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被用于各种催化剂、基于纳米油墨化的配线材料/电极材料、电容器等电子部件的添加材料、使用了光学性能的传感器等多种领域中。对于这样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特别要求颗粒的微细化。例如,作为对氮氧化物(NOx)进行净化的净化催化剂(上述氮氧化物(NOx)是从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等排出的尾气的主要毒性成分),已知在(001)面取向的氧化铜纳米结晶粉末发挥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专利文献1)。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一直以来通常使用的水热反应中,因温度而无法得到目标氧化铜。另外,即便得到了目标氧化铜,也难以高效地、以高收率获得结晶粉末。此外,在现有的水热反应中,在溶液中金属离子被水合离子包围,水合物系纳米颗粒容易析出,并且在通过水合物的脱水而生成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后,也会混杂水合物纳米颗粒。因此,难以分离回收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水合物系纳米颗粒,无法得到纯度高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聚集体。现有技术文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n具有下述工序:/n第1工序,制作含有金属络合物、醇和水的反应溶液;/n第2工序,对所述反应溶液进行加热,在所述反应溶液的体积膨胀率为5%~15%的密闭气氛下,使所述反应溶液发生相分离;/n第3工序,将在所述第2工序中加热的所述反应溶液保持30分钟以上,对所述金属络合物进行脱水,使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析出;和/n第4工序,在将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冷却后,收集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4 JP 2017-1429081.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下述工序:
第1工序,制作含有金属络合物、醇和水的反应溶液;
第2工序,对所述反应溶液进行加热,在所述反应溶液的体积膨胀率为5%~15%的密闭气氛下,使所述反应溶液发生相分离;
第3工序,将在所述第2工序中加热的所述反应溶液保持30分钟以上,对所述金属络合物进行脱水,使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析出;和
第4工序,在将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冷却后,收集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
技术研发人员:都筑秀和,若江真理子,久留须一彦,阿部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