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坯连铸辊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324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坯连铸辊轴承座,涉及冶金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轴承座本体和两个轴承透盖,轴承座本体上设有贯穿轴承座本体的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用于安装连铸辊和轴承;两个轴承透盖包括第一轴承透盖和第二轴承透盖,第一轴承透盖和第二轴承透盖分别设置于轴承安装孔的两端;第一轴承透盖与轴承座本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轴承透盖与轴承座本体一体成型。通过第二轴承透盖与轴承座本体的一体成型设置,增加了轴承座的强度,避免了由于装配空间的限制不能增加轴承座本体在沿着板坯连铸辊径向方向上的厚度导致的轴承座刚性较差的问题。

Bearing seat of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坯连铸辊轴承座
本技术涉及冶金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板坯连铸辊轴承座。
技术介绍
炼钢的连铸工艺技术是将液态钢水转变为不同形态及尺寸的固态坯体的生产过程。在多种连铸工艺技术中,板坯连铸工艺技术最为复杂,设备投资大。板坯连接的关键设备连接辊的消耗量大。我国当今的碳钢板材的年产量约为7亿吨,板坯是板材生产的前道工序。板坯连铸辊的消耗成本约为11元/吨坯,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板坯连铸辊的消耗量为70~80亿元。提高板坯连铸辊的制作技术,延长其使用寿命是降低板坯生产成本的关键,也是节能、降耗的国策。根据对板坯连铸生产线弧形段、水平段连铸辊服役失效的下线原因进行统计表明:辊套跳动量大、轴承磨损、轴承损坏等占失效下线辊的60~80%。根据对失效下线的板坯连铸辊相关组建进行检测的数据表明:辊套跳动量大、轴承磨损等与轴承座的变形量大有直接关系。轴承座的变形引起密封元件过早的密封失效,导致轴承箱进水,润滑脂失效,导致轴承的磨损,辊套的跳动量大,致使整条辊子无法服役。而现有技术中,板坯连铸生产线弧形段、水平段连铸辊的轴承座在轴承座顶壁中间部位的截面小,该处是整个轴承座结构中断面最薄弱之处,而由于受装配关系及使用条件的限制,无法通过增加该处的厚度来提高整个轴承座的抗形变强度。而该处抗外力变形的强度差,是导致整个轴承座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关键因素,进而导致密封元件变形,密封失效,轴承润滑条件恶化,轴承受力条件恶化,直至损坏轴承。因此,有必要制造一种板坯连铸辊轴承座,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座容易变形的问题,使其在服役过程中有可靠的工作状态,避免辊套跳动量大和轴承磨损,延长连铸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板坯连铸辊轴承座,以解决因轴承座容易变形而导致的辊套跳动量大、轴承磨损、连铸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坯连铸辊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和两个轴承透盖,轴承座本体上设有贯穿轴承座本体的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用于安装板坯连铸辊轴承;两个轴承透盖包括第一轴承透盖和第二轴承透盖,第一轴承透盖和第二轴承透盖分别设置于轴承安装孔的两端;第一轴承透盖与轴承座本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轴承透盖与轴承座本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轴承座本体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侧壁、弧形顶壁、第二侧壁和底壁;第一侧壁、弧形顶壁、第二侧壁和底壁在径向上合围轴承安装孔;环绕第一侧壁、弧形顶壁和第二侧壁的外侧设有向轴承座本体内部凹陷的冷却水箱,冷却水箱的顶部设有水箱封板,水箱封板与轴承座本体密封连接;冷却水箱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水孔。进一步地,通水孔贯穿轴承座本体与底壁外侧联通。进一步地,轴承透盖包括连铸辊通孔和轴承盖部;轴承盖部环设于连铸辊通孔周围,连铸辊通孔贯穿轴承透盖两侧,轴承盖部的边缘连接于轴承座本体上的轴承安装孔周围,轴承盖部用于封盖轴承;轴承盖部与轴承座本体连接的一侧设有环形的密封安装槽,密封安装槽用于安装环形密封组件。进一步地,板坯连铸辊轴承座还包括环形密封组件,环形密封组件包括骨架油封圈,骨架油封圈的外壁与密封安装槽的内壁紧密接触,骨架油封圈的内壁用于与连铸辊紧密接触。