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97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包括固相上料机、液相上料机、预混罐、分散机、粗磨机构、精磨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储存罐,所述固相上料机、所述液相上料机均连接于所述预混罐,所述预混罐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的搅拌机构,所述分散机用于对所述预混罐内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分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预混罐的搅拌机构和分散机的配合,来对预混罐内部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充分搅拌,从而能够把固相原料充分分散来使得固相原料能够更好地与液相原料混合,提升了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混合的均匀性。

A production device of battery positiv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尤其是指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电池,是通过正负离子结合放能、分离储能的形式来实现能量交换的,由于新能源电池具有储能高、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其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目前的新能源电池,如锂电池,必然是包括有正极和负极的,其正极材料的制作,目前是通过把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按照配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以后,再通过研磨等处理后制成的。但是目前对于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具有以下不足:由于在进行研磨前,是需要先把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混合的,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方案,能够保证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混合的均匀性,这无疑会影响到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能够提升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混合的均匀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包括固相上料机、液相上料机、预混罐、分散机、粗磨机构、精磨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储存罐,所述固相上料机、所述液相上料机均连接于所述预混罐,所述预混罐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的搅拌机构,所述分散机用于对所述预混罐内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分散;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于所述预混罐内经分散搅拌形成混合物以后,依次经所述粗磨机构进行第一次研磨、经所述精磨机构进行第二次研磨,最后经所述过滤机构后装设于所述储存罐内进行储存。进一步的,所述粗磨机构包括至少一台粗磨机,粗磨机设置有粗磨腔、粗磨组件以及若干颗装设于粗磨腔内的粗磨珠,所述粗磨组件用于驱动混合物在粗磨腔内翻滚,粗磨珠的直径为0.55-0.9mm。更进一步的,所述粗磨机构还包括数量与粗磨机数量相同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过滤器以及四个第一除铁器,其中一个第一过滤器与其中两个第一除铁器串联形成过滤组,两个过滤组并联;过滤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粗磨机以及所述精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精磨机构包括精磨罐以及精磨机,所述精磨罐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精磨罐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精磨机的输出端和所述预混罐,所述精磨机的输入端、所述精磨罐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储存罐通过一个阀门组件连接。优选的,所述精磨机设置有精磨腔、精磨组件以及若干颗精磨珠,所述精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精磨腔内的混合物进行翻转,精磨珠设置于所述精磨腔内,精磨珠的直径为0.17-0.32mm。具体的,精磨机与所述精磨罐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除铁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泵体、第二过滤器和第二除铁器。所述泵体用于抽取精磨后的混合物经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第二除铁器后输送至所述储存罐内。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还包括喷雾干燥机构,所述喷雾干燥机构连接于所述储存罐的输出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预混罐的搅拌机构和分散机的配合,来对预混罐内部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充分搅拌,从而能够把固相原料充分分散来使得固相原料能够更好地与液相原料混合,提升了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混合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粗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精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相上料机,2—液相上料机接入点,3—预混罐,4—分散机,5—粗磨机构,6—精磨机构,7—过滤机构,8—储存罐,9—喷雾干燥机构,51—粗磨机,52—过滤组件,61—精磨罐,62—精磨机,63—除铁器组件,71—泵体,72—第二过滤器,73—第二除铁器,511—粗磨腔,512—粗磨组件,521—第一过滤器,522—第一除铁器,611—搅拌组件,621—精磨腔,622—精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包括固相上料机1、液相上料机(图中未标注,但可以通过图中的液相上料机接入点2进行接入)、预混罐2、分散机4、粗磨机构5、精磨机构6、过滤机构7以及储存罐8,所述固相上料机1、所述液相上料机均连接于所述预混罐2,所述预混罐2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的搅拌机构,所述分散机4用于对所述预混罐2内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分散;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于所述预混罐2内经分散搅拌形成混合物以后,依次经所述粗磨机构5进行第一次研磨、经所述精磨机构6进行第二次研磨,最后经所述过滤机构7后装设于所述储存罐8内进行储存。即本技术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是通过固相上料机1、液相上料机分别输送至预混罐2中的,然后由预混罐2中的搅拌机构和分散机4同时动作,来对预混罐2内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搅拌,使得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分散混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预混罐2内的搅拌机构进行的混合,本技术通过额外设置有分散机4来对预混罐2中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分散,有利于提升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混合的均匀性,从而让本技术所生产的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更佳。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散机4为现有的分散机,该分散机可直接于市面上购得;而分散机4是把搅拌棍插入预混罐2内实现配合预混罐2对预混罐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分散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粗磨机构5包括至少一台粗磨机51,粗磨机51设置有粗磨腔511、粗磨组件512以及若干颗粗磨珠(图中未标注),所述粗磨组件512用于驱动混合物在粗磨腔511内翻滚,粗磨珠的直径为0.55-0.9mm。即本技术是通过粗磨组件512驱动粗磨腔511内的混合物翻滚来使得混合物不断与粗磨珠进行接触来实现研磨的,而把粗磨珠的直径选择为0.55-0.9mm这一数值,是能够达到粗磨所需效果的优选数值。优选的,该粗磨珠为锆珠。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粗磨机构5还包括数量与粗磨机51数量相同的过滤组件52,过滤组件52包括两个第一过滤器521以及四个第一除铁器522,其中一个第一过滤器521与其中两个第一除铁器522串联形成过滤组,两个过滤组并联;过滤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粗磨机51以及所述精磨机构6。即在粗磨完成以后,先通过过滤组件52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去除杂质以及去除磁性以后再输送至精磨机构6进行进一步地研磨,从而提升保证了混合物的精度以及保证混合物不会因带有磁性而影响了研磨的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精磨机构6包括精磨罐61以及精磨机62,所述精磨罐6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精磨机62的输出端和所述预混罐2,所述精磨罐6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611,所述精磨机62的输入端、所述精磨罐61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储存罐8通过一个阀门组件连接。即本技术通过精磨罐61和精磨机62之间实现循环精磨的效果,具体为:当混合物进入至精磨罐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相上料机、液相上料机、预混罐、分散机、粗磨机构、精磨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储存罐,所述固相上料机、所述液相上料机均连接于所述预混罐,所述预混罐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的搅拌机构,所述分散机用于对所述预混罐内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分散;/n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于所述预混罐内经分散搅拌形成混合物以后,依次经所述粗磨机构进行第一次研磨、经所述精磨机构进行第二次研磨,最后经所述过滤机构后装设于所述储存罐内进行储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相上料机、液相上料机、预混罐、分散机、粗磨机构、精磨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储存罐,所述固相上料机、所述液相上料机均连接于所述预混罐,所述预混罐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的搅拌机构,所述分散机用于对所述预混罐内的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进行分散;
固相原料和液相原料于所述预混罐内经分散搅拌形成混合物以后,依次经所述粗磨机构进行第一次研磨、经所述精磨机构进行第二次研磨,最后经所述过滤机构后装设于所述储存罐内进行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磨机构包括至少一台粗磨机,粗磨机设置有粗磨腔、粗磨组件以及若干颗装设于粗磨腔内的粗磨珠,所述粗磨组件用于驱动混合物在粗磨腔内翻滚,粗磨珠的直径为0.55-0.9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磨机构还包括数量与粗磨机数量相同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过滤器以及四个第一除铁器,其中一个第一过滤器与其中两个第一除铁器串联形成过滤组,两个过滤组并联;过滤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粗磨机以及所述精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厚林宋克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琅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