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气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33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关于一种气气换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换热器换热效率不足。气气换热器包括:壳体内部具有换热空间;在换热空间内形成由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通向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二换热通路;至少1个流向分配板分割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为至少两个分段通路,所述流向分配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至少两个分段通路的气流分配孔。第二换热通路至少两个分段通路的流向受分配孔的位置限定,从而可降低第二换热通路内第二换热介质产生的偏流、涡流现象,使第二换热通路内的第二换热介质均匀的流过板管,提高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的换热,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高。

Gas gas heat exchanger and its heat transfer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气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换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气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技术介绍
在气气换热器领域,传统圆管式换热器具有结构坚固、操作弹性大和使用广泛的优点,目前在换热器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圆管式换热器在换热效率、设备结构的紧凑性和金属消耗量等方面都有显著不足,在气气换热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开发一种传热效率高、设备紧凑性优的新型气气换热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气换热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换热器换热效率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气换热器,包括:壳体,其内部具有换热空间;板管,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内,包括相互导通的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第一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板管的第一端口;第一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板管的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管内形成由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通向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换热空间;第二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换热空间,在所述换热空间内形成由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通向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二换热通路;至少一个流向分配板,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内,分割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为至少两个分段通路,所述流向分配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至少两个分段通路的气流分配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所述流向分配板分别与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板管外壁支撑。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所述板管穿过所述气流分配孔,所述气流分配孔与所述板管之间具有通气间隙。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所述气流分配孔的内壁具有与所述板管外壁支撑的至少两个支撑部。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板管的入口端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板管的出口端向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延伸;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板管截面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壳壁以及第二壳壁,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壳壁和/或所述壳体的第二壳壁。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较所述第二位置远离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所述板管为并排设置的多个,每个流向分配板开设的气流分配孔为多个,多个板管一一的穿过每个流向分配板多个气流分配孔;至少一个入口导流板,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相对;和/或,至少一个出口导流板,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相对。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入口导流板为多个,每个入口导流板包括:在所述板管截面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板,多个入口导流板的第一板在所述板管延伸方向上分布,对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的流体分流至不同的板管外周。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每个入口导流板包括:在所述板管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板,多个入口导流板的第二板在所述板管截面的长度方向上分布。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出口导流板为多个,每个出口导流板包括:在所述板管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第三板,多个入口导流板的第三板在所述板管截面的长度方向上分布,对不同的板管外周的流体导流至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每个出口导流板包括:在所述板管截面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四板,多个出口导流板的第四板在所述板管延伸方向上分布。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还包括:第一管板以及第二管板;所述板管为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管板、所述第二管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管连接口;所述第一管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管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壳体内,于所述第一管板、所述第二管板之间形成所述换热空间;多个板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管板的多个管连接口一一对应地密封连接;多个板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管板的多个管连接口一一对应地密封连接。可选的,前述的气气换热器,其中所述板管截面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5。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气气换热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中,在换热中,向第一换热介质入口通入第一换热介质,第一换热介质进入第一换热通路,向第二换热介质入口通入第二换热介质,第二换热介质进入第二换热通路,其中,第二换热通路至少两个分段通路的流向受分配孔的位置限定,从而可降低第二换热通路内第二换热介质产生的偏流、涡流现象,提高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的换热,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高。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的第一种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气气换热器的流向分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第一种板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第二种板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第三种板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第四种板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第一种入口导流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第二种入口导流板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第一种出口导流板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气换热器的第二种出口导流板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A-A的第二种剖视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气气换热器的流向分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A-A的第三种剖视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气气换热器的流向分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A-A的第四种剖视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气气换热器的流向分配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实施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气气换热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其内部具有换热空间;/n板管,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内,包括相互导通的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n第一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板管的第一端口;/n第一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板管的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管内形成由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通向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一换热通路;/n第二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换热空间;/n第二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换热空间,在所述换热空间内形成由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通向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二换热通路;/n至少一个流向分配板,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内,分割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为至少两个分段通路,所述流向分配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至少两个分段通路的气流分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部具有换热空间;
板管,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内,包括相互导通的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
第一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板管的第一端口;
第一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板管的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管内形成由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通向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一换热通路;
第二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换热空间;
第二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换热空间,在所述换热空间内形成由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通向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二换热通路;
至少一个流向分配板,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内,分割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为至少两个分段通路,所述流向分配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至少两个分段通路的气流分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向分配板分别与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板管外壁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管穿过所述气流分配孔,所述气流分配孔与所述板管之间具有通气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分配孔的内壁具有与所述板管外壁支撑的至少两个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板以及第二管板;
所述板管为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管板、所述第二管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管连接口;所述第一管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管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壳体内,于所述第一管板、所述第二管板之间形成所述换热空间;多个板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管板的多个管连接口一一对应地密封连接;多个板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管板的多个管连接口一一对应地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管截面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5。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气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板管的入口端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延伸;
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超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