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芯片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817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析芯片器件,在独立形成进行试样分析的单元和封入有分析用液体的单元、且在试样的分析时连结两个单元的分析芯片器件中,防止液体从连结部位漏出。一种分析芯片器件,包括:试样导入部,导入试样;第一单元,具有进行试样分析的分析部;以及第二单元,具有封入有特定液体的贮存槽,第一单元具备第一连结部,第二单元具备第二连结部,通过连结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而使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一体化,从贮存槽朝向分析部的特定液体的流路相连,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相互嵌合、且由一方的可挠性比另一方高的材质形成的凸部和凹部的组合构成,由此防止特定液体从连结部位漏出。

Analysis chip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析芯片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毛细管电泳法的分析芯片器件。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利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待测体分析,近年来,为了装置的小型化和简单化,进行使用了芯片器件化的毛细管的微芯片电泳法。在微芯片电泳中,在一个芯片上形成有电泳用毛细管、以及各种溶液的保持槽。作为微芯片的一个例子,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十字状形成了毛细管的微芯片。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仅由一根毛细管和其两端的溶液保持槽构成的微芯片。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设置有薄膜状电极的微芯片。进一步,在下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由微芯片(第一单元)和盒(第二单元)构成的芯片单元。据此,通过连结微芯片和盒,盒中所包含的特定液体向芯片移动,从而完成芯片单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37521号公报;专利文献2:WO2008/136465A1;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17865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2120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专利文献4中,微芯片和盒在与流路垂直的高度方向上连结,但是没有特别指出盒和微芯片的固定方法。在芯片单元中,通过被导入到测定装置时的导入部、导入后的位置对准、与毛细管电泳用电极的连接而被施加外力,因此需要某种固定方法。尤其在盒侧封入有如稀释液或泳动液这样的特定液体的情况下,随着与微芯片的连结,这样的特定液体漏出,从而可能会污染测定装置或用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一种用于毛细管电泳法的分析芯片器件,在独立形成进行试样分析的单元和封入有用于试样分析的特定液体的单元、且在试样分析时连结这些单元的分析芯片器件中,能够更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该连结的同时,防止所封入的特定液体随着连结而漏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分析芯片器件,用于试样的分析中,包括:试样导入部,导入所述试样;第一单元,具有进行所述试样的分析的分析部;以及第二单元,具有封入有特定液体的贮存槽,所述第一单元具备第一连结部,同时所述第二单元具备第二连结部,通过连结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而使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一体化,同时从所述贮存槽朝向所述分析部的所述特定液体的流路相连,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由形状相互嵌合的凸部和凹部的组合构成,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中的一方由柔软性和弹性比另一方高的材质形成,在与所述凸部的朝向所述凹部的嵌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凸部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一方的材质能够形状变化的范围内,比在所述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凹部的空洞中嵌合该凸部时该一部分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大,由此防止所述特定液体从所述第一连结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的连结部位漏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用于毛细管电泳法的分析芯片器件,在独立形成进行试样分析的单元和封入有用于试样分析的特定液体的单元、且在试样分析时连结这些单元的分析芯片器件中,能够更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该连结的同时,能够防止所封入的特定液体随着连结而漏出。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在图1的分析装置中使用的分析芯片器件的正面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分析芯片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分析芯片器件的IV-IV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分析芯片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涉及用于试样的分析中的分析芯片器件,包括:试样导入部,导入试样;第一单元,具有进行试样分析的分析部;以及第二单元,具有封入有特定液体的贮存槽。第一单元具备第一连结部,同时第二单元具备第二连结部,通过连结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而使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一体化。与此同时,从贮存槽朝向分析部的特定液体的流路相连。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由形状相互嵌合的凸部和凹部的组合构成,凸部和凹部中的一方由柔软性以及弹性比另一方高的材质形成,在与所述凸部的朝向所述凹部的嵌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凸部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一方的材质能够形状变化的范围内,比在所述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凹部的空洞中嵌合该凸部时该一部分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大,由此防止特定液体从第一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的连结部位漏出。