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53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泳涂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包括驱动轮、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和位于所述驱动轮一侧的工作链条,所述驱动轮的一侧固设有与所述工作链条啮合/脱离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轮底端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沿径向滑移设置有若干个滑杆,若干个所述滑杆沿所述安装盘的周向分布且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杆滑移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滑移后复位所述滑杆的弹性件。该脱离机构通过将锥形杆插入推动块围合的插接孔,推动块逐渐展开并驱动滑杆在滑槽内滑动,使得滑块的延伸端与工作链条的链槽啮合,并通过弹性件可使滑杆与工作链条能够高效啮合/脱离。

Separation mechanism of driving device for electrophoresis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泳涂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汽车配件的电泳涂装工艺逐渐得到普及,汽车零部件通过主工作链条依次送往脱脂装置、磷化装置、电泳装置等工序设备中,以完成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为了连续不断的完成整条电泳生产线配件的运输,工作链条上装配有双备用驱动装置,当单一驱动装置长时间使用产生意外故障停止运行时,工作链条立即与故障驱动装置脱离并与备用驱动装置啮合,同时启动备用驱动装置,生产线即刻运作,无需完全停止电泳生产线的运作来等待驱动装置的维修工作,降低了驱动装置宕机的风险。目前,工作链条与双备用驱动装置之间脱离/啮合的速度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恢复时间,高效的脱离/啮合速度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宕机对生产工艺的影响,因此上述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应该注意,以上对
技术介绍
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链条可迅速脱离/啮合至驱动装置的脱离机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包括驱动轮、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和位于所述驱动轮一侧的工作链条,所述驱动轮的一侧固设有与所述工作链条啮合/脱离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轮底端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沿径向滑移设置有若干个滑杆,若干个所述滑杆沿所述安装盘的周向分布且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杆滑移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滑移后复位所述滑杆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杆插入多个推动块上开设的插接孔中,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滑杆延伸至安装盘的外侧,因滑杆上设置了弹性件当滑杆失去抵接是可恢复至初始位置,以便于驱动驱动轮与工作链条的啮合/脱离,当驱动装置遇紧急情况停止运行时可即刻脱离工作链条,并驱动备用驱动装置上的连接组件恢复工作链条的正常运行,操作方式简单方便,以便于高效切换,减少驱动装置宕机对电泳生产线造成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盘远离所述驱动轮的端面上固设有环形凸块,所述凸块贯穿开设有供所述滑杆伸出的滑槽,所述滑杆端部伸入所述滑槽且杆体与所述滑槽内壁滑移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在滑槽内滑移使得滑杆的运动方向具有导向性,不会偏离,当滑杆与工作链条啮合时,减小了晃动,提高了滑杆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滑杆一端相互抵接的推动块,多个所述推动块相互扣合呈圆柱体,所述推动块均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盘上,多个所述推动块沿所述安装盘的轴线方向穿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接有驱动所述推动块沿所述安装盘的轴线方向转动的锥形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块的闭合与开启可同时驱动周侧的滑杆在滑槽内滑移,以提高多根滑杆移动的同步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块上转动连接有T形固定栓且所述T形固定栓固设在安装盘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块以T形固定栓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自内向外逐渐展开,从而使抵接在推动块周侧的滑杆滑出,操作简单方便,以便于工作人员减少误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孔的外缘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锥形杆的前端相抵接的斜切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切面与锥形杆的配合,以便于锥形杆的插入与抽出,并减少了锥形杆与推动块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滑杆一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设于所述滑杆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固设于所述安装盘的端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杆滑出时弹簧蓄力收缩;抽出锥形杆时滑杆失去抵接作用力时,弹簧在弹性作用下带动滑杆复位,从而滑杆可在滑槽内进行往复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轮沿所述工作链条的传动方向上设置有同步转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上也同样固设有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和从动轮底端均固设有连接组件,从而两组滑块相互配合,降低了单个滑块的磨损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周侧啮合有连接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的同时从动轮转动,以便于提高传动过程的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将锥形杆插入多个推动块围合圆柱体内,推动块的逐渐展开驱动滑杆在滑槽内滑动,使得滑块的延伸端与工作链条的链槽啮合,从而可使驱动轮和从动轮能与工作链条高效的啮合/脱离。2.本技术通过滑杆与滑槽以及弹簧的设置,以便于滑杆在弹簧的弹性作用在可在失去推动块的抵接时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滑杆在滑槽内进行往复运动,以便于多个驱动电机之间的块速切换,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驱动装置宕机对电泳生产线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链条;2、驱动轮;3、驱动电机;4、连接组件;41、安装盘;42、滑杆;43、凸块;44、滑槽;5、驱动组件;51、推动块;52、T形固定栓;53、锥形杆;54、斜切面;6、弹性件;61、第一固定块;62、第二固定块;63、弹簧;7、从动轮;8、连接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包括驱动轮2、驱动驱动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3和位于驱动轮2一侧的工作链条1,且工作链条1上可设置有多组驱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上固设有驱动轮2,驱动轮2沿工作链条1的传动方向上水平安装有从动轮7,驱动轮与从动轮7的大小均等且周侧啮合有连接链条,工作链条1贴合于连接链条的一侧,且连接链条的运动并不会驱动工作链条1产生位移。驱动轮2与从动轮7的底端均固设有驱动工作链条1啮合或脱离驱动电机3的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包括与驱动轮2或从动轮7正下方一体设置的圆柱体安装盘41,安装盘41上固设有凸块43,环形凸块43与安装盘41的一侧焊接,凸块43沿其径向上开设有六个贯通的矩形滑槽44,滑槽44内均滑移连接有滑杆42。如图2所示,连接组件4内设置有驱动滑杆42滑移的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包括六块推动块51,且推动块51一一对应抵接于滑杆42的一端,六块推动块51均为侧面呈弧面设置的三角形且六块推动块51相互扣合时为圆柱体,其圆柱体的轴线上贯穿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插入有驱动六块推动块51自内向外延展开的锥形杆53(图3中显示),且插接孔的外缘上均开设有与锥形杆53的斜面适配的斜切面54,以便于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包括驱动轮(2)、驱动所述驱动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3)和位于所述驱动轮(2)一侧的工作链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的一侧固设有与所述工作链条(1)啮合/脱离的连接组件(4);/n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轮(2)底端的安装盘(41),所述安装盘(41)沿径向滑移设置有若干个滑杆(42),若干个所述滑杆(42)沿所述安装盘(41)的周向分布且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安装盘(4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杆(42)滑移的驱动组件(5)以及用于滑移后复位所述滑杆(42)的弹性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包括驱动轮(2)、驱动所述驱动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3)和位于所述驱动轮(2)一侧的工作链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的一侧固设有与所述工作链条(1)啮合/脱离的连接组件(4);
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轮(2)底端的安装盘(41),所述安装盘(41)沿径向滑移设置有若干个滑杆(42),若干个所述滑杆(42)沿所述安装盘(41)的周向分布且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安装盘(4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杆(42)滑移的驱动组件(5)以及用于滑移后复位所述滑杆(42)的弹性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41)远离所述驱动轮(2)的端面上固设有环形凸块(43),所述凸块(43)贯穿开设有供所述滑杆(42)伸出的滑槽(44),所述滑杆(42)端部伸入所述滑槽(44)且杆体与所述滑槽(44)内壁滑移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泳生产线驱动装置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5)包括与所述滑杆(42)一端相互抵接的推动块(51),多个所述推动块(51)相互扣合呈圆柱体,所述推动块(51)均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盘(41)上,多个所述推动块(51)沿所述安装盘(41)的轴线方向穿设有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澳美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