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18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包括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对称且平行设于设备框架内的设备基础的两侧;移动支架,每个所述移动支架均包括:支撑平台以及与两条所述滑轨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与目标设备的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放置目标设备,所述支撑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平台固连,所述支撑腿底部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稳定、便捷地对目标设备完成移动与安装工作。

Mobile tooling in horizontal equipment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工厂在建设时,一般先施工框架,等到框架结构完成后,才安装生产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大多是卧式设备,在向设备框架中安装时存在诸多困难。当前的安装工作中,一般采取吊车配合倒链牵引的模式先将目标设备(待安装的卧式设备)倒入设备框架内部后,再将目标设备移动至设备基础的上方,在这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安装工作。但是这样的安装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存在较大的风险问题。一是由于目标设备的体积与重量都非常大,很难将其稳定的移入设备框架中,且易造成事故或毁坏其他的安装工具;再者当目标设备重量太大时,需要的倒链数量急剧增加,一般的安装工具也很难满足承载要求,为目标设备的移动与安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其能够稳定、便捷地对目标设备完成移动与安装工作。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包括: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对称且平行设于设备框架内的设备基础的两侧;两个移动支架,每个所述移动支架均包括:支撑平台以及与两条所述滑轨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与目标设备的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放置目标设备,所述支撑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平台固连,所述支撑腿底部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移动。优选地是,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中,目标设备的底座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第二螺孔,一螺杆可穿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以将所述支撑平台与目标设备的底座连接。优选地是,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中,每条滑轨上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支撑腿包括两个支撑钢管,每个所述支撑钢管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的固连,每个所述支撑钢管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可卡接于所述滑槽中并沿所述滑槽滑动,两个所述支撑钢管顶部之间的间距小于底部之间的间距。优选地是,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中,每条所述滑轨的两端都设有一限位挡板,每条所述滑轨端部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均设有一转轴,所述限位挡板上设有与所述转轴匹配的穿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穿孔以使所述限位挡板绕所述滑轨转动,所述滑轨端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挡板上设有第二通孔,当所述限位挡板转动至所述滑轨端部的另一侧并覆盖所述滑轨端部时,一插条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将所述限位挡板固定。优选地是,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中,所述两根支撑钢管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杆。优选地是,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中,所述滑轨的底部竖直设有多个支柱,所述滑轨的底部位于任意两个所述支柱之间均竖直设有推杆,设备基础上对应推杆处设有套筒,所述推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的底部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轨的底部抵接,所述套筒内还设有一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底部固连,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一端固连,每个所述支柱的中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可绕所述支柱转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竖直设有一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与所述滑轨的底部固连。优选地是,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中,所述支柱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轨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设备基础抵接。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能够稳定、便捷地对目标设备完成移动与安装工作。本技术的工装设计了两条滑轨与两个与前述滑轨相对应的移动支架,滑轨与移动支架相互配合的状态下,可以提升目标设备在设备框架中移动时的稳定性,能够非常安全地完成安装工作。除此之外,本技术还提供了减震机构,能够降低滑轨工作中的损耗,提高滑轨的寿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安装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轴向”、“径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所4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包括:两条滑轨1,两条所述滑轨1对称且平行设于设备框架3内的设备基础31的两侧;两个移动支架2,每个所述移动支架2均包括:支撑平台21以及与两条所述滑轨1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腿22,所述支撑平台21的上表面与目标设备32的底座32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放置待移动的卧式设备32,所述支撑腿22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平台21固连,所述支撑腿22底部可沿所述滑轨1长度方向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条滑轨1之间平行设置,且对称设于设备框架3内的设备基础31的两侧;为了实现方便移动目标卧式设备32的功能,还设计了与前述滑轨1相对应的两个移动支架2;其中,每个移动支架2均包括一个支撑平台21与两个支撑腿22,支撑平台21的上表面与卧式设备32的底座32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此处的连接方式具体可以按如下方式实现:例如在支撑平台21的上表面设置一个与卧式设备32的底座321大小匹配的凹槽,将卧式设备32直接插入凹槽中即可实现二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此外,对于支撑腿22,在这里,主要是将其底部的大小设计为与滑轨1相匹配,以便将支撑腿22插入滑轨1中并可以沿着滑轨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用于带动目标设备32沿着滑轨1的长度方向在设备基础31的上方往复运动。在使用本技术时,先用绳索绕设在目标设备32上,绳索的端部系在一吊机的吊钩4上,即可通过吊机将目标设备32从地面吊运至目标位置(设备基础31的正上方)对应的设备框架处,然后将目标设备32的一端送入设备框架3内,当目标设备进入设备框架3内后,于目标设备32的一端的底座上安装一个移动支架2,通过移动支架2在滑轨1上的移动,带动目标设备32向目标位置运动,待目标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对称且平行设于设备框架内的设备基础的两侧;/n移动支架,每个所述移动支架均包括:支撑平台以及与两条所述滑轨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与目标设备的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放置目标设备,所述支撑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平台固连,所述支撑腿底部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对称且平行设于设备框架内的设备基础的两侧;
移动支架,每个所述移动支架均包括:支撑平台以及与两条所述滑轨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与目标设备的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放置目标设备,所述支撑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平台固连,所述支撑腿底部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目标设备的底座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第二螺孔,一螺杆可穿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以将所述支撑平台与目标设备的底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每条滑轨上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支撑腿包括两个支撑钢管,每个所述支撑钢管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的固连,每个所述支撑钢管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可卡接于所述滑槽中并沿所述滑槽滑动,两个所述支撑钢管顶部之间的间距小于底部之间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设备框架内移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滑轨的两端都设有一限位挡板,每条所述滑轨端部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均设有一转轴,所述限位挡板上设有与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鹏飞伍建湘马龙彬季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