进一步地,第一轴承透盖上以及轴承座本体上与第一轴承透盖连接的一端分别对应设有螺纹孔,第一轴承透盖与轴承座本体通过螺纹孔和螺钉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二轴承透盖与轴承座本体的一体成型设置,增加了轴承座的强度,避免了由于装配空间的限制不能增加轴承座本体在沿着板坯连铸辊径向方向上的厚度导致的轴承座刚性较差的问题;并且,通过第二轴承透盖与轴承座本体的一体成型设置,无需在沿着板坯连铸辊的轴向上增加轴承座的厚度,在不改变传统装配空间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轴承座的强度,大幅度减缓了轴承座的变形,从而减缓轴承磨损,延长连铸辊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轴承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轴承座本体与第二轴承透盖的上部放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轴承座本体与第二轴承透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轴承座本体与第二轴承透盖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轴承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轴承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轴承座本体,2、轴承透盖,21、第一轴承透盖,22、第二轴承透盖,3、轴承安装孔,4、连铸辊通孔,5、轴承盖部,6、密封安装槽,11、第一侧壁,12、弧形顶壁,13、第二侧壁,14、底壁,15、冷却水箱,16、水箱封板,17、支撑部,18、螺纹孔,10、通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一实施例中,参看图1-图4,一种板坯连铸辊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1和两个轴承透盖2,轴承座本体1上设有贯穿轴承座本体1的轴承安装孔3,轴承安装孔3用于安装板坯连铸辊轴承;两个轴承透盖2包括第一轴承透盖21和第二轴承透盖22,第一轴承透盖21和第二轴承透盖22分别设置于轴承安装孔3的两端;第一轴承透盖21与轴承座本体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轴承透盖22与轴承座本体1一体成型。通过第二轴承透盖22与轴承座本体1的一体成型设置,增加了轴承座的强度,避免了由于装配空间的限制不能增加轴承座本体1在沿着板坯连铸辊径向上的厚度导致的轴承座刚性较差的问题;并且,通过第二轴承透盖22与轴承座本体1的一体成型设置,无需在沿着板坯连铸辊的轴向上增加轴承座的厚度,在不改变传统装配空间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轴承座的强度,大幅度减缓了轴承座的变形,从而减缓轴承磨损,延长连铸辊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轴承透盖21和第二轴承透盖22安装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只要有其中一个轴承透盖2与轴承座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坯连铸辊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本体和两个轴承透盖,所述轴承座本体上设有贯穿所述轴承座本体的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安装孔用于安装板坯连铸辊轴承;所述两个轴承透盖包括第一轴承透盖和第二轴承透盖,所述第一轴承透盖和所述第二轴承透盖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孔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透盖与所述轴承座本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透盖与所述轴承座本体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坯连铸辊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本体和两个轴承透盖,所述轴承座本体上设有贯穿所述轴承座本体的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安装孔用于安装板坯连铸辊轴承;所述两个轴承透盖包括第一轴承透盖和第二轴承透盖,所述第一轴承透盖和所述第二轴承透盖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孔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透盖与所述轴承座本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透盖与所述轴承座本体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连铸辊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侧壁、弧形顶壁、第二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弧形顶壁、第二侧壁和底壁在径向上合围所述轴承安装孔;环绕所述第一侧壁、弧形顶壁和第二侧壁的外侧设有向所述轴承座本体内部凹陷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设有水箱封板,所述水箱封板与所述轴承座本体密封连接;所述冷却水箱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坯连铸辊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婷李拓李道俊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创科复合金属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