通过连结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这些单元作为一体化的分析芯片器件而提供给试样的分析中。此时,第一单元的第一连结部与第二单元的第二连结部连结,但是由于与该连结相关的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是凹部和凸部的组合,因此通过向凹部嵌入凸部而完成连结。进一步,在该嵌入时凹部和凸部被封闭,从而能够防止特定液体从该连结部分漏出。在此,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可以是凹部或者凸部,但是如果一方为凸部,则另一方为凹部。而且,这些凹部和凸部中的一方由柔软性和弹性比另一方高的材质形成,在与所述凸部的朝向所述凹部的嵌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凸部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一方的材质能够形状变化的范围内,比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凹部的空洞中嵌合该凸部时该一部分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大。因此,在连结这些凹部和凸部时,由柔软性和弹性高的材质形成的一方能够根据与另一方的形状相对应地进行形状变化,通过一方的形状变化,凸部能够嵌入到凹部,并且,通过一方的形状变化后的恢复力(复原力),能够与另一方紧贴地嵌合,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连结。由此,如上所述,通过将凹部和凸部封闭,能够防止封入在第二单元的贮存槽中的特定液体从该连结部分漏出以污染测定装置或用户。以下,有时省略“与凸部的朝向凹部的嵌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凸部的截面”而记载为“凸部的截面”。此外,有时省略“正交的方向上的凹部的空洞”而记载为“凹部的空洞”。关于“凸部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一方的材质能够形状变化的范围内,比在凹部的空洞中嵌合该凸部时该一部分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大”的凸部的截面的大小程度,可以根据凸部和凹部双方的柔软性、弹性、材质、表面摩擦力以及表面形状决定,还能够根据凸部和凹部的各要素或形状的相对关系决定,只要是根据一方的材质的形状变化而凸部能够嵌入凹部的形状的范围内,任何大小都可以。例如,由柔软性以及弹性高的材质形成的一方的柔软性越高,即使凸部的截面大也能够嵌入凹部,作为另一个例子,凸部与凹部间的摩擦力越低,即使凸部的截面大也能够嵌入凹部,还有凸部的截面的形状越与凹部的空洞的形状类似,即使凸部截面大也能够嵌入凹部。优选的是,凸部的截面是周围比凹部的空洞稍大,彼此的形状为相似的形状。另外,无需将凸部和凹部嵌合的区域的全部凸部的截面做成比凹部的空洞大,例如也可以是凸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仅前端部分、仅中间部分或者仅末端部分比在凹部空洞中嵌合时该部分所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大即可。换言之,在凸部和凹部嵌合的状态下,在凸部和凹部实际接触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只要该一部分中的嵌合前的凸部的截面比同样在该一部分中的嵌合前的凹部的空洞的截面大即可。在此,在实际接触的部位中,凸部的截面比凹部的空洞的截面大,但是受到形状变化的是由上述的“一方的材质”(即,柔软性以及弹性比另一方高的材质)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芯片器件,用于试样的分析中,其特征在于,包括:/n试样导入部,导入所述试样;/n第一单元,具有进行所述试样的分析的分析部;以及/n第二单元,具有封入有特定液体的贮存槽,/n所述第一单元具备第一连结部,同时所述第二单元具备第二连结部,通过连结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而使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一体化,同时从所述贮存槽朝向所述分析部的所述特定液体的流路相连,/n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由形状相互嵌合的凸部和凹部的组合构成,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中的一方由柔软性和弹性比另一方高的材质形成,在与所述凸部的朝向所述凹部的嵌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凸部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一方的材质能够形状变化的范围内,比在所述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凹部的空洞中嵌合该凸部时该一部分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大,由此防止所述特定液体从所述第一连结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的连结部位漏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8 JP 2018-149133;20190725 JP 2019-1369201.一种分析芯片器件,用于试样的分析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样导入部,导入所述试样;
第一单元,具有进行所述试样的分析的分析部;以及
第二单元,具有封入有特定液体的贮存槽,
所述第一单元具备第一连结部,同时所述第二单元具备第二连结部,通过连结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而使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一体化,同时从所述贮存槽朝向所述分析部的所述特定液体的流路相连,
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由形状相互嵌合的凸部和凹部的组合构成,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中的一方由柔软性和弹性比另一方高的材质形成,在与所述凸部的朝向所述凹部的嵌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凸部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一方的材质能够形状变化的范围内,比在所述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凹部的空洞中嵌合该凸部时该一部分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沼直嗣
申请(专利权)人:爱科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