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磁路记忆电机及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148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联磁路记忆电机及运行方法,定子中的励磁绕组通入瞬时交流脉冲励磁电流;转子具有高矫顽力磁钢和切向磁钢;高矫顽力磁钢的矫顽力大于切向磁钢的矫顽力;切向磁钢沿转子铁心的周向均匀内置布设;每个切向磁钢朝向气隙的顶部均设有磁障;相邻两个切向磁钢之间的转子铁心中内置布设一组高矫顽力磁钢,每组高矫顽力磁钢均呈倒V型或倒弧形,其尖顶部均朝向气隙,并接近转子铁心的外壁面或内壁面;每组高矫顽力磁钢的两个开口端各设置一个交轴磁障,每个交轴磁障的另一端与邻近的切向磁钢背离气隙端相接触;切向磁钢与邻近的高矫顽力磁钢的开口端之间设置有导磁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在线调磁,电励磁损耗很低,电机效率高。

A parallel magnetic circuit memory motor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磁路记忆电机及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并联磁路记忆电机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永磁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等优点,已在许多场合得到应用。根据永磁体位置分类,永磁电机分为转子永磁型电机和定子永磁型电机。其中,转子永磁型电机又可分为表贴式永磁电机和内置式永磁电机。由于内置式永磁电机容易获得大的凸极率和磁阻转矩分量,从而可以获得比表贴式永磁电机更好的恒功率运行能力。然而,永磁电机的弱磁是通过在电枢绕组中施加负的直轴电流分量(-id)来实现,永磁体有着不可逆退磁的风险,且弱磁能力有限。由于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的存在,电励磁同步电机的气隙磁场易于调节。但是,转子为旋转体,转子直流励磁的无刷化复杂。因此,电励磁同步电机需要额外的励磁机来实现无刷化励磁,增加了电机复杂性,功率密度低。因此,有效结合永磁电机和电励磁电机优点的混合励磁电机应运而生。混合励磁电机具有两个磁势源(励磁绕组和永磁体),即具备电励磁电机磁场调节方便的优点,又具有永磁电机的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等优点。因此,混合励磁电机在电动汽车和航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磁路记忆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和转子间均有气隙;定子上绕制有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的极对数均等于转子的极对数p;其特征在于:/n励磁绕组中通入瞬时交流脉冲励磁电流;/n转子包括转子铁心、高矫顽力磁钢和切向磁钢;高矫顽力磁钢的矫顽力大于切向磁钢的矫顽力;/n切向磁钢的数量为2p个,沿转子铁心的周向均匀内置布设;每个切向磁钢均呈条形,且均沿转子铁心的径向布设;每个切向磁钢朝向气隙的顶部均设置有磁障;/n相邻两个切向磁钢之间的转子铁心中内置布设一组高矫顽力磁钢;/n切向磁钢和相邻的一组高矫顽力磁钢形成一个内置磁钢极;/n每组高矫顽力磁钢均呈倒V型或倒弧形,每组高矫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磁路记忆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和转子间均有气隙;定子上绕制有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的极对数均等于转子的极对数p;其特征在于:
励磁绕组中通入瞬时交流脉冲励磁电流;
转子包括转子铁心、高矫顽力磁钢和切向磁钢;高矫顽力磁钢的矫顽力大于切向磁钢的矫顽力;
切向磁钢的数量为2p个,沿转子铁心的周向均匀内置布设;每个切向磁钢均呈条形,且均沿转子铁心的径向布设;每个切向磁钢朝向气隙的顶部均设置有磁障;
相邻两个切向磁钢之间的转子铁心中内置布设一组高矫顽力磁钢;
切向磁钢和相邻的一组高矫顽力磁钢形成一个内置磁钢极;
每组高矫顽力磁钢均呈倒V型或倒弧形,每组高矫顽力磁钢的尖顶部均朝向气隙,并接近转子铁心的外壁面或内壁面;
每组高矫顽力磁钢的两个开口端各设置一个交轴磁障,每个交轴磁障的另一端与邻近的切向磁钢背离气隙端相接触;
切向磁钢与邻近的高矫顽力磁钢的开口端之间设置有导磁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磁路记忆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切向磁钢均为低矫顽力磁钢或低矫顽力磁钢与高矫顽力磁钢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磁路记忆电机,其特征在于:高矫顽力磁钢和切向磁钢中的每块磁钢均由若干段磁钢节段拼接形成。


4.一种并联磁路记忆电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并联磁势形成:励磁绕组中通入瞬时交流脉冲励磁电流,产生与转子同步旋转的交流脉冲励磁磁场,并形成如下所述的两种并联磁势:
并联磁势一:每个内置磁钢极中的切向磁钢和高矫顽力磁钢共同产生每极磁通,且互不阻碍,切向磁钢和高矫顽力磁钢的磁势呈并联关系;
并联磁势二:由于高矫顽力磁钢和交轴磁障的存在,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冲励磁主磁通经过导磁桥和低矫顽力磁钢形成回路;因而,脉冲励磁磁势与高矫顽力磁钢的磁势呈并联关系,利于改变磁化状态;
步骤2,在线调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王凯刘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