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冷系统以及具有该水冷系统的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水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第一级泄压阀、第二级泄压阀和溢流壶,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设置于冷却水管上,以对冷却水管进行泄压,所述第一级泄压阀的输出端连接溢流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级泄压阀设置于溢流壶上,所述第二级泄压阀的泄压驱动压力大于第一级泄压阀的泄压驱动压力。该水冷系统运用于航空发动机上,能够有效对泄出的冷却水进行保压,防止冷却水沸腾蒸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水冷系统以及航空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冷系统以及具有该水冷系统的航空发动机。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是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被誉为“工业之花”,它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现有的发动机多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为防止冷却水管内的压力过大而导致一些异常,冷却水管上一般会设置泄压阀,以限制冷却水管内的压力。但该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汽车等陆地行走机械的发动机。对于高空飞行的航空发动机并不是很适用,原因如下:高空气压低,水溶液的沸点低。冷却水管内的冷却水吸收发动机的热量后温度较高,若经泄压阀直接泄出,很容易直接到达沸点而蒸发。航空飞机对重量要求严格,一般不会装载过多的冷却水,被泄出的冷却水蒸发后极易导致冷却水不足,进而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散热,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冷系统以及具有该水冷系统的航空发动机,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水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第一级泄压阀、第二级泄压阀和溢流壶,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设置于冷却水管上,以对冷却水管进行泄压,所述第一级泄压阀的输出端连接溢流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级泄压阀设置于溢流壶上,所述第二级泄压阀的泄压驱动压力大于第一级泄压阀的泄压驱动压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还具有一回流通道,冷却水管产生负压时能够将溢流壶内的冷却水回流至冷却水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泄压阀包括阀盖、第一密封垫片、第二密封垫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阀盖固定于冷却水管上,并具有连通冷却水管的泄压口、作为输出端的输出口以及连通泄压口和输出口的安装腔,所述第一密封垫片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于第一密封垫片,以驱动第一密封垫片密封封堵所述泄压口;所述第一密封垫片上开设有一作为所述回流通道的回流口,所述第二密封垫片位于第一密封垫片朝向泄压口的一侧并对应回流口,所述第二弹性件作用于第二密封垫片,以驱动第二密封垫片密封封堵所述回流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还包括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设置于安装腔内,并滑动导向配合于阀盖上,所述第一导向杆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片,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第一导向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于阀盖的内壁上,另一端抵触于第一密封垫片上,并对第一密封垫片施加一朝向泄压口的弹力,以驱动第一密封垫片密封封堵所述泄压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还包括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设于第一密封垫片的回流口内并与回流口内壁呈一定间隙,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垫片,另一端设有抵触台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第二导向杆上,其一端抵触于第一密封垫片朝向安装腔的表面,另一端抵触于第二导向杆的抵触台阶上,并对第二导向杆施加一背离泄压口的弹力,以驱动第二密封垫片密封封堵所述回流口。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壶的顶部设有一安装口以及位于安装口内并连通至溢流壶的腔内的泄压口,所述安装口和泄压口之间还形成有连通外部的泄压通道,所述第二级泄压阀包括阀盖以及设置于阀盖上的泄压阀阀芯,所述第二级泄压阀的阀盖固定装配于溢流壶的安装口上,所述第二级泄压阀的泄压阀阀芯密封装配于溢流壶的泄压口。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以及设置于发动机本体上的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为上述所述的发动机水冷系统。