洗下料结构(4-9)和主体支架(4-10),固定支撑柱(4-7)上设置有滑动地轨机构(4-8),滑动地轨机构(4-8)上设置有主体支架(4-10),主体支架(4-10)上设置有上料机器人(4-5),上料机器人(4-5)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4-4),定位装置(4-4)一侧依次设置有机器人上下料机械手(4-3)和下料输送皮带机(4-1),机器人上下料机械手(4-3)外侧设置有整形压机(5),整形压机(5)另一侧还设置有清洗下料结构(4-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线自动化检测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内径检测机(7)包括护罩(7-1)、NG输送机(7-2)、进料输送机(7-3)、主体骨架(7-4)、相机(7-6)、第一机器人(7-7)、抓手(7-8)、检测工装(7-9)、取料工装(7-10)和风机(7-11),主体骨架(7-4)上部设置有护罩(7-1),护罩(7-1)顶部设置有相机(7-6),护罩(7-1)上部设置有机器人(7-7),第一机器人(7-7)上设置有抓手(7-8),抓手(7-8)下方设置有取料工装(7-10),取料工装(7-10)一侧设置有检测工装(7-9),NG输送机(7-2)、进料输送机(7-3)并排设置,进料输送机(7-3)末端设置有风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黛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