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395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轴承(1)、前端盖(2)、电枢绕组(3)、定子铁芯(4)、转子(5)、后端盖(6)和后轴承(7),所述转子(5)包括后压圈(51)、不锈钢套(52)、前压圈(53)、永磁体磁极(54)和转子轴(55),所述永磁体磁极(52)由沿其轴向的三段磁体固定连接而成,并且三段磁体中每段磁体依次错位一空间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转子磁极分段错位实现转子斜极,有效消除了齿槽的定位转矩,而且电动机的波形正弦性好,没有明显的波纹。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seamless armature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
技术介绍
陆地、空中和水上的移动装置都采用12~48(72)V的直流电源,需要低压驱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和高功率密度的追求,使得高速电动机的需求增加。小机座号如40~60机座的电动机,额定转矩可以达到1~2Nm,每分钟数万转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达从几千瓦到十几千瓦,低电压供电时绕组电流达数百安甚至上千安,电动机电枢绕组导线截面积相当大,若仍像通常那样在电枢线圈间和相间采用焊接或压接的方式连接,在这么小的电机端部空间实现起来相当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改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提高其性能,并且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前轴承1、前端盖2、电枢绕组3、定子铁芯4、转子5、后端盖6和后轴承7,所述转子5包括后压圈51、不锈钢套52、前压圈53、永磁体磁极54和转子轴55,所述永磁体磁极52由沿其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轴承(1)、前端盖(2)、电枢绕组(3)、定子铁芯(4)、转子(5)、后端盖(6)和后轴承(7),所述转子(5)包括后压圈(51)、不锈钢套(52)、前压圈(53)、永磁体磁极(54)和转子轴(55),所述永磁体磁极(52)由沿其轴向的三段磁体固定连接而成,并且三段磁体中每段磁体依次错位一空间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轴承(1)、前端盖(2)、电枢绕组(3)、定子铁芯(4)、转子(5)、后端盖(6)和后轴承(7),所述转子(5)包括后压圈(51)、不锈钢套(52)、前压圈(53)、永磁体磁极(54)和转子轴(55),所述永磁体磁极(52)由沿其轴向的三段磁体固定连接而成,并且三段磁体中每段磁体依次错位一空间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三段磁体中每段磁体与相邻的磁体错位的空间角角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三段磁体中每段磁体与相邻的磁体错位的空间角角度均为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5)为四极转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电枢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培王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运控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