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55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包括马勒炉主体,所述马勒炉主体的末端设置出料台,所述出料台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烧结炉下炉网带面,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的前端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马勒炉主体上的下炉视觉相机系统,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的后端正上方设置有四轴机器人,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的外端上方设置有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所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的下方设置有垫圈下炉滚棒机构,所述垫圈下炉滚棒机构的外端设置有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所述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连接有垫圈回流板链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烧结后的齿毂自动夹取输送至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上,并且又可将使用后的垫圈输送回流,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齿毂烧结炉
,具体为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齿毂一般会放在垫圈上并置于马勒炉内烧结,烧结完成后的齿毂需要输送至回火区域内继续加工,而使用后的垫圈则需要送往马勒炉前端循环使用,现有马勒炉的下炉处对齿毂和垫圈的分离与分流仍采用人工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且存在烫伤的风险。
[0003]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马勒炉的下炉处对齿毂和垫圈的分离与分流仍采用人工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且存在烫伤风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包括马勒炉主体,所述马勒炉主体的末端设置出料台,所述出料台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烧结炉下炉网带面,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的前端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马勒炉主体上的下炉视觉相机系统,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的后端正上方设置有四轴机器人,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的外端上方设置有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所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的下方设置有垫圈下炉滚棒机构,所述垫圈下炉滚棒机构的外端设置有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所述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连接有设置于马勒炉主体一侧的垫圈回流板链线,所述出料台的一侧安装有下炉自动化电控箱。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四轴机器人通过机器人底座固定安装于出料台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马勒炉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包括依次设置于垫圈下炉滚棒机构外端且与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平行的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末端连接有设置于出料台一侧的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的末端连接至垫圈回流板链线。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为由右至左,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为由左至右,所述第三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为由外向内。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在马勒炉主体内烧结后的齿毂及垫圈输送至烧结炉下炉网带面,当烧结后的齿毂及垫圈到达下炉视觉相机系统下方时其停止输送,四轴机器人工作,将烧结后的齿毂夹取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上输送至下一工序的回火炉区域;
[0012](2)、垫圈先在垫圈下炉滚棒机构的传输下向外输送到第一输送线上,之后垫圈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呈U形输送至第三输送线上,最后经垫圈回流板链线输送至马勒炉主体的前端循环使用;
[0013](3)、本技术可将烧结后的齿毂自动夹取输送至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上,并且又可将使用后的垫圈输送回流,自动化程度较高,便于生产的高速化。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的下炉皮带输送线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的下炉皮带输送线输送方向示意图。
[0018]附图说明中各标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如下所示:
[0019]1、马勒炉主体;2、出料台;3、烧结炉下炉网带面;4、下炉视觉相机系统;5、四轴机器人;6、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7、垫圈下炉滚棒机构;8、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9、垫圈回流板链线;10、下炉自动化电控箱;11、机器人底座;12、第一输送线;13、第二输送线;14、第三输送线;15、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包括马勒炉主体1,所述马勒炉主体1的末端设置出料台2,所述出料台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的前端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马勒炉主体1上的下炉视觉相机系统4,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的后端正上方设置有四轴机器人5,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的外端上方设置有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6,所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6的下方设置有垫圈下炉滚棒机构7,所述垫圈下炉滚棒机构7的外端设置有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8,所述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8的末端连接有设置于马勒炉主体1一侧的垫圈回流板链线9,所述出料台2的一侧安装有下炉自动化电控箱10。
[0022]具体的,所述四轴机器人5通过机器人底座11固定安装于出料台2上。
[0023]具体的,所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6的输送方向与马勒炉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四轴机器人5将齿毂夹取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6上输送至下一工序的回火炉区域。
[0024]具体的,所述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8包括依次设置于垫圈下炉滚棒机构7外端且与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6平行的第一输送线12和第二输送线13,所述第二输送线13的末端连接有设置于出料台2一侧的第三输送线14,所述第三输送线14的末端连接至垫圈回流板链
线9;垫圈经由垫圈下炉滚棒机构7输送至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8上,最后经垫圈回流板链线9输送至马勒炉主体1的前端循环使用。
[0025]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线12和第二输送线13上均设置有导流板15,所述第一输送线12的输送方向为由右至左,所述第二输送线13的输送方向为由左至右,所述第三输送线14的输送方向为由外向内;第一输送线12和第二输送线13的U形输送可将垫圈排成一列并经第三输送线14输送至垫圈回流板链线9上。
[0026]在实际应用中,在马勒炉主体1内烧结后的齿毂及垫圈输送至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当烧结后的齿毂及垫圈到达下炉视觉相机系统4下方时其停止输送;四轴机器人5工作,将烧结后的齿毂夹取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6上输送至下一工序的回火炉区域;而垫圈先在垫圈下炉滚棒机构7的传输下向外输送到第一输送线12上,之后垫圈在第一输送线12和第二输送线13呈U形输送至第三输送线14上,最后经垫圈回流板链线9输送至马勒炉主体1的前端循环使用。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包括马勒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勒炉主体(1)的末端设置出料台(2),所述出料台(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的前端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马勒炉主体(1)上的下炉视觉相机系统(4),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的后端正上方设置有四轴机器人(5),所述烧结炉下炉网带面(3)的外端上方设置有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6),所述产品下炉出料输送线(6)的下方设置有垫圈下炉滚棒机构(7),所述垫圈下炉滚棒机构(7)的外端设置有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8),所述垫圈下炉皮带输送线(8)的末端连接有设置于马勒炉主体(1)一侧的垫圈回流板链线(9),所述出料台(2)的一侧安装有下炉自动化电控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炉自动下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轴机器人(5)通过机器人底座(1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亮陶晓锐朱勇丰林祥张凯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黛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