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再聪专利>正文

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023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感的自动组装领域。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电感上料装置、上料机械手、传输装置、碳芯上料装置、点胶装置和下料机械手;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和碳芯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一侧;所述的点胶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所述的传输装置设置在机架底侧;所述的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料端和下料端,上料机械手一端与电感上料装置的下料端衔接,另一端与传输装置上料端衔接,下料机械手与传输装置的下料端衔接。该设备能够同时对两个电感线圈同步处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induc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感的生产中,一般过程为:将电感线圈和碳芯组装在一起,然后点胶将二者粘合为一个整体,最后将胶水固化完成生产过程,在传统的生产中,一般是通过人工的组装,将电感线圈和碳芯组装在一起,然后在点胶使得二者固定,由于工人的操作因素,容易导致电感的损坏,还有就是人工的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当前的生产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的电感线圈的设备,该设备能够同时对两个电感线圈同步处理,生产效率高。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电感上料装置、上料机械手、传输装置、碳芯上料装置、点胶装置和下料机械手;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和碳芯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一侧;所述的点胶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所述的传输装置设置在机架底侧;所述的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料端和下料端,上料机械手一端与电感上料装置的下料端衔接,另一端与传输装置上料端衔接,下料机械手与传输装置的下料端衔接;所述的机架包括支撑腿、支撑板和限位条板;所述的支撑板底部四角处连接有所述的支撑腿,支撑板上开设有水平的通孔,此槽的宽度小于电阻丝的长度;所述的限位条板设置在通孔两侧,限位条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缺口、横向的通孔和第二定位缺口;所述的第一定位缺口对称有两组,其缺口与上料机械手端部抓手相匹配,其用于对上料机械手的定位;所述的横向的通孔与碳芯相匹配,用于碳芯的通过;所述的第二定位缺口对称设置有两组,其大小与下料机械手端部的抓手相匹配,其用于下料机械手的定位;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用于电感线圈的上料;所述的上料机械手用于将电感上料装置下料端的电感线圈移移取至第一定位缺口;所述传输装置用于电感线圈的运输;所述的碳芯上料装置用于将碳芯上料并将其推进横向的通孔中;所述的点胶装置用于给组装完成的电感线圈点胶;所述的下料机械手用于将第二定位缺口处电感线圈移取下料。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包括电感直振盘、电感通道、衔接块、气缸和接料块;所述的电感通道底部设置有所述的电感直振盘,电感通道下料端设置有衔接块;所述的衔接块开设有一接料横槽和衔接口,此接料横槽一端开通,一端封闭,衔接口用于电感通道的穿过;所述的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接料块处于所述的接料横槽中,且与接料块滑动连接,接料块一端与气缸的移动端连接,接料块顶部开设有两个接料口,此接料口大小与电感线圈相匹配,用于承接电感线圈。作为优选,所述的衔接块上设置有感应器,此感应器用于控制气缸的启停。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架、第一气缸、第一连板、第二气缸、第二连板和手指气缸;所述的支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支架一侧;所述的第一连板与支架滑动连接,第一连板一端与第一气缸的移动端连接;所述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支架的顶部;所述的第二连板为一曲折连板,其与第一连板滑动连接,且上端与所述的第二气缸的移动端连接,下端连接有两个所述的手指气缸。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指气缸夹爪部位设置有缓冲器,此缓冲器用于防止手指气缸下降时损坏电感线圈。