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LRIG-1蛋白的特异性结合分子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特异性结合富含亮氨酸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Lrig-1)蛋白的结合分子及其用途,所述蛋白是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面的蛋白。
技术介绍
所有正常个体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能够识别和消除非自身抗原,同时又不会对构成自身的抗原物质产生有害反应。如此,身体对自身抗原的无反应称为免疫学无反应性或耐受性。通过消除可能具有自身抗原的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或通过自我灭活接触自身抗原后的反应能力而发生自我耐受。在诱导或维持自身耐受性方面产生问题的情况下,发生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由此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疾病。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Gershon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首次提出抑制性T细胞的概念,暗示可能存在能够控制和抑制常规T细胞的效应子功能的T细胞(Gershon和K.Kondo,Immunology,1970,18:723-37)。自此,在免疫学的许多领域中进行了研究以阐明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关于这一点,有报道称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异性结合富含亮氨酸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Lrig-1)蛋白的结合分子。/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18 KR 10-2017-00498541.一种特异性结合富含亮氨酸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Lrig-1)蛋白的结合分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Lrig-1蛋白由SEQIDNO:1或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Lrig-1蛋白由SEQIDNO:2或4所示的多核苷酸编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分子包含以下:
重链可变区,包含由选自SEQIDNO:5、13、21或29所示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1;由选自SEQIDNO:6、14、22或30所示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2;由选自SEQIDNO:7、15、23或31所示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CDR3;和
轻链可变区,包含由选自SEQIDNO:8、16、24或32所示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轻链CDR1;由选自SEQIDNO:9、17、25或33所示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轻链CDR2;由选自SEQIDNO:10、18、26或34所示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轻链CDR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分子包含:
选自以下(a)-(d)构成的组的重链可变区:
(a)重链可变区,其含有SEQIDNO:5所示的重链CDR1、SEQIDNO:6所示的重链CDR2和SEQIDNO:7所示的重链CDR3;
(b)重链可变区,其含有SEQIDNO:13所示的重链CDR1、SEQIDNO:14所示的重链CDR2和SEQIDNO:15所示的重链CDR3;
(c)重链可变区,其含有SEQIDNO:21所示的重链CDR1、SEQIDNO:22所示的重链CDR2和SEQIDNO:23所示的重链CDR3;和
(d)重链可变区,其含有SEQIDNO:29所示的重链CDR1、SEQIDNO:30所示的重链CDR2和SEQIDNO:31所示的重链CDR3;
和
选自以下(e)-(h)构成的组的轻链可变区:
(e)轻链可变区,其含有SEQIDNO:8所示的轻链CDR1、SEQIDNO:9所示的轻链CDR2和SEQIDNO:10所示的轻链CDR3;
(f)轻链可变区,其含有SEQIDNO:16所示的轻链CDR1、SEQIDNO:17所示的轻链CDR2和SEQIDNO:18所示的轻链CDR3;
(g)轻链可变区,其含有SEQIDNO:24所示的轻链CDR1、SEQIDNO:25所示的轻链CDR2和SEQIDNO:26所示的轻链CDR3;
(h)轻链可变区,其含有SEQIDNO:32所示的轻链CDR1、SEQIDNO:33所示的轻链CDR2和SEQIDNO:34所示的轻链CDR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分子选自以下(1)-(4)构成的组:
(1)结合分子,其含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含有SEQIDNO:5所示的重链CDR1、SEQIDNO:6所示的重链CDR2和SEQIDNO:7所示的重链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含有SEQIDNO:8所示的轻链CDR1、SEQIDNO:9所示的轻链CDR2和SEQIDNO:10所示的轻链CDR3;
(2)结合分子,其含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含有SEQIDNO:13所示的重链CDR1、SEQIDNO:14所示的重链CDR2和SEQIDNO:15所示的重链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含有SEQIDNO:16所示的轻链CDR1、SEQIDNO:17所示的轻链CDR2和SEQIDNO:18所示的轻链CDR3;
(3)结合分子,其含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含有SEQIDNO:21所示的重链CDR1、SEQIDNO:22所示的重链CDR2和SEQIDNO:23所示的重链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含有SEQIDNO:24所示的轻链CDR1、SEQIDNO:25所示的轻链CDR2和SEQIDNO:26所示的轻链CDR3;
(4)结合分子,其含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含有SEQIDNO:29所示的重链CDR1、SEQIDNO:30所示的重链CDR2和SEQIDNO:31所示的重链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含有SEQIDNO:32所示的轻链CDR1、SEQIDNO:33所示的轻链CDR2和SEQIDNO:34所示的轻链CDR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分子包含:
技术研发人员:金廷镐,金范锡,
申请(专利权)人:古德T细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