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34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基板、发光二极管模组以及一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基板形成有至少一个灯杯凹槽,其灯杯凹槽内形成有复数个排列的凸台,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并容置于灯杯凹槽内对应的凸台上,所述光学元件结合于发光二极管晶片的上面。基于上述结构和特征所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作简单、光强度高、出射光线均匀、并且能够容易获得功率超过50W的单个发光二极管灯具或模组灯具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或装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由多个发光二 极管以一定棑列方式设置在杯碗内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也可说是大功 率发光二极管模组,主要用于照明或是装饰灯具中的发光源。
技术介绍
随着发光二极管技术的发展,以及发光二极管本身所具有的体积 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环保、工作电压低等优点,已 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照明或是街道景观和广告,以用来装饰和美化周 围的环境,每到夜晚,各种颜色的装饰灯光和照明灯光将城市中的房 屋以及街道装扮的五彩缤纷,绚丽夺目,使人留恋往返,大大提高了 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广告效果。但现有技术中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照明或是装饰灯具还 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一是以单个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光强度和光射出的方向性较差;其二是当我们需要制作大功率(超过 50W)发光二极管灯具时,以单个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很难实现; 其三是当我们以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使用时,必须使用许多单个发 光二极管来构成各种图案或文字,显得非常不方便,并且线路连接较 复杂,安装也较繁琐。综上所述,为了使发光二极管晶片能够应用到广泛的领域,尤其 是需要制作单个的大功率(超过50W)灯具或是模组灯具时,上述 所存在的问题势必要得到更好多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光强度高、出射光线均匀、功率超过50W的单个发光二极管 灯具或模组灯具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形成有至少一个灯杯凹槽,其灯杯凹槽内形成有复数个排列的凸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并容置于灯杯凹槽内对应的凸台上;以及一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结合于发光二极管晶片的上面。 所述灯杯凹槽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引入电源的第一电极和用于引出电源的第二电极。所述两个相同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中, 一个灯具的第一 电极与第二个灯具的第二电极配合实现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中,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串联电连接,并 设有一高压恒流IC芯片驱动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点亮。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中,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分为两组,第一 组和第二组晶片分别串联电连接,串联后的两组晶片并联电连接,且 设有两个高压恒流IC芯片分别驱动串联电连接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晶 片的点亮。所述光学元件为漏斗状的反光杯,该反光杯设置在发光二极管晶片的上面,并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第一开口与灯杯凹槽相结合, 第二开口远离灯杯凹槽且口径比第一开口大。所述光学元件为聚光透镜。所述光学元件为荧光胶。所述光学元件为反光杯、聚光透镜和荧光胶三者中的任意两种的 组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发光二极管 模组作为发光源,其中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是由复数个发光二极管 晶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组合而成,并且在发光二极管晶片的上面设 置有集中光线的光学元件,从而使得出射光线强度高,光射出的方向 性较强,并且比较集中;又由于所述的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都是大 功率的晶片,组合在一起后,很容易获得大功率(超过50W)的发 光二极管灯具或是模组灯具,并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3为本技术外加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的结构分解示意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以及所能达到的功能效益,现列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明如下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如图1所示,包括由铝(Al)或铝(Al) 合金制成的金属基板10,该基板10形成有至少一个灯杯凹槽101, 其灯杯凹槽101内形成有复数个排列的凸台101a;发光二极管模组, 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101b,并容置于灯杯凹槽101内对应的 凸台101a上;以及灯杯凹槽101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引入电源的第 一电极103和用于引出电源的第二电极104。并在其发光二极管晶片 101b的上面结合一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可以是荧光胶、反光杯、 聚光透镜以及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它光学元件。参照图2,该图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由图中可以看出, 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片101b的上面设有荧光胶101c,该荧光胶101c 覆盖整个灯杯凹槽101,并略高于基板IO。又参照图3、图4和图5,图3示出了在发光二极管晶片101b的 上面设有反光杯20的具体实施例,该反光杯20呈漏斗状。如图4所 示,并具有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 202,第一开口201与灯杯凹槽 101相结合,第二开口 202远离灯杯凹槽101且口径比第一开口 201 大。同时在所述反光杯20的底部设有一底板203,在底板203与灯 杯凹槽101相对的面上伸出有旋转角度相差90度的四个固定杆204, 所述反光杯20和底板203为一整体,且在底板203上设有与上述灯 杯凹槽101 口径和上述反光杯20的第一开口 201相对应的通孔。同 时也在基板10与底板203相对的面上设有与上述四个固定杆204相 匹配的四个固定孔102。将固定杆204与固定孔102 —一相对应,即 可很好的将反光杯20安装在基板10上。并且在在反光杯20的第一开口 201与发光二极管晶片101b之间,设置有荧光胶101c进行封装, 如图5所示"由于能够起集中、聚集光线的元件很多,比如说是在发光二极管 晶片的上面结合一聚光透镜(图形未示出),同时也可以是荧光胶、 反光杯和聚光透镜三者中的任意两种的组合以及其它组合。并且该技 术采用的是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作为发光源,其各个发光二极管 晶片可以是串联电连接,并设有一高压恒流IC芯片驱动该复数个发 光二极管芯片的点亮;也可以是将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分为两组, 第一组和第二组晶片分别串联电连接,串联后的两组晶片再并联电连 接,且设有两个高压恒流IC芯片分别驱动串联电连接的第一组和第 二组晶片的点亮。基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和具体实施方式,很方便就可以用于 大批量生产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阵列(图形未示出)。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相同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中, 一个灯具的第一电极与 第二个灯具的第二电极配合实现电连接,该灯具阵列可以用于照明、 装饰以及显示牌等多种领域。同时也可以沿某一截线分割成单个独立 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经过实 际制作、完成以及反复的测试之后,达到了本技术所预期的目的, 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然而,以上所举具体实 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和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 明,所示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权利要求1、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基板、发光二极管模组以及一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形成有至少一个灯杯凹槽,其灯杯凹槽内形成有复数个排列的凸台,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并容置于灯杯凹槽内对应的凸台上,所述光学元件结合于发光二极管晶片的上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杯凹槽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引入电源的第一电极和用于引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基板、发光二极管模组以及一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形成有至少一个灯杯凹槽,其灯杯凹槽内形成有复数个排列的凸台,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片,并容置于灯杯凹槽内对应的凸台上,所述光学元件结合于发光二极管晶片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邦弘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