作为优选,所述的传输装置包括底板、横推气缸、横向滑板、纵推气缸、纵向滑架和输送手指气缸;所述的底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横推气缸设置在底板上;所诉的横向滑板通过滑轨组件与底板滑动连接,横向滑板一端与所述的横推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横向滑板一侧设置有竖直的支持板,支持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的纵推气缸设置在所述的支持板上;所述的纵向滑架一侧通过滑轨组件与所述的支持板滑动连接,另一侧连接有两个输送手指气缸;所述的输送手指气缸一个移动端设置有两个第一夹爪;另一个移动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夹爪,所述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交错设置形成两组夹手,所述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顶部均设置有与电感线圈外圆相匹配的缺口,此缺口用于对电感线圈的定位,且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穿过通孔,实现电感线圈的夹紧和运输。作为优选,所述的碳芯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碳芯直振器、碳芯通道、导向块、碳芯推动气缸、碳芯接料块、碳芯上料气缸、推手;所述的支撑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碳芯直振器底部与所述的支撑架连接,顶部连接有所述的碳芯通道;所述的碳芯通道端部设置有推手导向槽;所述的导向块与碳芯通道下料端衔接,导向块开设有横向的通槽和两个碳芯通过槽,碳芯通过槽与所述的通孔相匹配;所述的碳芯推动气缸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的碳芯接料块位于导向块的横向通槽中,碳芯接料块一侧与碳芯推动气缸的移动端连接,碳芯接料块上开设有两个接料槽,此接料槽用于承接碳芯;所述的碳芯上料气缸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推手底部一侧通过滑轨组件与支撑架滑动连接,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推爪,此推爪位于所述的推手导向槽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点胶装置包括点胶横移气缸、点胶横移板、点胶支架、点胶竖直气缸、点胶竖直滑板和点胶筒;所述的点胶横移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点胶横移板通过滑轨组件与机架滑动连接,点胶横移板一侧与点胶横移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点胶横移板上设置有所述的点胶支架;所述的点胶竖直气缸设置在点胶支架顶部;所述的点胶竖直滑板与点胶支架通过滑轨组件滑动连接,点胶竖直滑板顶部与所述的点胶竖直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点胶筒在点胶竖直滑板对称设置有两个。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机械手与上料机械手结构相同,其用于将第二定位缺口处组装好的电感线圈移取下料。作为优选,一种电感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电感线圈上料:通过电感直振盘将电感线圈输送到接料块顶部开设有一个接料口中,而后气缸推动接料块移动使得另一个接料口与电感通道末端对应,而后将电感线圈放置在此接料口中,此时气缸推动接料块使之与手指气缸对应,而后手指气缸将电感线圈移取至第一定位缺口处,完成电感线圈的上料;(二)碳芯上料:通过碳芯直振器将碳芯输送至碳芯接料块上开设有两个接料槽中,而后碳芯推动气缸将碳芯接料块推动,使得接料槽与推手导向槽相对应,而后碳芯上料气缸推动推手使得碳芯穿过横向的通孔,将碳芯推至电感线圈的内孔中,完成碳芯的上料;(三)点胶:胶横移气缸启动将点胶筒向左推动,而后点胶竖直气缸将点胶筒向下推动;而后将组装了碳芯并居中的电感线圈完成点胶过程,而后各气缸复位;(四)电感线圈的运输和下料:通过纵推气缸将输送手指气缸向上推动,使得输送手指气缸顶部穿过所述的通孔,而后一个输送手指气缸启动将两个电感线圈夹紧,另一个输送手指气缸将完成点胶的电感线圈夹紧,而后横推气缸将输送手指气缸向下料端运输,使得电感线圈输送至通孔处,将完成点胶的电感线圈输送到第二定位缺口处,而后下料机械手将成品移取下料。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电感的生产设备,优点是能够同时对两个电感线圈同步处理,生产效率高,整体全自动化生产,无需人工,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电感的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感上料装置爆炸示意图。图4为上料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5为传输装置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机架(1)、电感上料装置(2)、上料机械手(3)、传输装置(4)、碳芯上料装置(5)、点胶装置(6)和下料机械手(7);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2)和碳芯上料装置(5)设置在机架(1)一侧;所述的点胶装置(6)设置在机架(1)的另一侧;所述的传输装置(4)设置在机架(1)底侧;所述的上料机械手(3)和下料机械手(7)分别设置在机架(1)上料端和下料端,上料机械手(3)一端与电感上料装置(2)的下料端衔接,另一端与传输装置(4)上料端衔接,下料机械手(7)与传输装置(4)的下料端衔接;所述的机架(1)包括支撑腿(11)、支撑板(12)和限位条板(13);所述的支撑板(12)底部四角处连接有所述的支撑腿(11),支撑板(12)上开设有水平的通孔(121),此槽的宽度小于电阻丝的长度;所述的限位条板(13)设置在通孔(121)两侧