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冷却水管上设置二级泄压装置,当冷却水管的压力升高至一定程度时,触发第一级泄压阀进行泄压,经第一级泄压阀泄出的冷却水会被存储至溢流壶内并进行冷却;溢流壶上的第二级泄压阀能够有效的对溢流壶进行保压,保证溢流壶内的冷却水不易沸腾蒸发;同时,存在溢流壶内的冷却水在自然冷却后也会对后续泄出的水进行混合降温,极大的保障了冷却水管泄出的冷却水的储存,以便于后续再进行回流利用;保证具有充足的冷却水资源以及有效的避免了由于蒸发水导致的发动机过热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发动机水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发动机水冷系统的第一级泄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发动机水冷系统的第二级泄压阀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10、第一级泄压阀20、第二级泄压阀40和溢流壶30,所述第一级泄压阀20设置于冷却水管10上,以对冷却水管10进行泄压,所述第一级泄压阀20的输出端连接溢流壶30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级泄压阀40设置于溢流壶30上,所述第二级泄压阀40的泄压驱动压力大于第一级泄压阀20的泄压驱动压力。在冷却水管10上设置二级泄压装置,当冷却水管10的压力升高至一定程度时,触发第一级泄压阀20进行泄压并流至溢流壶30,因溢流壶30上的第二级泄压阀40的泄压驱动压力大于第一级泄压阀20,因此,在冷却水管10的压力不足以触发第二级泄压阀40的情况下,经第一级泄压阀20泄出的冷却水会被存储至溢流壶30内并进行冷却;溢流壶30上的第二级泄压阀40能够有效的对溢流壶30进行保压,保证溢流壶30内的冷却水不易沸腾蒸发;只有当冷却水管10内的压力到达第二级泄压阀40的触发压力(即第二级泄压阀40的泄压驱动压力)时,才会触发第二级泄压阀40进行泄压。在实际运用中,第二级泄压阀40的泄压驱动压力可作为冷却水管10的极限泄压压力(相当于现有一级泄压阀结构所触发的压力),第一级泄压阀20的泄压驱动压力介于高出冷却水管10内正常工作压力但低于极限泄压压力之间,目的是在冷却水管10内的压力升高时,先泄至溢流壶30内存储,以更好的保持冷却水管10内的压力。只有冷却水管10内的压力到达极限泄压压力时,会同时驱动第一级泄压阀20和第二级泄压阀40进行泄压。同时,存在溢流壶30内的冷却水在自然冷却后也会对后续泄出的水进行混合降温,进一步保障了冷却水管10泄出的冷却水的储存,以便于后续再进行回流利用;保证具有充足的冷却水资源以及有效的避免了由于蒸发导致发动机冷却水减少而产生的过热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泄压阀20还具有一回流通道,冷却水管产生负压时能够将溢流壶30内的冷却水回流至冷却水管10。能够及时将冷却水补入冷却水管10内。具体的,所述第一级泄压阀20包括阀盖21、第一密封垫片22、第二密封垫片24、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5,所述阀盖21固定于冷却水管10上,并具有连通冷却水管10的泄压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水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级泄压阀、第二级泄压阀和溢流壶,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设置于冷却水管上,以对冷却水管进行泄压,所述第一级泄压阀的输出端连接溢流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级泄压阀设置于溢流壶上,所述第二级泄压阀的泄压驱动压力大于第一级泄压阀的泄压驱动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水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级泄压阀、第二级泄压阀和溢流壶,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设置于冷却水管上,以对冷却水管进行泄压,所述第一级泄压阀的输出端连接溢流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级泄压阀设置于溢流壶上,所述第二级泄压阀的泄压驱动压力大于第一级泄压阀的泄压驱动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还具有一回流通道,冷却水管产生负压时能够将溢流壶内的冷却水回流至冷却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泄压阀包括阀盖、第一密封垫片、第二密封垫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阀盖固定于冷却水管上,并具有连通冷却水管的泄压口、作为输出端的输出口以及连通泄压口和输出口的安装腔,所述第一密封垫片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于第一密封垫片,以驱动第一密封垫片密封封堵所述泄压口;所述第一密封垫片上开设有一作为所述回流通道的回流口,所述第二密封垫片位于第一密封垫片朝向泄压口的一侧并对应回流口,所述第二弹性件作用于第二密封垫片,以驱动第二密封垫片密封封堵所述回流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泄压阀还包括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设置于安装腔内,并滑动导向配合于阀盖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林巴贺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