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63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辊子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之间采用键结构连接,在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底座之间利用过水套上下连接保证冷却水路畅通,同时采用径向密封保证过水套和轴承座之间、过水套和扇形段框架底座之间不泄露;润滑连接点直接安装在润滑目标点轴承座上,保证没有过渡点,没有泄露。保证在线轴承、轴承座、辊子的冷却和维护、减少维修量和缩短扇形段在维修区的维护时间、同时间接地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结构简单、密封少、直接将轴承座以键结构坐落在扇形段框架底座上,方便辊子的拆卸维护,即使因螺栓放松产生间隙也不会出现漏水、漏润滑脂问题,提高了连铸机扇形段使用效率,提高生产率。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method of roller bearing seat in slab sector 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连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所有板坯扇形段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之间采用过渡键或者过渡销连接定位以及多道平面密封水路和密封润滑路线,保证整个结构的完整性。可是过渡键或者过渡销连接增加了接触面、密封环节,增加了安装步骤,每一步安装都要紧固件固定而且需要调整标高尺寸,增加工作量;另外采用平面密封结构易因紧固螺栓放松或者预紧不到位等问题,造成密封不严和漏水现象。首先影响了轴承、轴承座、辊子等冷却,缩短轴承、辊子和扇形段寿命,降低了扇形段使用效率;其二,密封不严造成润滑脂泄露现象,影响轴承的润滑,降低了轴承寿命,泄露的润滑脂极易造成燃烧和产生烟雾,造成工人工作环境恶略和环境污染;其三造成铸坯表面局部过冷,产生表面裂纹等缺陷,降低了铸坯的成材率。为解决上述问题,钢厂主要按照经验紧固螺栓到一定扭矩值,保证连接紧固件的预紧,从而保证密封的可靠性。但是辊子在线运转一段时间后紧固螺栓总是放松,无法从根本解决密封漏水、润滑泄露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轴承、辊子等冷却不良以及引起的铸坯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的使用方法,保证在线轴承、轴承座、辊子的冷却和维护、减少维修量和缩短扇形段在维修区的维护时间、同时间接地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的特点。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包括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所述轴承座为多个,所述轴承座两侧固设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上,所述轴承座中部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之间定位密封,所述轴承座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之间设有水冷结构。所述轴承座为键结构,所述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上设有键槽,所述轴承座中部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之间通过键与键槽配合定位。所述水冷结构为过水套,所述过水套为两个,分别为进水路和回水路,所述进水路和回水路相通且均穿过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所述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与过水套之间均径向密封。所述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之间设有调整垫片。所述轴承座侧面设有润滑进油口。所述过水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嵌入到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内部,所述过水套的长度为3-5cm。所述过水套上设有径向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所述过水套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轴承座两侧通过螺栓紧固在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上。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的使用方法,先将轴承座中部通过键结构定位在扇形段框架的底座键槽内,再对两侧进行紧固,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出现松动时,在键结构未跳出键槽时,径向密封可实现进水路、回水路畅通无阻且无泄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辊子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之间采用键结构连接,在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底座之间利用过水套上下连接保证冷却水路畅通,同时采用径向密封保证过水套和轴承座之间、过水套和扇形段框架底座之间不泄露。过水套设计一定长度,过水套上下分别安装到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内部,通过分别装有两组径向密封的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可以避免因紧固螺栓紧固不到位或者放松后造成的漏水,而且即使由于拉坯阻力的情况下,轴承座有小幅跳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密封的可靠性。在轴承座和底座装配完后,通过增减调整垫片对弧,保证每组辊子装配的尺寸;该轴承座的润滑进油口直接设置在轴承座侧面,安装的润油孔直接进入轴承座润滑轴承,取消了中间过渡密封环节,杜绝轴承座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之间因紧固不到位、密封不严造成润滑脂泄露现象,保证了轴承润滑和使用寿命,保证扇形段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结构装配简单,改善了原结构利用过渡键或者过渡销上下多次定位、减少接触面、密封环节,减少安装步骤,消除了每一步安装都要紧固而且需要调整标高尺寸,减少工作量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这种轴承座安装结构,解决了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容易漏水、漏润滑脂的现象,保证在线扇形段使用效率,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同时方便了安装扇形段辊子,减少扇形段的维修量和缩短扇形段维护时间、省时省力。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局部C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轴承座;2、扇形段框架的底座;3、紧固螺栓;4、调整垫片;5、上密封圈;6、过水套;7、下密封圈;8、润滑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需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图中的上、下、左、右即视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的上、下、左、右。现参考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专利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包括轴承座1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所述轴承座1为多个,所述轴承座1两侧固设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上,所述轴承座1中部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定位密封,所述轴承座1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设有水冷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轴承座1为六个,具体数目取决于辊子的长度。通过将轴承座1安装定位在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上,两者之间密封有水冷结构,即使轴承座1紧固不到位、或者轴承座1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有缝隙,也可以保证冷却水路的畅通,实现轴承座1、轴承、辊子的冷却,提高了设备寿命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包括轴承座1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所述轴承座1为多个,所述轴承座1两侧固设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上,所述轴承座1中部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定位密封,所述轴承座1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设有水冷结构。所述轴承座1为键结构,所述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上设有键槽,所述轴承座1中部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通过键与键槽配合定位。如图2所示,该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采用键配合直接将轴承座1和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包括轴承座(1)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为多个,所述轴承座(1)两侧固设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上,所述轴承座(1)中部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定位密封,所述轴承座(1)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设有水冷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包括轴承座(1)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为多个,所述轴承座(1)两侧固设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上,所述轴承座(1)中部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定位密封,所述轴承座(1)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设有水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为键结构,所述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上设有键槽,所述轴承座(1)中部与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通过键与键槽配合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结构为过水套(6),所述过水套(6)为两个,分别为进水路和回水路,所述进水路和回水路相通且均穿过轴承座(1)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所述轴承座(1)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与过水套(6)之间均径向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坯扇形段辊子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和扇形段框架的底座(2)之间设有调整垫片(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学刘赵卫杨超武曾晶李武红梁龙史学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