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及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337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及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内设置多个三角形肋条,增大了换热面积,肋条伸入到管中心,可实现管壁直接与管中心流体的热交换,同时还可对管内流体进行扰动,强化管内流体的对流传热。换热管和肋条采用碳化硅材料整体成型,无接触热阻、耐高温、耐腐蚀,适用于高温腐蚀性流体的换热。换热器采用由圆环和旋流管组成的旋流环作为换热管支撑物,除了对换热管起到支撑作用外,还可供流体通过,使流体呈轴向流动,流体流经旋流管后产生旋流,强化了壳体内流体的对流传热,提高了换热器总的换热系数。换热器可设计成纯逆流流动形式,增大传热温差,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速率。该管壳式换热器可应用于化工、冶金等工业流体的换热。

A kind of heat exchange tube and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管及管壳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的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管及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管壳式换热器结构主要由壳体、换热管、管束支撑物、两端管板、两端封头、壳程及管程进出口接管共同连接构成,换热管一般为光滑管,也有些换热管为各种翅片管,在管外加翅片,增加管外换热面积,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这种换热器存在以下问题:在管外加翅片,只能强化管外流体的换热,当由于工艺需要流体走管内时,不能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当流体体含尘较多时,由于翅片间距小,壳程流速低,容易积灰和结垢;翅片与换热管一般通过焊接或胀接连接,有接触热阻;如果换热流体温度较高,换热管因热胀冷缩会对换热器造成破坏,影响使用寿命;换热管材一般为钢材或铜材,翅片材料为铜材或铝材,不耐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管以及具有所述换热管的管壳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管,包括基管,在所述基管的内壁设有多个肋条,所述肋条与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120),在所述基管(120)的内壁设有多个肋条(110),所述肋条(110)长度方向与基管(120)的轴线平行,多个肋条(110)沿基管(120)内壁圆周等间距设置,所述肋条(110)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三角形底边为弧线,所述肋条(110)的底面为弧面,与基管(120)的内壁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120),在所述基管(120)的内壁设有多个肋条(110),所述肋条(110)长度方向与基管(120)的轴线平行,多个肋条(110)沿基管(120)内壁圆周等间距设置,所述肋条(110)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三角形底边为弧线,所述肋条(110)的底面为弧面,与基管(120)的内壁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20)与肋条(110)整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20)与肋条(110)均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110)的长度与基管(120)的长度相同。


5.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换热管(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0)、前封头(210)、后封头(220)、换热管支撑物(230)、前管板(240)、后管板(250)、管程入口(211)、管程出口(221)、壳程入口(260)和壳程出口(270),所述前管板(240)和后管板(250)置于所述壳体(200)的两端,所述换热管(100)和换热管支撑物(230)设置在壳体(200)内,所述换热管(10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200)的轴线平行,所述壳体(200)的两端与前管板(240)和后管板(250)及前封头(210)和后封头(220)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支撑物(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斌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