,限位条板(13)上开设有第一定位缺口(131)、横向的通孔(132)和第二定位缺口(133);所述的第一定位缺口(131)对称有两组,其缺口与上料机械手(3)端部抓手相匹配,其用于对上料机械手(3)的定位;所述的横向的通孔(132)与碳芯相匹配,用于碳芯的通过;所述的第二定位缺口(133)对称设置有两组,其大小与下料机械手(7)端部的抓手相匹配,其用于下料机械手(7)的定位;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2)用于电感线圈的上料;所述的上料机械手(3)用于将电感上料装置(2)下料端的电感线圈移移取至第一定位缺口(131);所述传输装置(4)用于电感线圈的运输;所述的碳芯上料装置(5)用于将碳芯上料并将其推进横向的通孔(132)中;所述的点胶装置(6)用于给组装完成的电感线圈点胶;所述的下料机械手(7)用于将第二定位缺口(133)处电感线圈移取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机架(1)、电感上料装置(2)、上料机械手(3)、传输装置(4)、碳芯上料装置(5)、点胶装置(6)和下料机械手(7);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2)和碳芯上料装置(5)设置在机架(1)一侧;所述的点胶装置(6)设置在机架(1)的另一侧;所述的传输装置(4)设置在机架(1)底侧;所述的上料机械手(3)和下料机械手(7)分别设置在机架(1)上料端和下料端,上料机械手(3)一端与电感上料装置(2)的下料端衔接,另一端与传输装置(4)上料端衔接,下料机械手(7)与传输装置(4)的下料端衔接;所述的机架(1)包括支撑腿(11)、支撑板(12)和限位条板(13);所述的支撑板(12)底部四角处连接有所述的支撑腿(11),支撑板(12)上开设有水平的通孔(121),此槽的宽度小于电阻丝的长度;所述的限位条板(13)设置在通孔(121)两侧,限位条板(13)上开设有第一定位缺口(131)、横向的通孔(132)和第二定位缺口(133);所述的第一定位缺口(131)对称有两组,其缺口与上料机械手(3)端部抓手相匹配,其用于对上料机械手(3)的定位;所述的横向的通孔(132)与碳芯相匹配,用于碳芯的通过;所述的第二定位缺口(133)对称设置有两组,其大小与下料机械手(7)端部的抓手相匹配,其用于下料机械手(7)的定位;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2)用于电感线圈的上料;所述的上料机械手(3)用于将电感上料装置(2)下料端的电感线圈移移取至第一定位缺口(131);所述传输装置(4)用于电感线圈的运输;所述的碳芯上料装置(5)用于将碳芯上料并将其推进横向的通孔(132)中;所述的点胶装置(6)用于给组装完成的电感线圈点胶;所述的下料机械手(7)用于将第二定位缺口(133)处电感线圈移取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感上料装置(2)包括电感直振盘(21)、电感通道(22)、衔接块(23)、气缸(24)和接料块(25);所述的电感通道(22)底部设置有所述的电感直振盘(21),电感通道(22)下料端设置有衔接块(23);所述的衔接块开设有一接料横槽(231)和衔接口(232),此接料横槽一端开通,一端封闭,衔接口(232)用于电感通道(22)的穿过;所述的气缸(24)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接料块(25)处于所述的接料横槽(231)中,且与接料块(25)滑动连接,接料块(25)一端与气缸(24)的移动端连接,接料块(25)顶部开设有两个接料口(251),此接料口(251)大小与电感线圈相匹配,用于承接电感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块(23)上设置有感应器,此感应器用于控制气缸(24)的启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械手(3)包括支架(31)、第一气缸(32)、第一连板(33)、第二气缸(34)、第二连板(35)和手指气缸(36);所述的支架(3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第一气缸(32)设置在支架(31)一侧;所述的第一连板(33)与支架(31)滑动连接,第一连板(33)一端与第一气缸(32)的移动端连接;所述的第二气缸(34)设置在支架(31)的顶部;所述的第二连板(35)为一曲折连板,其与第一连板(33)滑动连接,且上端与所述的第二气缸(34)的移动端连接,下端连接有两个所述的手指气缸(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指气缸(36)夹爪部位设置有缓冲器,此缓冲器用于防止手指气缸下降时损坏电感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装置(4)包括底板(41)、横推气缸(42)、横向滑板(43)、纵推气缸(44)、纵向滑架(45)和输送手指气缸(46);所述的底板(4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横推气缸(42)设置在底板(41)上;所诉的横向滑板(43)通过滑轨组件与底板(41)滑动连接,横向滑板(43)一端与所述的横推气缸(42)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横向滑板(43)一侧设置有竖直的支持板(431),支持板(431)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的纵推气缸(44)设置在所述的支持板(431)上;所述的纵向滑架(45)一侧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再聪杨一鸣姚雨轩
申请(专利权)人:庄再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