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和气门推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84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以及具有该套管的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机构,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管可滑动且密封套设于第二套管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并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施加一相互远离的作用力。在推杆外套接该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能够很好的隔离保护推杆,且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自适应的抵压于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上,不会影响正常运作。同时,其中空结构可用于润滑油的流通,使推杆以及推杆的连接结构能够得到充分的润滑。

An aeroengine valve push rod sleeve and valve push rod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和气门推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以及具有该套管的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发动机配气机构由气门、摇臂、推杆、挺柱和凸轮轴等零部件组成。推杆的一端与挺柱相配合,另一端与气门摇臂相配合,进而形成传动连接。但在四冲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领域,因结构设计或组装需求等原因,推杆是位于汽缸体外部的,虽然能够起到传动的作用,但推杆本身缺少保护,以及推杆与外部的连接结构无法得到很好的润滑,导致推杆磨损快,使用寿命短,安全风险大。若像汽车等其他领域的发动机那样将推杆集成在内部,需要对现有结构进行重新改造,这样,会增加重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四冲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推杆外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一种既能够保护推杆、又能够满足润滑油流通的结构,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管可滑动且密封套设于第二套管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并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施加一相互远离的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的周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接有密封圈,第一套管通过密封圈实现可滑动且密封套设于第二套管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的周侧壁上的环形槽设有多个,多个环形槽内均套接有所述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的周侧壁上凸起二个凸起部,二个凸起部呈间距设置并共同围成所述环形槽。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设置于第二套管内。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材质为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管在外端部位置设有内缩的台阶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在外端部位置的周侧壁上凸起设有抵触凸部。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挺柱相配合,另一端与气门摇臂相配合;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为上述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所述套管可活动套接于推杆外,所述第一套管的外端部和第二套管的外端部分别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力抵压于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上,所述发动机机体、套管和气缸盖组合形成一连通的滑油流通通道。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外露的推杆外套接套管(即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套管能够很好的隔离保护推杆,且套管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自适应的抵压于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上,随着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的相对位置的微小变化而自适应的变化,不会影响正常运作。同时,发动机机体、套管和气缸盖组合形成的滑油流通通道可用于润滑油的流通,使推杆以及推杆的连接结构能够充分的得到润滑,动作更顺畅,不易发生故障,安全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且结构简单,只是在原有结构上增加,无需大范围的改造,容易实现。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的剖视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与推杆配合后的外观示意图;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与推杆配合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包括第一套管10、第二套管20和弹性件30,所述第一套管10可滑动且密封套设于第二套管20内,所述弹性件30作用于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并对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施加一相互远离的作用力。将该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用于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的结构中,如图4、图5所示,该套管(即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可套接在连接发动机的挺柱和气门摇臂之间的推杆1外,实现隔离保护推杆1的作用;且该套管的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在弹性件30的作用下能够自适应的抵压于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上,随着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的相对位置的微小变化而自适应的变化,且始终保持密封,不会影响正常运作,适用性好。同时,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形成的中空密封管道可用于润滑油的流通,使推杆1以及推杆1的连接结构能够充分的得到润滑,动作更顺畅,不易发生故障,安全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且结构简单,只是在原有结构上增加,无需大范围的改造,容易实现。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0设置于第二套管20内,使得该弹性件30也能够被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所包覆保护,不易损坏。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二套管20内的空间不足或者装配等原因,弹性件3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套管10或第二套管20外侧等。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0为弹簧,所述弹簧30的两端分别抵触于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上,弹簧30结构简单、易取得,且弹簧30也是中空结构,能够提供推杆1穿设的空间,不会对推杆1的动作产生干扰。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0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对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相互分离的作用力的器件。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10的周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101,所述环形槽101内套接有密封圈40,第一套管10通过密封圈40实现可滑动且密封套设于第二套管20内,密封结构简单,且密封性能好。再具体的,所述第一套管10的周侧壁上的环形槽101设有多个,多个环形槽101内均套接有所述密封圈40,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实现多重密封,密封效果更好。同时,采用多组密封配合的结构,也起到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的滑动导向的作用,有效防止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产生倾斜偏移。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101和密封圈40的配合结构设有二组。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组数。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10的周侧壁上凸起二个凸起部11,二个凸起部11呈间距设置并共同围成所述环形槽101;其中,弹簧30与第一套管10配合的端部套接于第一套管10上并抵触于凸起部11上,使得凸起部11同时起到围合成环形槽101以及用于抵触弹簧30的作用,结构设计巧妙,加工程序少。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围合形成环形槽101的结构以及用于抵触弹簧30的结构也可以分开设置。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的材质为钢,钢材质硬度好,结构稳定,不易氧化变质,且成本低、易获取。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如金属合金等。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管20在外端部位置设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管可滑动且密封套设于第二套管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并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施加一相互远离的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管可滑动且密封套设于第二套管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并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施加一相互远离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周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接有密封圈,第一套管通过密封圈实现可滑动且密封套设于第二套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周侧壁上的环形槽设有多个,多个环形槽内均套接有所述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周侧壁上凸起二个凸起部,二个凸起部呈间距设置并共同围成所述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气门推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于第二套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林巴贺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